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搶功

太平鎮拿下了。

這裡的太平軍已經被強攻了三次,已經是強弩之末。

他們號稱二十萬,實際上能打的就幾千人,圍攻了建寧府三十多天,早就疲態盡顯。

太平鎮一破,通往建寧府的道路徹底打通。

夜裡,富勒興大帳中極為熱鬧,他一個勁的誇功。

劉勇強漸漸感到不對勁,對方一個字都沒提自已的功勞。不是他想爭功,而是功勞最後會有賞賜的,頭功怎麼不換個千把兩銀子,能買一門炮了。

第二日一早,富勒興整裝待發,要全軍壓上。

一條船隊從下游駛來,下船的是同安縣其他鄉勇,李雲梯帶著的五百人到了。

劉勇強前去迎接。

“李大人,人數不對啊?”

他看著走下船的最多三百。

“回去再說。我昨夜聽見富總兵攻下了太平鎮!”

“沒有我的事?”

“與你有關!”

“夠東西。”

劉勇強惡狠狠的罵了一句,然後將自已昨天的戰果彙報了一下,還特意強調,上山前跟富勒興請示過,對方表示只要自已轟掉了對面炮陣,就記頭功。

結果富勒興在報捷文書中,一個字都沒提劉勇強的功勞。

李雲梯黑著臉:“我會為你說明。先以大局為重。跟著進兵吧。解建寧之圍要緊。”

同下鄉勇排在隊伍最後,當先的是八旗兵,其次是綠營兵。他們在最後,這是去搶功,此時誰最先出擊誰最佔便宜。

不過剛好劉勇強這裡有船,太平鎮一破,水路暢通無阻,短距離衝刺肯定不如,長距離行軍未必比馬隊慢多少。

終於在靠近建寧府的地方,追上了綠營。此地已經距建寧府不足二十里,太平軍在外圍挖掘了長壕。

以前他們用長壕包圍了建寧府,現在他們被反包圍了,中心的建寧府加外圍的清軍,將他們包了餃子。

劉勇強看見建寧府城,知道這座城為什麼能堅持這麼久了。府城不大,但地勢不錯,北面靠山,東西各有一條大的溪流,只有東面地勢較為平坦。看似是一座繁華的小城,因為城外都有不少建築,只是此時都被焚燬。

太平軍面臨兩面夾擊之勢,聰明的將領自然不會置自已於死地,所以劉勇強他們趕來的時候,只看見太平軍營壘上冒著黑煙,能看見他們招展的旗幟往北方退去。

援軍就地在城外紮營,劉勇強跟李雲梯可以進城。

建寧府知府熱情款待援軍。

劉勇強對這位劉知府也頗為好奇,堅守孤城40天,這種戰績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拿得出手的。為什麼在名將匱乏的晚清,完全沒聽過這個名字。要麼他早死了,要麼就是才能被埋沒了。

他的師爺非常健談,在宴請眾人的慶功宴上侃侃而談,細數了他們堅守的經歷。

因為有總督王懿德的預警,所以他們早有準備,城內儲備了充足的糧草,餉銀數萬兩,糧食可以吃半年。戰前總督還派來了一些援軍。

只是這些援軍有點拉跨,太平軍離城還有二十里的時候,廣東陳星河司馬帶一千廣東鄉勇出城接戰,結果根本扎不住營,看見敵人的陣勢就逃了回來,還不敢進城怕被圍。泉州梁參將帶著500泉州鄉勇更差,跟著陳星河一起出擊,看廣東人跑,直接揹著包袱跑沒影了,只有7個人回來。本來在河溪駐防的水師,直接推倒了南雅口。一個叫吳騰起的泉州官員,也帶著500鄉勇,晚上翻城牆跑了,跟著跑的綠營府兵標兵不計其數。

開戰前城中有守軍三千,一夜過去只剩下一千了。

在師爺嘴裡,一開戰建寧府就陷入絕境,將所有人的興致都勾了起來。

“此時劉太守臨危不亂,聚集文武於城樓。令馬協領、祿參將、閩遊記、易守備分守城門。楊霞嶙、杜志黑兩位縣丞巡防街道。令建安尉孫瑞林、甌寧尉黃鼎、府學教授黃嚴超等偕團局總紳蔣孝廉勸諭民人助官固守。又有孝義坊武生楊振臂一呼,應召者四百……”

師爺念過的一個個名字,都在慶功宴上,立刻站起來謙卑的拱手,實則相當得意。

劉知府則安靜的小酌,彷彿毫不在意,實則比誰都得意。

這些應該就是這座府城的頭面人物了。

只是官職名稱劉勇強不太熟悉,悄悄詢問:“李大人。太守是什麼?”

“就是知府的雅稱。”

“那孝廉?”

“就是舉人!”

