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八回 江進喜存心探主 劉燕王集款進京(一)

話說布政使秦承思憶及那樁奪親之事,怒不可遏,猛然站起,面對著太郡夫人斥道:“休要口出惡言!想當初,你仗勢欺人,兇悍無比。你兒與皇甫公子以箭術定親,卻因自家技藝不精,未全中靶,反怨他人技高一籌。更兼心懷叵測,春庭小輩縱火傷人,皇甫公子僥倖逃脫。隨後,你又與國丈勾結,推舉皇甫敬遠征外番,唆使彭如澤謊報皇甫元帥降敵,引領敵軍攻城,並派官吏緝捕元帥家眷。多虧皇甫公子事先得訊,易名潛逃,投身軍旅,掛帥破敵,連連告捷。而你夫君得知真相後,竟修書外番,企圖借敵手除掉皇甫元帥,令公子悲痛欲絕;更計劃派奸細詐敗誘敵,裡應外合,謀奪大宋江山。天佑我朝,那密信被皇甫公子截獲,上報天子。皇上震怒,查抄你夫家,將其拘於天牢,同時派遣官員前往山東緝拿彭如澤。巡撫、欽差齊至,捉拿爾等家眷,皆因叛國之罪,一併押解京城問斬。此乃天理迴圈,報應不爽。你們自作孽,卻裝作無辜,還敢妄議聖上,不懼玷汙了自已的唇舌嗎?”

太郡聞此言,方覺懊悔,始知丈夫通敵之舉,悔不該出言不遜。武士上前,將她戴上鐐銬,關入囚車。一行人進入內宅,卻不見其他人跡。欽差詢問:“劉府可有親屬逃脫?需速速緝捕。”府縣官員答道:“劉侯府中僅剩太郡一人,再無其他親屬。”欽差道:“如此,便將府中財物充公。”地方官清點財物,造冊登記,悉數入庫,封閉府門,用布遮蓋太郡,以免其尷尬,暫押獄中,五日後啟程。知府邀請欽差至府中宴飲。

另一邊,江進喜因事外出,直至午時方歸,遠遠望見自家府門空蕩,心中詫異何以如此冷清。走近一看,府門緊閉,貼有云州府的封條,墨跡未乾,心中暗自琢磨,難道是我迷了路,或是太郡搬至他處?怎半天光景,家中就變故頻生?正當疑惑之際,偶遇鄰街開茶館的好友鄧九通,年約二十有餘。江進喜連忙拉住他問道:“我家上下人等去了何處?”鄧九通道:“先進屋,慢慢說。”

鄧九通引江進喜至府內,於廳中坐定,言道:“賢弟能免遭此難,實屬萬幸。”江進喜不解:“我清晨受太郡差遣,往鄉村辦理公務,何以家中遭此橫禍?”鄧九通又問:“令堂是否已避難他處?”江進喜回道:“家母近日每日往姨母庵中探病,並未在府。”鄧九通聽聞,面露喜色:“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你母子平安,往後必有好運。適才欽差協同地方官帶兵而來,封鎖路口,不準閒雜人等靠近,直入府中抓捕家眷。有兩名御林軍來我店中小憩,我問起原委,方知是皇甫少華易名王少甫從軍立功,擊潰外敵,父子凱旋。而你家國丈意圖謀反,與外敵通訊,卻被王元帥截獲密信,呈報朝廷。皇上震怒,下令逮捕國丈及其在京親友,收監天牢,並派員至此捉拿家眷,準備問斬。我擔心你母子遭難,幸好安然無恙。”

江進喜淚眼婆娑,聲音哽咽道:“我受劉家大恩已有十餘年,如今太郡被囚,我欲去牢中探望,卻又身無分文,實在不知如何是好。”鄧九通聽後大驚,連忙勸道:“這可是反叛的大罪,你若貿然進牢,豈不是自投羅網?”江進喜焦急地說:“我還要進京料理國丈的後事,才能心安。但路途遙遠,盤纏全無,這可如何是好?”鄧九通見他如此堅決,便說:“難得你如此念舊,我今晚就召集眾兄弟,為你捐助些銀兩作為盤纏。”江進喜感激涕零,連聲道謝:“你的恩情我永記於心,但求你能儘快。”鄧九通安慰道:“今晚就能安排好,明早你便來取錢吧。但你此行要多加小心,不要被官兵捉了去。”江進喜搖頭道:“我並非劉家親人,不會連累他們。”

