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危機處理

未來天翼團隊當機立斷,第一時間對外發布了一則通告:

公元 2026 年 7 月 23 日下午 15 點 26 分許,一臺未來天翼 s1 在京都遭遇了一起極其慘烈的交通意外事故。對於此次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我們深感悲痛欲絕,並向所有遇難者致以最深切的哀思。

此外,根據相關平臺的資料接入管理要求,我們瞭解到涉事車輛當時的行駛速度約為 115km\/h,且安全氣囊已正常彈出,其動力電池組各項效能指標亦未見異常。

我們正在積極配合當地JJ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提供一切必要資料還原事故原因,並對家屬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

具體調查結果請以後續JJ部門通報為準。

可是,公眾輿論並沒有因為未來天翼釋出的官方公告就停止發酵,反而像掀起了驚濤駭浪一般,愈發地洶湧澎湃起來,似乎此次事故已然成為了汽車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場大災難。

晴川心裡很清楚,這場軒然大波的背後,不單單隱藏著競爭對手的蓄意汙衊,還有那些利慾薰心、唯流量至上的自媒體們推波助瀾式的大肆炒作。但即便如此,她也不得不勇敢地站出來去直面所有的困難險阻。

此時此刻,晴川正靜靜地佇立於那間寬闊無比的會議室內,四面牆上懸掛著的巨大螢幕一刻不停歇地實時重新整理著五花八門的新聞資訊以及鋪天蓋地的網友評論。

她那雙美麗眼眸之中閃爍著堅毅且執拗的光芒,因為她非常明白:屬於她自已的這場戰役其實才剛剛拉開序幕而已。

同時,她也深刻意識到,鑑於該事件本身受到的關注度異常之高,社會各界人士的目光統統聚焦於此起事故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這個核心問題之上。

所以無論是未來科創還是天翼集團,絕對不能鋌而走險透過僱傭水軍這種卑劣手段來左右社會輿論導向,要不然稍有不慎露出破綻被人抓住把柄,極有可能會適得其反令整個局勢變得越發失控,到時想要徹底平息這場風波恐怕就比登天還難!

晴川只能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心情沉重地等待 JJ 部門的調查結果。她感覺自已像是被一股無形的重壓籠罩著,無法逃脫。而此時此刻,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也如潮水般向她湧來。

這漫長的十天對晴川而言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每次她拿起手機或者開啟電腦,映入眼簾的總是那些鋪天蓋地的關於這次事故的負面新聞以及網友們尖銳的指責聲。

這些聲音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劍,刺痛著她的心,但她卻不能有絲毫退縮之意。儘管內心波濤洶湧,晴川還是強打起精神,告訴自已要鎮定下來。

她憑藉著多年積累的專業素養,仔細研讀每一篇報道、每一條評論,試圖從字裡行間找出蛛絲馬跡,探尋事實背後隱藏的真相。

經過漫長的等待,在第十天臨近黃昏的時候,JJ 部門終於對外公佈了此次事故的調查結論: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於工程車輛未能嚴格遵循相關操作規程,事先未安排好車輛引導工作;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則是涉事車主在駕車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

得知這個訊息後,晴川一直緊繃著的神經總算稍稍放鬆了一些。因為她心裡很清楚,這份報告至少可以表明未來科創和天翼集團在此次事件中並不承擔直接責任。

不過,晴川也明白,僅僅如此還遠遠不夠。當前形勢下,她必須爭分奪秒,搶在第一時間針對公眾最為關切的四大核心問題做出回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平息輿論風波,重塑未來科創智駕系統形象。

在獲得車主家屬允許之後,晴川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堅定地走到了鏡頭前面,準備好開始她的回應。

首先,晴川毫不猶豫地指出,此次事故所涉及到的車型僅僅只是未來天翼的入門級產品而已,並沒有配備未來科創公司自主研發的高階智慧駕駛系統。

換句話說,單就技術層面而言,這款車和未來科創之間其實並不存在任何直接的關聯。

接著,她更深入一步地解釋道:“這輛車上安裝的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EB)來自於一家知名企業,但該系統的有效工作範圍被限制在 4 至 85 公里每小時之間。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事故發生那一刻,車子的時速竟然高達 115 公里每小時,遠遠超過了 AEB 系統能夠發揮作用的速度閾值。正因為如此,AEB 系統才未能如預期般啟動。”

除此之外,晴川還向公眾展示了詳盡的後臺資料以作佐證。透過這些資料可以清晰地看到,就在事故發生之前短短五分鐘內,車輛曾經執行過兩次剎車動作。這個重要資訊充分證明了車輛本身的制動系統完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她強調說:“我們一直致力於提供安全可靠的汽車產品給消費者。這次事故中車輛制動系統的正常表現也證明了我們在這一方面的努力。”

緊接著,晴川針對隱藏式門把手所引發的疑問給予瞭解答。她坦率地承認,當車禍碰撞程度極其猛烈以至於前車護槓深深侵入後車車頭時,的確存在隱藏式門把自動彈出的訊號線遭受撞擊而斷裂的可能性。

不過,她隨即著重指出:“這款車型擁有自動彈出功能,而且車內還裝備了機械式門把手。當時的救援人員正是透過擊碎車窗,然後從車內拉開把手成功實施營救行動的。”

然而,晴川並未對問題避而不談。她明確表示儘管整個行業都面臨著這一共同難題,但依然存在提升和完善的餘地。

為徹底排除此類潛在的安全風險,公司毅然決然地做出決策,將全面召回所有采用隱藏式門把手設計的車輛,並增添備用控制系統,從而保障在危急關頭車門能夠順利開啟。

第三個問題涉及到安全氣囊是否彈開。當晴川回答這個問題時,她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之情。她明確指出,除了駕駛員之外,其他座位上的乘客均未系安全帶。

儘管在事故發生時,安全氣囊按照預期成功彈出,但在時速高達 115 公里的劇烈撞擊下,沒有系安全帶所帶來的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藉助這個機會,晴川鄭重地告誡所有車主,在駕車過程中務必牢記繫好安全帶,因為這不僅是對自身生命安全的負責,更是對家人關愛與責任感的體現。

接下來,晴川回應了有關車輛自燃的疑問。她解釋道,根據後臺資料的記錄,事故發生後,電池包並沒有出現自燃現象。

而這場火災實際上是由車禍導致的線束斷裂引起的。具體來說,前機艙內的高熱部件或者線束在碰撞中短路,從而引發了短路,並最終釀成火災。

她著重強調,動力電池包的安全性已經過嚴格的測試和驗證,此次事故中電池未發生自燃,恰好又一次印證了其可靠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