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吳學究助人得解脫(一)

俗話曾經說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自打錢大眼搭上李府的線後,生意場上如有神助,縱橫捭闔沒有對手。難免有些志得意滿,目中無人,無形中得罪的人不在少數。

幸得花魁娘子多方調和,不知賠出去多少笑臉,被人趁機佔了多少便宜,才堪堪保住了錢大眼的基業。

尤其是李大人,真可謂是:“蒼蒼白髮對紅妝,一樹梨花壓海棠。”每次都讓花魁娘子噁心到想吐,但一想到對方權勢滔天,自已絲毫沒有抗衡的可能,而且丈夫的事業全靠對方施捨,故而也只能委曲求全,屈身奉迎。

實際上花魁娘子早就厭倦了風月場上的事情,本以為遇見良人可以上岸從良,沒想到遇人不淑,再度陷身汙泥塘。

她想要逃,她想要離開這裡,找一個沒有人認識自已地方重新開始。但每次和錢大眼說起的時候,都會被無情的打斷,此時的錢大眼早已迷失在眼前虛假的權勢和財富中完全喪失了自我,成為一個追逐利益不擇手段之人。

錢大眼不僅多次拒絕了花魁娘子的請求,甚至親自把她送到李大人府上。花魁娘子終於看透了錢大眼的商人本性,商人重利輕別離,自已只是他手中一個可堪交換的籌碼而已。

花魁娘子生無可戀之下,選擇了吞金自殺。

錢大眼聽到花魁娘子自盡的訊息後,猶如五雷轟頂。他怎麼也想不到,那個一直陪在他身邊,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竟然會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已的生命。

他心裡清楚的知道花魁娘子有多愛他,也知道花魁娘子有多不情願去陪那個白髮蒼蒼的李大人,但為了自已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只能苦了她了。

花魁娘子走後,錢大眼雖然還能憑藉高超的商業才能混得風生水起,但沒有花魁娘子的助力,他再也無法圓滿的完成李大人交代的事情。

況且沒有花魁娘子的付出,李大人也對錢大眼興致缺缺,沒過多久,他就被攆出府來,斷絕了一切來往。

失去了李府這座大靠山,錢大眼的生意一落千丈。

之前被他欺壓的仇家們紛紛找上門來,揚言要讓他血債血償。

沒過多久,錢大眼的產業就被蠶食一空,當然了李府在這個過程中順利的拿到了大頭,畢竟曾經錢大眼吃進去的,都得連肉帶骨一併還回來。

窮困潦倒的錢大眼四處逃竄,最終藏匿在一間破舊的民宅內。他終日惶恐不安,身體也日漸消瘦。

在一個夜晚,錢大眼決定逃離這個地方。他趁著夜色濃重,悄悄地走出門。

然而,他剛走到巷口,就被一群神秘人攔住了去路。

這群人二話不說,直接動手,錢大眼瞬間就被打翻在地。

他意識逐漸模糊,眼前浮現出了花魁娘子的身影。

他心中充滿了悔恨和自責,如果當初他能夠珍惜花魁娘子,或許現在的結局就會不一樣......

……

古人云:“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常言道:“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自古以來,多數人以忠孝為立身之本,歷朝歷代也多有以孝治天下者。然而真心孝順者能有幾人?

縱使不孝也無妨,何須刀劍向爹孃?

話說閩越之地有有一位少年,姓吳名用字加亮。小吳用幼年喪父,家中唯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吳母肩上。這位堅強的母親,憑藉著自已一雙長滿老繭的雙手,含辛茹苦地將少年拉扯長大。

小吳用的祖上曾出過舉人,因此可以稱一聲耕讀傳家。這是家族的榮耀,也是緊緊套在小吳用身上的枷鎖。父親去世後,在母親日日夜夜的鞭策下他被迫從小立下志向,決心透過科舉考試,一舉鯉魚躍龍門,重振家族昔日的輝煌,以及光宗耀祖。

小吳用的童年時光與其他孩子大不相同。在那個可以肆意撒歡和充滿歡聲笑語的年紀,他沒有玩伴,也沒有體驗過上山抓鳥、下水摸魚的樂趣。他的世界裡,只有祖上留下來的那些晦澀難懂的詩篇。

在無數個清晨,少年都會早早起床,背誦經史子集,聖人文章。他那小小的房間裡沒有玩具,沒有竹馬和蜻蜓,只有厚厚的書籍和冰冷的筆墨紙硯。每一本書都被他翻看得破舊不堪,每一張紙都寫滿詩篇。

夜晚,當月光灑在窗前,少年仍在挑燈夜讀。他的母親則默默地守在一旁,為他縫補衣物,陪伴他度過一個又一個艱苦的學習時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和諧而溫馨。

然而少年的心裡是壓抑和苦悶的,他想出去玩,又不敢出去玩。

由於自小極少和同齡人玩耍,故而他不太懂得如何與人交流,再者常讀聖人文章,難免之乎者也。村子裡的小孩子見他那古板的模樣像極了私塾的老夫子,故而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老學究。

隨著小吳用在科舉道路上越走越遠,吳學究的外號不脛而走,比他本人的名字還要響亮。

久而久之,小吳用不再執著於出門玩耍,變得更加自律,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每當小吳用背會一篇文章或者寫下一詩,吳母都會欣喜若狂,經常獨自一個人跪在吳父的靈位前雙手合十,唸唸有詞。

小吳用不用仔細聽都能猜得到內容,無非是祈求吳父的在天之靈能夠保佑小吳用能夠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等有一天小吳用功成名就了,她也就功德圓滿了,到時候就可以放心的來陪吳父了。

小吳用並不明白吳母對已經去世多年的吳父為何那般的念念不忘,或許母親也想早一天見到已故的丈夫吧。

小吳用在他十六歲那年參加了鄉試,他心懷壯志,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考場中,他文思泉湧,筆下如飛,終於憑藉自已的才華和努力,成功透過了考試。

放榜那天,小吳早早地來到了榜單前,心情激動而又緊張。當他看到自已的名字赫然在列時,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他迫不及待地將這個好訊息告訴了自已的母親,本以為母親會為他高興,為他舉辦盛大的慶功宴,讓親朋好友都來分享他成功的喜悅,也好在同伴面前揚眉吐氣。

但他失望了!他的母親並沒有欣喜若狂,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我兒好樣的,但科舉之路還很漫長,我兒切勿自滿,要再接再厲才行。”

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熟悉的橋段,還是熟悉的靈位前,母親涕淚橫流的把這個激動人心的訊息告訴了已故的丈夫,迫不及待的和丈夫分享兒子中舉的喜悅。

隔壁的月光灑在小吳用的窗前,照耀著他那張陰晴不定的臉,少年的眼睛裡,沒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