隨後,江進喜便出門前往崔家。他心中默默祈禱,但願皇甫爵主能網開一面,給國丈留下十天性命,這樣他便能安心去料理後事。到了崔家,他正好遇到梅姑娘和崔太太在後堂閒話。江進喜一進門便跪下,哭著講述了太郡被囚的事情。崔太太和梅姑娘聽後大驚失色,忙問究竟發生了什麼。江進喜將鄧九通的話轉述了一遍,崔太太忍不住泣道:“可憐我妹妹,年紀這麼大了還要受此苦難。”梅姑娘也偷偷抹淚說:“太郡對我們母女有恩,如今她卻要受如此殘酷的刑罰。”接著,她又說:“你應該立刻去通知顧府,他們是官家,或許能進獄探望太郡。”江進喜點了點頭說:“我也要進京處理國丈的後事,就拜託舅老爺去打聽了。”崔太太安慰道:“你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將來定會有好報的。”

江進喜辭別崔家後,又急忙趕到顧家。一進門就聽見顧家兄弟和妯娌們都在埋怨和悲泣。顧宏業見狀便說:“我進城去探個究竟,你們在這裡等我回來報信。”說完,他便上轎進城去了。江進喜則留在顧家飽餐一頓。

過了片刻,顧宏業回來,他先是去了縣衙瞭解情況,確認通敵叛國的罪行已經敗露,三日後將有差官從陸路進京處理此事。接著他又去了牢獄探望自已的妹妹,但因為是涉及反叛的大案,他深感無力迴天,全府上下恐怕都難逃一死。他嘆息道:“雖然舍妹夫的門生眾多,後事自有人料理,但如此萬里長途,卻無人前去服侍,我心中實在難安。”

江進喜聽到這個訊息,淚流滿面,哽咽道:“小人受劉府恩深,一定要進京為太郡活祭,方能心安。”顧宏業聽後,感嘆不已:“你如此仗義,真是世間少有。”

江進喜告別顧宏業,一路疾行來到萬緣庵。江三嫂看到他,笑著打趣道:“你今天怎麼有空閒,一天來這兒兩次?”江進喜深吸了口氣,道:“方才我還在戲言皇甫公子將來會做官,沒想到如今竟成真了。”江三嫂不解:“這是怎麼說?”

江進喜便將之前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包括孟小姐的去世和劉家如今的困境。他提到,如今劉小姐已是王室夫人,因此特地來報知這個訊息。劉小姐聞言,悲喜交加,淚如雨下:“皇甫郎,我為你守了兩年貞節,本以為今生難以脫離苦海,沒想到你竟有能力救父回朝,卻又因此害了我全家性命!我二哥雖有過錯,但你也該念及我的情面。若我父母遭遇不測,我與你便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還有何臉面與你結親!”

她轉而對江三嫂說:“太郡雖對我情薄,但畢竟是嫡母,若我眼睜睜看著她受刑,心中怎能忍受?記得前日我生母託夢給我,說只要我能求得貴人訂婚,便可救得全家性命。如今看來,這或許是個應驗的徵兆。我打算進京面見皇甫郎,只求他能饒了我父母的性命,只處置我二哥以報怨。若皇甫郎不答應,我就上殿面君請旨,代父母受刑!若聖上仍不答應,我便在金鑾殿上自盡,以死明志,求得萬古流芳。三嫂,我懇求你與我同行,一同進京求情。你母子當年曾救過小春庭的性命,對皇甫家有恩,皇甫郎必定會感激你,收留你母子享受富貴。”

江三嫂猶豫道:“我也想去,但無奈沒有路費,如何能去得?”江進喜說:“我方才在府中搶了些零碎物件,可以當做路費。雖然我現在身上沒有分文,但受劉府之恩深重,即使乞討也要進京,收拾國丈的屍首,才能了卻我的心願。若有小姐同行,親自向皇甫家求情,或許能饒了國丈一命。只是小姐的鞋子短小,若與家母同往,需從水路走,又怕風浪耽擱,耽誤時間;而且三人同行,路費更多,實在愁人。”

劉燕玉說:“我前日首飾被盜時,還剩下頭上現戴的首飾和一雙銀鉚,大約可以賣得十餘兩銀子作為路費。”江進喜搖頭說:“三人船上的飯食費用,至少也要三四十兩銀子才夠,這點錢遠遠不夠。”劉燕玉哀求道:“若不能進京,我便投江自盡,在九泉之下與滿門相會,以盡孝道。你母子再受我這一次累吧!我在九泉之下也會保佑你們日後富貴無窮。”說完,她向江三嫂母子跪下連連叩頭。江三嫂母子見狀手足無措,連忙扶起她說:“小姐行此大禮真是折煞我們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