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層對海外企業代表很重視,在公司的高層都來了。
8家企業的目的是一致的,對方的行程很緊張,同意一起談,肖南全程拿到了公司給出的價格與對方談,進入到利益問題,昨晚稱朋友的人立馬嚴肅。
這8家海外企業是批次採購回去倒賣,他們瞭解到產品的科技核心,價格不貴,隨著國際短影片興起,學習華文的外國人很多。
做自媒體的人進入華國市場容易獲得更多關注度,他們需要用到這些裝置,可以終端裝置穿戴,可以連結平板用作一個翻譯或文案編寫軟體,這樣的產品一定會是暢銷品。
談的內容無非就是量大價格從優,至於少多少錢就要看賣方接受度,在你來我往的談判價格一致,加上各種關稅,價格只比國內翻一倍。
初次合作誰也沒有提要拿下代理,公司也沒有這個計劃,上次就說在海外搞一個BG事業部,
自然不可能給人簽署代理權,這次的合作,算是一次嘗試,讓他們開啟市場,產品有了知名度,可以省很多宣傳費用。
由肖南來與合作方簽署合同,成交合同比昨天合作意向合同高了5000萬。(原來的15億阿美莉卡幣太多,改成了5億)
公司準備組織一場合作宴席,人家著急趕行程拒絕了,說:留著下次合作。
“肖,合同簽完了,我們是朋友,有機會到我的國家請記得聯絡我。”
你們有好幾個是公司大老闆,都是我的大腿。肖南給了他們每人一個擁抱說道。“收穫你們的友誼遠遠比合同珍貴。”
有3個國外40左右的小姐姐給他貼面吻。
寒暄了一會兒,公司安排了兩輛考斯特送他們到機場,肖南親自隨車送到機場,等他們一個個飛走方才回公司。
立馬就要有一個會。
坐在公路公務艙裡剪輯拍攝的影片,喃喃自語。“這次不得給我加工資。”
別的企業高管來公司上班說什麼“不在乎工資,我只在乎能不能學到東西。”公司又不是打工人的,說不定明天犯個錯,麻溜滾蛋。
他很在乎工資,關乎到下個月有沒有動力去努力工作,剛把2G影片剪輯完上傳便到公司,看了眼腕錶小跑進入公司。
會議遲到的後果很嚴重,本月技校考核重點關注的物件。
已經坐了不少禿頂的中年人坐在一起談笑風生,談判時沒在的事業部總裁“裴俊”是技術型,經常待在研發公司,很少在總部,這會兒也在。
估計是剛趕到。
集團大佬們還沒來,其他事業部總裁紛紛恭賀他“老裴,恭喜你啊,終於媳婦熬成婆。”
單獨成立事業部最先是由他提出來的,前幾年營收不夠第二年投入,年年需要集團從其他事業部給他供血,沒少被陰陽。
這會兒挺直腰板。“不好意思啊,小小成就不足掛齒。”
他是頂頭老大,肖南自然會跟他打招呼。“大佬,什麼時候回來,我好去迎接你。”簽了大單,說話膽子也大。
“這是我們事業部的功臣,肖南,一表人才的帥小夥。”裴俊拉著肖南頗為得意地說,他很喜歡這個年輕人,每一件事會向他上報,他同意了再往集團彙報。
他不在乎追名逐利,但誰不喜歡懂得做人的人。
“這次咱們的產品能有如此大曝光度,得益於咱們研發公司有最牛的團隊,做出最牛的產品,我個人沒有多大的作用。”肖南真沒覺得他有多大的功勞,產品不行,鬼他媽合作,產品牛逼不需要浪費過多口舌。
那些合作的企業巴不得第一家合作,第二家合作的自然是害怕被第一家合作的搶走市場,追風合作。
以國內幾個廠商你有我要有的尿性,不出三個月,年度最後一個季度會推出競品,到那時候碰到的困難是真正的困難。
肖南很清楚誰才是功臣,誰才是老大,昨天回來前把展會上的情況第一時間透過資訊彙報,裴俊只是說了句“真棒。”有點哄小孩的意思。
“哈哈………你負責賣,我負責搞產品,咱們一起把事業部做大做強。”裴俊拍著肖南肩膀說道。
各事業部大佬沒有劍拔弩張的你一言我一語相互調侃,這樣的調侃會成為老大們進步的動力,並不會記恨上個人。
不能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的人是不合格的職場人。
看到總裁助理進來,大家識趣地閉上嘴,坐直身子,目送幾位集團大佬進來就坐,在思海沒有虛偽地起身鼓掌之類的流程。
沒有無用開場白,直接進入會議主題,會上由各事業部總裁彙報本季度工作,今天進入本年最後一個季度,總體業績達成率還不錯。
業績最好的當屬集團通訊技術事業部,完成去年88%業績,相較於去年上漲15%,接下來三個月輕鬆達成目標。
人稱大炮臺的“曾明鑫”總裁誇下海口說。“我們今年整體業績會上漲25%,請集團領導放心,做不到,我不休息,不睡覺。”
“很不錯,值得鼓勵,超出目標部分業績賺到的錢給你們事業部全體同事分紅,其他事業部也一樣。”沈劍秋說道。
捨得給員工花錢是一個合格老闆的基本素養,董事會幾位大佬不貪,他們只賺目標業績以內的錢,超出部分完全給員工分紅,
遇到這樣的事,誰不得賣命工作。
根據市場分析,每年的目標業績不斷調整,這關乎到很多人的股權增值問題,搞研發的比誰都賣命,有60%以上的工程師都有股權。
在這樣的激勵機制下,大佬們提出的要求沒人敢抱怨,誰敢說困難立馬直接走人,常說“沒有困難的工作不需要人。”
老事業部大佬們彙報完工作,到了最年輕的人工智慧事業部,裴俊在的情況下他來彙報,肖南會把他負責的那一塊每天做個匯總,重要的當天上報,不太重要的在週報中體現。
作為一個技術型管理者,裴俊側重於彙報研究成果,關於市場方面工作一句帶過,他明白自已擅長什麼“安安心心搞牛逼的產品,給肖南這個副總去賣。”
明白自已的定位在職場很重要,遇到喜歡看內鬥的企業領導他們允許搶功勞的事情出現,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思海不一樣,多數管理技術出身,技術是嚴謹的,說話要求跟著嚴謹,亂搶功勞可是會被警告。
在會上高層提出的方向務必要嚴格執行,期間遇到難題可以反饋,沒去做之前就抱怨,算是把路走到頭。
這也是在展會前肖南面對與老丈人不合的理念,沒有替自已解釋辯論的原因之一,能在會上提出來的。
當然是幾個老傢伙提前商議透過的事。
他們是掌權者,說你不行你就是不行。
事業部,二級部門,不過是執行層,上面把線畫到哪裡,想盡辦法達成。
用高層的話來說“你不必過分擔心不屬於你責任以內的事發生,只需心無旁騖做好你的事。”
面對一家剛創業的企業或者半死不活的企業高管這樣說,肖南自然有各種理由反駁。
但是思海在這樣的理念下做成幾千億市值的巨頭,說明公司制度沒有問題。
高層會議很高效,不囉嗦,不討論細節。
細節問題一般在領到任務回事業部自已討論。肖南以為會提海外BG事業部的事,全程沒有提一句,也沒有說他最關心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