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開拔之難

“速速準備。明日開拔。你帶火槍隊300人先行,我帶其他人押後。”

久違的機會來了,劉勇強壓著興奮,仔細問了一下詳情。

此時已經是4月中旬,3月攻佔邵武府後,太平軍裹挾一氣,號稱二十萬大軍,四處出擊。石鎮吉往南發展,連克泰寧縣、建寧縣,繼續往南在寧化縣得到在當地活動的天地會千刀會起義軍帶路,攻佔了寧化縣,繼續向南攻擊汀州府(長汀縣),總兵富勒興不戰而逃,汀州府陷落,知府延英被殺。福建八府失陷了兩府,形勢急劇惡化。

李雲梯告訴他,閩浙總督此時已經在延平府坐鎮,延平府西面就是邵武府,西南是剛剛失陷的汀州府。

“嘿。王總督倒是好膽量。”

王懿德所在的延平府現在周圍都是敵人,作為一個文官,沒有坐鎮福州遙控指揮,還是值得誇讚的。

李雲梯苦笑道:“有膽量又如何,一旦局勢繼續糜爛,他這個總督也就當到頭了。”

於公於私,現在王懿德都得拼命,所以他現在緊急調遣所有能動用的軍隊,已經管不了是不是鄉兵了。

“那我即刻出發。”

“我來安排船。”

延平府在閩江中游,坐船可以直達,倒是方便行軍。

本以為會是一場順利的旅行,帶著炮隊趕去建寧府,然後大炮開兮轟他娘就成了。

沒想到開拔就遇到了困難,命令下達,軍隊幾乎譁變。

炮隊大半隊長抗命。

劉勇強知道這些人不好指揮,可沒想到一仗還沒打,就指揮不動。

好在自已三十六個徒弟長期相處,劉勇強還經常請他們喝酒,這時候倒是支援他。

立刻將所有隊長召集起來開會。

“族長交代過,不能出鄉打仗。”

“郭舉人也說過,讓我把大家活著帶回去。”

“就是。建寧那邊打仗,關我們什麼事。”

一個個七嘴八舌,表達意見。

這些隊長帶的隊伍,全都是本鄉本土的子弟,不是一個村的就是一個族的,沾親帶故。他們一句話,真能將這些人拉回去。哪怕是王二那個隊,被劉勇強分化了三年,除了劉三虎這個無親無故的,其他人也都聽王二的。畢竟他們的祠堂還在村裡,死後也得埋回村裡。

劉勇強挺鬱悶,這特麼就是鄉勇,真不知道曾國藩是怎麼帶隊的,能把一群湖南鄉勇拉到湖北、江西打仗。

想起湘軍,劉勇強有了主意。

“兄弟們。去建寧也是保家鄉。建寧被長毛佔了,接下來就是福州,泉州!”

這些人無動於衷,對於幾乎沒出過村的他們,去一趟縣城就能回去吹半年,福州、泉州幾乎都是他們的詩和遠方,超越了想象力的極限。

“出戰者,月餉銀5兩!隊長10兩!”

終於他們心動了。5兩可是鉅款,很多人等這筆錢回家蓋房子娶媳婦呢。

為朝廷拼命不值得,為皇帝拼命沒價值,為媳婦拼命那還是很心動的。因為他們的人生中,從沒感受過朝廷和皇帝為他們做過什麼,但娶妻生子,傳宗接代卻是每個人的大事。

“那吃飯呢?”

民以食為天,吃同樣重要。

劉勇強大口許諾:“三天,三天吃一頓肉。每天都能吃飽飯。”

所有人都心動了。

劉勇強繼續鼓舞,啪的掏出5兩銀子:“第一個月的軍餉,上船就有。”

“我去。”

“我也去。”

一個個爭先恐後,他們表態了,他們手下的兵就沒意見。

雖然煽動完了士兵,劉勇強還得去找李雲梯,他可沒錢。

李雲梯一聽,唉聲嘆氣片刻,這些鄉勇的世界觀跟他這個讀書人是有差別的,他可能真心是為了朝廷,但士兵的心理他也能理解。

“你去辦吧。船一會就備好。”

