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諸多後手,兩枚道種

通法修士的特異之處為:大道之形鎮於魂,大道之韻藏於心。

若說築基、採氣這兩大境界修行的是道體,諸多神異顯化於軀體之上。

那通法境修行的就是靈魂,諸多神異皆由神魂而起。

林雲眼下正處於遊魂狀態,對於靈魂上的變化,感知的極為清楚。

他有種念頭,眼下的他似乎能夠做到控水之能。

隨著他的念頭浮現,身下汪洋中竟真有一道水柱噴湧而上,環繞周身。

林雲念頭微動,這道水柱就隨他心念,化作各種事物。

“神奇,當真神奇!”林雲忍不住興奮的歡呼道。

他修的是《夢墟道論》,按理來說掌的應該是夢道、幻道的術法,沒想到眼下最先獲得的,竟然是水道的神異。

這讓他如何不喜!

不過術法雖然神奇,但林雲玩了一會,就收了心,繼續朝太虛幻鏡而去。

說來奇怪,這太虛幻鏡他從未祭煉過,可隨著他在這汪洋之處待的時間愈久,某種莫名的聯絡緩緩浮現在他念頭之中。

他似乎能感知到,這太虛幻鏡一直在呼喚著他快點過去。

“這也是那位前輩的手筆嗎?”林雲感知著這越發急促的呼喚,索性不再去觀察身下的這片汪洋大海,開始全力奔跑了起來。

不一會,他就來到了太虛幻鏡所在之處,然後他就愣住了。

這太虛幻鏡之上,光滑一片,沒有絲毫事物存在。

怎麼說呢,看上去根本不像一座城池的基底。

“前輩幫忙塑造的基底呢?”林雲意識中只有這一個念頭。

他想象之中的基底,不說有什麼仙台宮閣,瓊樓玉宇,最起碼也得有個地基吧。

怎麼眼前就只有個空蕩蕩,反著光的鏡面呢?

就在林雲疑惑之際,身前的鏡面之上,突然颳起一道怪風,將他拉到了那光滑的鏡面之上。

接著,一道道資訊傳入了林雲意識之中。

原來,《南華經》給他留下的夢城地基,並非只有這太虛幻鏡,而是以太虛幻鏡為核心的這處無夢之地。

換句話說,這鏡面之下的汪洋大海,才是他夢城真正的地基所在。

而太虛幻鏡,則是這地基之上第一處建築,也是《南華經》預留給他的,修築城主府的地點。

他眼下到了太虛幻鏡之上,才算是初步掌握了這處夢城。

“啊,這……”林雲被太虛幻鏡傳遞來的資訊,驚得合不攏嘴。

他形象之中修築夢城的大小,最多修個方圓十里就頂天了。

結果,《南華經》前輩直接給他弄出了方圓萬里的地域。

這,這可真是看得起他啊!

