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十四至十六 工業革命、社會主義思想和早期實踐、第二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珍妮紡紗機-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

一、時間:18世紀 60 年代~19世紀中期

二、代表國家: 英國

三、背景

①英國率先建立了先進的資產階級代議制。

②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為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壯大。③殖民擴張使英國完成了對資本的原始積累。

④英國建立了“日不落帝國”,擁有面積最大的殖民地和原料生產地、市場。⑤“圈地運動”使英國擁有了大量自由的勞動力。⑥落後的生產力無法滿足世界市場的巨大需求。⑦近代科學的發展為工業革命積累了先進的技術。

四、主導產業:輕工業。

五、主要動力:煤炭、蒸汽動力。

工業43%

農業20% 農業14%

工業55%

服務業37% 服務業31%

1841年英國完成工業化

1851年英國完成城市化(城市人口超過人口的一半)

六、影響

①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標誌著資本主義制度徹底戰勝了封建制度,資產階級力量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壯大。

③推動了城市化程序的發展。

④工業革命催生了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⑤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倡導自由貿易、自由經營和自由競爭的經濟原則。⑥“商品輸出”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經濟侵略的主要形式。⑦出現了全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

⑧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工廠制度的出現

工業革命中,使用蒸汽機生產,工人集中到廠房,工廠集中到城市中

社會主義思想和早期實踐

馬克思主義

一、背景

①啟蒙運動所描繪的資本主義世界並未建立。

②工業革命催生了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③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在工業革命後進一步擴大。(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化之間的矛盾。)④空想社會主義的破產。

⑤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誌著工人階級的覺醒,工人階級的運動亟需科學理論的指導。

⑥週期性的經濟危機使得工人階級的生活愈發艱難。

二、誕生標誌: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三、主要內容

(1)理論來源: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2)主要內容:

①闡明瞭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先進的社會制度必要取代落後的社會制度。②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要方式:階級鬥爭

四、影響

①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

②工人階級的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制度,推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

巴黎公社

一、時間:1871年3月-5月

二、背景

①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導致第二帝國垮臺。

②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外割地賠款、對內鎮壓人民的反抗,引發人民的強烈不滿。

③臨時政府鎮壓工人武裝“國民護衛隊”,引發革命。

三、定義:人類第一次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偉大嘗試。

四、制度建設

①建立公社委員會,掌握行政、立法、司法的權力。②沒收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③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④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平均工資。⑤取消資產階級的軍隊,代之以國民自衛軍。

五、結果:失敗

六、失敗原因

①沒有沒收法蘭西銀行,缺乏財政支援。②沒有認識到農民階級的力量。③沒有與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聯絡。

④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仍屬於上升階段(根本原因)

七、歷史意義

①是人類第一次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偉大嘗試。②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革命和政權建設的理論。

③為之後的社會主義運動積累了寶貴的建設和鬥爭經驗。

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時間:19 世紀 60年代~20世紀初

二、代表國家: 美國、德國三,背景

①世界市場基本形成,市場需求量進一步擴大。②工業革命積累了強大的技術和寶貴的經驗。③近現代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④歐美主要國家建立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⑤美國透過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

⑥德國完成統一併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強大基礎。

三、主導產業:重工業

四、主要動力:電力、內燃機

五、影響

①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推動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②出現了全新的組織形式:壟斷組織。③工廠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③社會化生產進一步發展,國家分工日益明確。

④19 世紀末 20世紀初,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⑤“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對外經濟侵略的主要形式。

⑥促進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的同時,也進一步壯大了工人階級的力量,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⑦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但瓜分世界的不合理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內部矛盾,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禍根。⑧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體系最終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