李廷鈺之前做過水師提督,廈門同安一帶的水師參將很給面子,派來了水師艦船。而且他們也奉命要去延平府匯合,現任水師提督甚至已經先行去了。

跟水師聯絡好,船停在同安縣碼頭上,一共10艘同安船,腹部寬,頭尾尖,彷彿一把梭子,也叫梭船,是當地主流海船。

劉勇強在船梯旁擺下桌子,上面擺滿了銀子,旁邊還有銀箱。上一個人,拿一塊銀子。所有人積極排著隊等著上船,不斷踮腳張望,何時才能輪到自已。

士兵隨身只攜帶步槍和少量子彈,大炮和彈藥則單獨裝載。

忙了整整一天,才將所有人員送上戰船。

李雲梯在碼頭上送行,敬了劉勇強一碗酒,預祝他旗開得勝。

船開出同安,沒能直達福州,入夜前在泉州附近的崇武水師大營停靠。劉勇強沒讓士兵們下船,怕人都跑了。

第二天趕到福州外的三江口水師旗營停靠,這裡是八旗水師營地,除了福州城內俗稱滿城的八旗駐防營外,福建唯二的八旗聚集地。

在這裡還是不下船,劉勇強親自找水師官員聯絡八旗駐軍,被狠狠宰了十兩銀子,提供了一頓白米飯。

第二天劉勇強死活讓水師在福州暫停,他下船親自去城裡的酒樓定了好酒好菜,尤其是酒管夠。

手下的意見已經很大,憋在船上兩天,都鬧情緒呢。

好吃好喝伺候了一頓,這些大爺才肯繼續上路。

船在閩江逆流而上,遠沒有在海上那麼順暢,福州到延平這一百多公里路,足足走了十天,後半段甚至需要拉縴。還好這一帶有大量靠拉縴為生的縴夫,給錢就能做事,水師似乎對這種事習以為常,安排的很順利。

好容易將隊伍帶到延平府,終於放這群憋了一路的傢伙下船,此時已經是四月下旬。

跟著水師官員一起,拿著李雲梯的親筆信竟然見到了閩浙總督這樣的大官。

對方是一個沮喪的文官,聽說劉勇強帶來的是一支三百人的鳥槍隊,興致不高,聽說還有三十門大炮,終於來了精神。

立刻安排了一個任務,前往建溪上游救援建寧府。那裡現在被粵匪重重圍困,正缺大炮開啟缺口。

詢問具體情況,王懿德言辭閃爍,他也不甚清楚。

劉勇強刨根究底之下,才說出了實情。

王懿德是四月四日坐鎮延平府的,而建寧府其實早在三月二十七就被圍困。他一直到四月中旬才收到訊息,因為太平軍已經攻佔了周邊地區,重重封鎖了建寧府,訊息不通。直到一片片木板順流飄下,被人撿起送到官府,王懿德才知道敵情。木板上寫字,然後刷桐油放水,寫著‘拾此送去衙署賞銀五兩’,靠著漂木才將訊息傳遞出來。

兩地相距不遠,卻始終沒有訊息,王懿德坐擁大軍在延平府駐防,一直沒有派出援軍,近在咫尺卻不知道敵情,始終防備著太平軍從邵武府打來,沒想到人家已經進入了上游。

“這麼說建寧府被圍已經一個月了!”

劉勇強不由擔憂。

“所以事不宜遲,即刻出發。”

劉勇強本想說打算休整幾天的話也說不出來了,救兵如救火,晚一天,也許就沒有戰機了。

只用了一天時間,給士兵們放了個假。

這群憋壞了的傢伙,手裡有錢,竟然一個個在隊長帶領下進城逛青樓去了。劉勇強知道他們大多數都是雛兒,包括他的那些徒弟。

讓他們把槍留在船上,交代她們不要惹事,在隊長的帶領下不要走散。

大多數人都去了,留下來的還不到一半人,大半是因為羞澀,小半是不捨得花錢。

第二天中午才準時出發,因為很多人夜不歸宿。

這軍紀,劉勇強暫時無視,已經暗下決心,等這場仗打完,他們有了軍事經驗,一定要狠狠抓一下軍紀。

本來同廈水師的任務是送鄉勇來延平府,現在王懿德讓他們繼續護送劉勇強前往建寧府作戰。

建溪從北往南流,在延平府匯入閩江。從延平府逆流而上八十公里就是建寧府,只走了五十公里後,就不得不停下,不是路斷了,而是到了前線。

此地距離建寧府還有百里,是一個渡口,名叫南雅口。按察使趙印川帶著清軍主力過萬人在這裡紮營,屢次向上遊攻擊不利。

與水師副將林向榮一起拜謁趙印川,得知上游十幾裡有一個太平鎮,也是個沿河市鎮,被太平軍佔領,清軍已經攻擊了兩輪,都沒有攻下。現在已經被包圍在太平鎮,劉勇強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主動申請出擊,因為他有炮隊。

趙印川似乎已經打的沒有信心了:“粵匪深溝堅壘,便是有炮也不好使。”

劉勇強急需實戰檢驗部隊,信心十足:“大人,我部火炮甚利,當能轟破粵匪營壘。”

“那你就去試試吧。”

得了軍令,大炮和士兵都還在船上,立刻跟水師參將溝通,繼續前進。

林向榮對劉勇強主動請纓頗為不滿,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礙於軍令不得不前進。

從南雅口到太平鎮之間,沿途設立了十幾個沿河土寨,各種旗幟招展,兵馬往來不息,頗有聲勢。

劉勇強看見一隊馬隊朝北行去,快速越過拉縴前行的戰船。

“那就是八旗兵吧。”

看著似乎沒那麼拉跨,人人都披著各色鎧甲,騎馬也頗有風采。

“哎。都是老爺。”

林向榮感嘆一聲,又無奈,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