不過林雲心中倒也沒有生出不好的念頭,反倒他挺感激《南華經》的。

因為,在他觸碰了太虛幻鏡,掌握了這座遼闊夢城後。《夢墟道論》築夢境的修行內容,徹底對他開啟了。

接收完腦海中新出現的修行資訊,林雲才發現他以前真是錯的離譜。

他竟然用道院教導的傳統目光,去看待來自道君的功法傳承。

《夢墟道論》築夢境的修行,的確與他所想那樣,對應著通法境與練煞境的修行,但唯獨有一點林雲是想岔了的,那就是築夢境的修行並非不需要觀想天地之形。

相反,築夢境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觀想天地,將天地萬物化入夢中。

而《夢墟道論》的強大之處,也在此時,凸顯出來。

雲州其他修士,通法境的修行是一般都是觀想某一種天地之形入心求道。

但《夢墟道論》不同,《夢墟道論》築夢境突破的最低要求,就是觀想百形,且其中得有一道形為主,還得有三大異象對應天、地、人。

所謂道形與異象,是《夢墟道論》中對於天地之形的特殊劃分。

天地之形共分三等,第一等為大道之形,觀之如見大道。

第二等為天地異象,乃大道道韻遵守天地規則,再滿足天時、地利、人和等特殊條件下,形成的特殊形態。如日食、月食、極光等等。

第三等為眾生萬物,即世間眾生,如山川河流、花鳥魚蟲等。

三等天地之形中,最難求的是第二等天地異象,無論天資如何都需滿足特殊條件才可一觀。而第一等大道之形,依《夢墟道論》上的記載,考驗的是道緣,是緣法。

若有緣法,世間處處是大道之形。若無緣法,那終生難悟大道之行。

嚴格來說,觀想哪一種天地之形入道,對日後道途的影響深遠。只是,這種影響在元神之前,很難察覺。

林雲猜測,這大概就是道院沒有教導他,蒼雲真人也沒有提醒他的緣故吧。

甚至,可能雲州的諸多道統,也不知曉這一訊息。當然林雲也沒有把這則訊息公佈出去的想法,他眼下的念頭,更多是思考自已的前路。

《夢墟道論》築夢境界需觀百形,其神異自然不低。

每一道天地之形,都是大道顯化,是大道外相。百種天地之形,即意味著《夢墟道論》的修行將囊括百種大道之途。

大道難相融,且道途與道途之間,有的天生互為道反,有的後天化做道逆。

囊括百道,光是想想就令人窒息。稍有不慎,恐怕就是道途斷絕的下場。

不過《夢墟道論》畢竟是道君傳承,道君早就留下了解決百道相融的法子,那就是以太虛夢城為基,化百道為基石構造夢城。

因此,夢城本身就是一種天地之形,而且還是位列第一等的大道之形,其代表的是太虛之道。

以太虛容納百道,復求真實,掌百道為已用,化生虛幻世界,以立夢墟。這就是《夢墟道論》最核心的理念。

這道理念,在修行者鑄就夢城之後,就會自行領悟。

而修行者到此時,可以選擇兩條道路。

一是隻觀夢城之行,轉修太虛之道,不再修行《夢墟道論》,而是轉修《太虛幻經》。《太虛幻經》同為道君傳承,與《夢墟道論》的差異,只在於一者專修太虛大道。

一者以太虛為基,囊括萬道,化生大道世界,建立夢墟。

只是,林雲眼下已經沒了選擇。

因為,他已經透過《南華經》留下的汪洋大海,觀想入了第二種天地之形,北冥海。

北冥海,就是身下這片汪洋大海。它屬第二等天地異象中,北冥歸墟之海。

林雲在先前已將其觀入神魂之內,所以他只能照著夢墟之道,一條路走到終點了。

當然,林雲心中並無絲毫怨言,頗為興奮。

這兩條大道之路,哪怕是讓他自已來選,他也會選夢墟之道。

專精一條大道的道路,哪裡比得上囊括萬道,開闢一方世界來的精彩與吸引孩童。

林雲目前年齡尚小,初生牛犢不怕虎,自然按愛好做選擇。

林雲意識海內,諸多道典所在之地。自《南華經》離去後,只餘四部道典高懸。

眼下似乎是感知到了林雲的心念,道典《太虛幻經》悄然化作道道光點,離了林雲的神魂,蔓延到太虛幻鏡之上。

當傳承者定了道途,這《太虛幻經》就要化作一種資糧,滋養傳承者的夢城基石,為傳承者修煉夢墟之道,囊括萬道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這是創造功法的存在,一開始就留下的後手,就像那留下了《南華經》,幫助傳承者鎮壓無夢之地那般。

林雲感知到了這股變化,看著身下的太虛幻鏡慢慢的消弭了形體,化作一方雲海。

這是太虛幻鏡在道化的過程。

日後,太虛幻鏡將化作一縷太虛大道的大道靈光,存於林雲體內。

林雲雖說已經得知會有這麼一個過程,可真看到太虛幻鏡道化,消弭形體時,心中還是有些不捨。

這太虛幻鏡可是他入手的第一件靈器,也是日後自已本命法器的最佳選擇啊!

眼下道化後,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在找到這般合適的煉製本命靈器之物了。

林雲心念不斷閃爍,而眼前的大道靈光似乎是感知到了林雲心念,竟噴吐出兩枚不斷變化的光點出來。

兩枚光點直接融入了林雲神魂之中,卻是兩枚神通道種。

一為鏡花水月,一為太虛幻境。

這兩大神通道種,是昔日那純陽靈寶太虛幻鏡,即太虛幻鏡還未變成靈寶遺骸,法寶之靈還未脫離而去時的立生之本。

換句話說,太虛幻鏡這件純陽靈寶就是根據這兩大神通煉製而出的。

不過化作靈寶遺骸的太虛幻鏡,已經失去了這兩種神通所代表的大道法禁了。

但在道化的過程中,太虛幻鏡上曾經這兩大神通法禁留下的痕跡,硬生生將這兩大神通道種重新演化,並賜予了林雲。

這可真是純純粹粹的驚喜啊!

