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突然清洗

......

堂上下頓時一片寂靜。

隨即議論紛紛。

緊接著,又有無數的官員跳出來,對任錦國發動了“攻擊”。

“任錦國,你好大的狗膽!竟然敢公然汙衊當今戶部尚書,二品大員。”

“任錦國,陛下讓你指認,沒有讓你胡亂咬人!”

“陛下,完顏大人向來忠貞為國,又是您的親叔叔,豈能幹這種齷齪之事?”

看著大殿之上吵吵鬧鬧的人群,再看看站在第一排雲淡風輕而又氣定神閒的完顏颯,完顏博文揉著腦袋,感覺有些頭痛。

“沒想到啊,沒想到這個完顏颯在朝堂上居然有如此龐大的勢力,朕若是要動他,今天恐怕難以收場啊。”

完顏博文想來也是,畢竟完顏颯作為兩朝元老,又深受先帝信任,已然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坐了五年,加上乃是皇親國戚,要是黨羽不豐滿才是一件怪事。

“完顏颯是朕的親叔叔,是血濃於水的親叔叔,朕自然知道,若是,此事有假,諸位放心,朕一定給完顏颯大人討一個公道。”

完顏博文又把揉腦袋的手放回了龍椅上。

“呵呵,任錦國,你這老小子還敢與我鬥。”

完顏颯也是在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輕輕地瞥了一眼任錦國。

這時,又從外面跑來一個躡手躡腳的小太監。

皇上,方大人在殿外候旨。

諸位大臣這才意識到,今天的朝會好像少了一個人。

是的,此時,我們的兵部尚書方勇已經完成了完顏博文昨夜透過內衛指揮使孫宇蟠派給他的任務——帶兵抄完顏颯的家。

大殿內的氣氛頓時好像一把冰塊掉進了一鍋滾燙的熱油裡一樣。

就連一向沉穩的老“雕像”完顏颯也忍不住了,微微的顫抖了兩下。

“皇上,完顏大人自就任戶部尚書以來。向來兢兢業業,忙於政事,陛下為何要抄他的家啊!”

“陛下,您這樣做無異於寒了百官們的心啊。”

“無緣無故就將大臣抄家,此乃昏君行為啊!”有幾個不怕死的御史言官已經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

……

“安靜!”

完顏博文再次從他的龍椅上站了起來,掃視了一圈下面的眾人。

煩請諸公隨朕一同出去,看看咱們方大人的“戰利品”。

眾人剛出大殿,便被大殿外的光耀得睜不開眼了。

那並非太陽光,而是太陽照在金銀上以後反射出來的——金光。

只見大殿外的廣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金銀財寶,還有兩箱的銀票。

再看看廣場的另一頭,眾人更是倒吸一口涼氣。

藤甲,鎖子甲,片甲,步人甲……甚至還有馬甲(馬穿的甲)。

兵器就更多了,什麼刀槍劍戟那是應有盡有……

就連早已有了心理準備的完顏博文,看完以後也是倒吸一口涼氣。

“完顏愛卿,你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家裡面囤積那麼多兵器,知道的是保家衛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要謀反,改朝換代呢。”

完顏博文的話語越往後越僵硬,說到最後甚至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

“皇上,臣不知。臣只知兵部尚書方勇與臣素來不和,此番必然是想栽贓嫁禍於微臣!”

完顏颯不愧是官場老油條,事到如今仍然處變不驚。

“皇上,賬本和人證全部在此。”

方勇一邊大呼,一邊將證物呈上。

完顏颯家的賬房先生因為事發突然,根本來不及跑,於是也被押了上來。

“皇上,草民都招!我給完顏颯家幹了十幾年的賬房先生,所有賬目都瞭然於心。是他,就是他!他完顏颯常年與隆戎做生意,幾乎每年都能收到草原和鷌人幾百萬兩銀子。”

完顏博文拿著賬本仔細的端詳著。

“呵呵,颯大人倒是有錢的很呢,可比朕這個窮人好多了。”

接著,完顏博文將賬本與張淮和孟非兩個人的證詞,加上任錦國剛剛的招供書齊刷刷地扔到了完顏颯的臉上。

“完顏颯,你私藏兵器,貪汙內務,非法從商。朕將你數罪併罰,你可有意見?”

“撲通!”

完顏颯再也忍受不了了,他的心理防線已經徹底崩潰。

“皇上!臣認罪,還請皇上看在先帝的面子上,饒臣一命。”

完顏颯跪在地上,將頭深深地埋進衣袖裡。

“張淮!你走吧。”

完顏博文回過頭去朝大殿內遠遠的喊了一句。

“小的告退!”

一陣中氣十足的聲音從殿內傳來。

眾人面面相覷。

“哈哈哈哈哈。”完顏博文爽朗的笑聲在他們身後響了起來。

“想必諸位愛卿當時只顧得看朕和任錦國了。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那個張淮或者根本就不認識那個張淮吧!”

“沒錯,那個張淮是朕找人假扮的,畢竟在牢獄中受那麼多苦,早就與一開始判若兩人,朕令人將他稍加打扮,就變得與張淮無太大差異了。

而真的張淮,其實早就被毒死了。”

“至於朕‘先斬後奏’的事,朕在此向諸位賠個不是了。朕保證,這種事,朕以後再也不會做了。”

完顏博文又向他的大臣們深深地行了一禮。

完顏博文的話就像一顆氫彈,在大臣中間原地爆炸。

任錦國再次露出一副便秘的表情。

“好了,這場鬧劇,朕看著也該收場了。刑部尚書何在?”

“臣在。”

站在殿外圍觀的人群之中走出一個50多歲,身材幹瘦而又目光如炬的老年人。

說話的正是刑部尚書崔洪。

“崔洪,將這些人都帶到刑部大牢裡去,等著朕與朝廷諸公商量出他們的判決結果。若是再發生張淮那樣的事,你就給朕去修長城吧。”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