師爺繼續著:“太守嘉獎,每丁給給器械一,日給銀一錢,米一升,應者雲集,得四千餘人。”

聽到這裡,劉勇強覺得這位同姓的劉知府不止勇敢,還挺有腦子,懂得當機立斷,開啟府庫臨時招人,組織起來的城市街坊鄉勇算是一支城市自衛隊了吧。

“當於城垛編列數字,壯丁分作兩班分守。我建寧府城樓二十四座,窩鋪七十六座,女牆三千一百三十八座,城門八座,無一沒有堅守之人……”

聽到師爺報出這些詳細的數字,劉勇強才確信這位劉知府確實很懂管理,將所有人都安排在了固定的崗位上,還有輪班制度。

繼續聽下去,就是阻止城內婦孺供應後勤之類的操作。

戰鬥過程其他人聽的激烈,劉勇強卻聽著普通,畢竟人的講述,怎麼也不可能比得上影視劇那麼刺激。

大致就是太平軍先後採取過射箭勸降,挖地道埋炸藥等各種手段,都沒能攻下城池,反而傷亡慘重。

唯一讓劉勇強沒想到的是,城外的民宅竟然不是太平軍燒燬的,而是城裡派人專門摧毀的,是擔心太平軍藉助這些民房攀登城牆,這當然也無可厚非,考慮周到,只是可憐了那些民眾,估計官府是不會給他們修房子的。

慶功宴連辦了三場,因為救援不止一支隊伍。

席面吃到一半,饒廷選來了。他是署理浙江衢州副將,從江西玉山返回,援助松溪縣。他是從松溪縣打過來的。

又吃到一半,來了一位年輕將領,他叫鍾寶三,是現任福建水師提督。這次救援,王懿德可謂是能用的兵都用上了,連廣東鄉勇都調過來了,可以說拼盡全力。也是因為提前抓捕了細作,得知了對方的情報,提前準備。否則不可能從那麼多方向調集兵力過來,這時代,調兵動輒半年起步,尤其是跨省調兵。

當然最大功勞還是建寧府知府的,他能夠死守這是勝利的關鍵。就算建寧府城堅固,如果臨陣脫逃,再堅固的城牆也白給。要說堅固,衫關還是山城險關呢,富勒興說跑就跑了。

饒廷選、鍾寶三都是福建籍將領,饒廷選是閩縣(福州)人,鍾寶三是上杭人(汀州),尤其是這個鍾寶三,年紀這麼輕,竟然就做了福建水師提督,看著連三十歲都不到,一臉盛氣凌人的樣子。

悄悄問過,李雲梯告訴劉勇強,這位是將門之後。他祖父是宮廷侍衛,父親是睦南關總兵。咸豐元年,祖父和父親同時去世,家裡三代單傳,所以他可以選擇承襲兩份差事,那年他十八歲。結果不顧家族的反對,他單騎去了睦南關,並在幾個月之後,殺死了越南阮氏賊寇,為父報仇。

原來是個二代,甚至三代。能當宮廷侍衛的祖父,只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考中武舉,一個是承襲祖蔭,這個家族祖上有功。

難怪這麼盛氣凌人了,咸豐元年十八,今年才不過二十五,這還是虛歲,實際二十三歲就當上了福建一省的的水師提督,難免驕傲。

劉勇強先後跟一群人碰杯,尤其是饒廷選和鍾寶三這兩位漢人將領。至於富勒興,理都沒理,因為對方一直沒有正眼看他。

戰事並沒有結束。太平軍號稱二十萬,幾萬人還是有的。攻破了十幾個縣城,裹挾了那麼多人,撤退不可能太快。

所以慶功宴過後,劉知府開始號召援軍再接再厲,繼續追擊粵匪,他也號召本地士紳,儘快召集鄉兵,務必殺光粵匪。

之後幾日,事態的發展讓劉勇強極為驚歎。

建寧府鄉紳的號召力很誇張,南鄉一位貢生江葆帶來了兩千人,酒席上見過的蔣舉人更是一口氣召集了東路各鄉上萬人,縣令還製作了大量印諭命令散發到各個沒到人的鄉鎮。

劉勇強對地主階級的動員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立刻帶著李家的名義一一拜會,他身穿勇字服,是編練已成的鄉勇,打著李家旗號非常好使,即便沒有關係,這些人也聽過同安李伯爵的名號。很給面子,江葆甚至邀請劉勇強戰後去南鄉家中做客,他家可是大地主。

劉勇強此後多日也頻繁出擊,他斬獲頗多,主要是他‘軍用地圖精通’,登高遠望路就記在腦子裡了。

不一定會用,但他可以判斷那條路可能是太平軍的退路,終於成功截擊了一次。

此時已經是亂戰,氣勢洶洶而來的太平軍這種軍隊,最怕的是不能一鼓作氣,現在他們成了驚弓之鳥,被四面圍攻,抱頭鼠竄。

劉勇強追上了一大隊太平軍,終於抓住了機會,擺開陣型,來了幾次齊射,直接打崩了至少五六千的大部隊,接著緊追不放,將一大批人追進了一處山坳。

劉三虎驚呼:“師傅。有女人!”

最終有三五百太平軍老弱被困,男的年紀都比較大,在他們背後,是一群穿著鶯鶯燕燕的較小身影。

老人、女人?

劉勇強本就沒有殺心,有意放過。

“讓他們投降,丟下兵器。”

王二搶先跑去喊話。

對方很痛快的丟了武器。

“帶幾個人過來問話。”

劉勇強想打探點情報,結果帶過來幾個人後,他都驚了。

那些穿紅掛綠的嬌小身影,沒有一個是女人,竟然是一群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