而更讓林雲驚喜的是,這種事情並非偶然。

將真實事物復返太虛,並從中提煉出大道法禁,是眼前這道太虛靈光恆定的能力。

換句話說,日後他只要將擁有過完整大道法禁的事物丟入這太虛靈光之中,都能提煉出對應的神通道種出來。

“神奇,當真神奇!”林雲止不住的驚呼與雀躍。

這是真正的大機緣,是立生之本,求道之基啊!

神通難求,乃是天定。

通常來說,只有凝聚金丹者,才能凝聚出神通道種。而對於器物來說,擁有神通道種的已是法寶。

林雲突然得手兩枚神通道種,再加上得傳《夢墟道論》時,傳承而來的入夢道種。

眼下的他,已經手握三門神通道種,已經勝過世間八九成的金丹真人了。

唯一差的,或許就在,金丹真人能掌控四周天地靈氣,施展神通手段九成消耗的是天地靈氣,只有一成是自身法力,所以能以神通對敵。

而林雲,他體內的法力,手中三枚神通道種,除了消耗神魂之念的入夢神通能夠施展之外,剛得手的兩門神通,他怕是一個都施展不出來。

但林雲也不氣餒,能得到神通道種已是天大收穫了,他不貪。

更何況,林雲將目光看向身下汪洋。

他能感知到,這汪洋大海的中心之處,有一股似有似無的道韻波動。

這道韻波動也是一枚神通道種,只是還在孕育之中罷了。

這就是《夢墟道論》的神異所在,觀想天地之形,即有可能孕育一枚神通道種,而且是天授神通,無需自身緩慢修行,即可習得。

林雲再回首看了看這空曠的夢城,不再留念,施展入夢神通,離了太虛之地。

他剛醒轉,就聽到蒼雲真人關切的詢問。

“雲兒,可成功入道?”

“嗯,弟子已成功入道。”林雲笑著點了點頭,同時心念微動,就見四周突然瀰漫出一股水汽。

這是觀想北冥海帶來的神異控水,這種神異雖不似神通道種那般強大,但卻是林雲眼下能夠順利施展出來的。

“控水之能?”蒼雲真人見狀有些驚訝,在他看來《夢墟道論》這種明顯涉嫌太虛大道的功法傳承,應該修成的是幻道或者夢道的本領才是。

“弟子眼下只執掌了這種本領。”林雲不準備把《夢墟道論》囊括萬道的能力告知蒼雲真人,這太驚悚,也太過於神異。

一個搞不好,可能會激發蒼雲真人,乃至整個餐霞飲露宗的貪慾,讓他們強制收自已為真傳弟子,斷了自已與萬壽山境的緣法,傳下這門道統。

“只掌握了?”蒼雲真人察覺到了重點,不由搖頭笑了笑。“也是,道君傳承豈能一般。”

蒼雲真人說著,揮手放出四件漂浮在空中的法器。

“原本為師準備給你的,是這顆千蜃珠。它是為師昔日斬殺一隻千年蜃妖所得,是難得的幻道法器。

但你眼下掌握的是水道手段,那就有些難辦了。

眼前這四件法器,都是極品靈器,其內禁制已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數,你才入道正好合用。

但你修為尚低,祭練一件法器就可,不能貪多。所以你自行選擇一件吧。”

林雲聞言瞳孔不由瞪大,他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種好事等著自已。

法器、靈器、法寶、靈寶,乃是世間對法寶的劃分。

法器者,內練七十二道禁制。當七十二層禁制圓滿,再煉入天地之氣,即可化作靈器。

靈器者,外練三十六層禁制,每一道禁制都需練入一道罡煞之氣,以感天地。三十六道禁制皆成,即可合練一百零八道禁制,化作神通法禁,成則化作法寶。

法寶者,內蘊神通,外感天地,其本身就猶如一位金丹真人存世。

而靈寶,則是法寶度過三災,誕生純陽靈性後才可證成。

到了這一步,再往上就是渡過天人五衰,得證道果,化生道君一般的存在了。

而在雲州之中,靈寶難尋,法寶難見,靈器就是最上等的護道法寶了。

甚至很多金丹真人,隨身法寶都是靈器。

林雲沒想到,自已只是才入道,老師就送來這麼一份大禮。

再回想自已從太虛之地獲得的兩枚神通道種,難不成今日是自已的幸運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