壽陽宮內,皇后韋氏簡直被氣炸了,將宮內能砸的東西都砸了遍,但依然難解她的心頭之恨,同時憤怒也讓她失去了判斷的能力,她不加思考就將謠言的源頭歸結於太子,懷疑是他故意放出風聲,就是想以此來逼她就範。
此時趙王和韋瞭也在宮內,他們不僅不加以勸阻,還火上澆油,一個勁的說著太子的不是,並勸皇后早下手為強,經過他倆這麼一煽風點火,皇后更是火冒三丈,當即決定對太子下手,這讓趙王和韋瞭不禁喜上眉梢,舉雙手錶示完全贊成。
雖說要動手,但也要合情合理出師有名,先是讓韋瞭偽造一封太子與成都王謀反的書信,再將信呈給皇帝,然後透過皇帝手詔調動禁軍,到時直接進東宮將太子收監起來,然後再透過朝議廢掉他的太子之位。
同時讓趙王集結手裡的兵力,以防太子狗急跳牆,必要的時候可以當場擊殺,趙王領了命就急急下去安排了,現在事情發展的太快,一時讓他沒了主意,他要將眼下的情況告訴孫秀,讓他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
對於皇后即將動手,凌風自然是不知道,他現在主要將精力放在東宮禁軍身上,迄今為止他並沒有發現禁軍有異動,可是隨著一個小太監的彙報,讓他不得不將注意力轉到另一個人身上。
“太子爺,就在剛才,趙王急匆匆離開了皇宮”
就這簡單地一句話,帶給凌風巨量的訊息,他這才明白,東宮的禁軍有皇后的人,但也有可能有趙王的人,若是皇后與趙王聯手,到時給他來個反戈一擊,自已豈不是被打個措手不及,為了以防萬一,準備將東宮的其他護軍給扣起來,讓劉卞帶著中衛的人馬控制整個東宮禁軍。
事不遲疑,遲則生變。
凌風下了一道太子手令,召五位護軍到太子府,同時讓飛虎隊帶一隊人馬藏在東宮,待幾位護軍一到,當場將他們軟禁了起來,至於底細留待以後詳查,此事乃非常時期的非常做法。
控制住其他將軍後,當即讓劉卞帶著飛虎隊全面接管了東宮衛所,同時對各衛所的禁軍進行整編,最後在五大衛所的名義上設立一個指揮部,凌風全權負責指揮。
待這一切搞定,天都要黑了,有些事看起來容易,其實是很不容易,好在最後是完成了,而且過程中也沒有發生流血事件,堪稱和平改編。
是夜,東宮禁軍調動十分頻繁,一是看看整編的效果,二是看禁軍對指揮部命令的執行力,總體上來講凌風還是很滿意的,當然,這也是他不得已的辦法,一切都是為了自保。
第二天,韋瞭找人模仿太子筆跡寫了一封謀反的信,經由皇后稽核,最後呈給了皇帝,皇帝傻呵呵的笑,他什麼也不懂,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流程,接下來,有皇后口述,韋瞭執筆,下達了一封關於拿下太子的手詔。
詔書加蓋玉璽,便是走完了所有的合法程式,當即召趙王進宮,讓他持詔入東宮抓人,趙王一臉興奮,他這次帶了二百親軍,再加上皇帝手詔,入東宮幾乎如履平地,只不過他這次不僅要抓太子,而且還要偷偷要了太子的命。
趙王帶著人浩浩蕩蕩就朝著東宮而去,皇帝詔書在手自然通行無阻,可是等進了東宮他才發現自已來錯了地方,自已手下那二百親兵直接被解除了武裝,他連詔書都沒來的宣,就被人帶進了小黑屋,此時的東宮就像一個只可進不可出的牢籠,不管是誰,統統抓起來。
這也是凌風無可奈何的辦法,為了避免短兵相接,他也只能出此下策,只希望皇后不要做危險的行為。
趙王是個軟骨頭,剛把他拉進小黑屋,他就全招了,半分猶豫都沒有就將皇后的計劃和盤托出,凌風也是無語,從沒見過如此卑鄙的人。
凌風雖然不信任他,但從他的話中得知皇后的計劃也是吃了一驚,要不是自已提前做了安排,今天自已就被稀裡糊塗被帶走了,一旦脫離了東宮,那自已就成案板上的魚,任人宰割了,想到此,凌風既感到慶幸又感到無奈。
看來自已必須要出手阻止皇后的瘋狂舉動了,不然的話,皇宮必然要血流成河,當然,這是凌風最不願意看到的。
凌風看了看趙王,便有了主意,他要借趙王的名義進皇后,逼皇后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