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嫿:【快些上劇情,我要看看這個冷酷王爺有什麼好玩的劇情。】
系統:[宿主,你可能有些誤解,這個劇情裡,寧王只是出現了一下。]
[寧王拿出五十萬兩交給禹州知州馮天道,命令他三日內加固河堤。馮天道拿出一萬兩交給心腹,讓他用麻布袋裝一些泥土隨意加固一下。]
蘇錦嫿:【我去,寧王是不是也從中分了油水?】
【這個男人除了高冷可能還是個黑心的啊。】
系統:[宿主,原書中對於這個男人的描寫太少,壓根不知道他是什麼人。]
蘇錦嫿:【好吧,讓蘇老師為了黎民百姓出手一次吧。】
【我要讓這個馮天道死。】
系統:[宿主,馮天道這種人,要他的錢比要他的命更能懲罰他。]
蘇錦嫿:【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幫我查一下,加固河堤一般用什麼材料。】
系統:[宿主,百科顯示,古代一般使用黏土,砂石等。]
蘇錦嫿:【把一萬兩改成一百萬兩,把泥土改成黏土,把隨意改成仔細。】
系統:[寧王拿出五十萬兩交給禹州知州馮天道,命令他三日內加固河堤。馮天道拿出一百萬兩交給心腹,讓他用麻布袋裝一些黏土仔細加固一下。]
[修改完成。宿主,鑑於此次修改造福沿岸百萬民眾,我去為你申請一個“大愛無疆”榮譽證書。]
蘇錦嫿:【謝謝,證書就免了,如果有獎金請交給我。】
……
修改完成後,劇情生效。
寧王站在窗臺前,看著外頭的傾盆暴雨,深邃的眼神裡情緒莫名。
過了半晌,他斂眸凜聲道,“盯著馮天道,倘若他糊弄就殺了吧。”
“殿下,馮天道是宣王的人,直接殺了會不會不好交代?”
赤影尋思著,畢竟現在拿了宣王的錢,再殺了他的人,會不會不合適。
“本王什麼時候看過他的眼色?”寧王偏頭投過來一記眼刀,嚇得赤影心裡一顫,趕忙退了出去。
另一頭,拿到銀子的馮天道樂的心裡開了花。
當年他可是花了八十萬買到了這知州之職。
旁人都以為這越江沿岸的官不好當,只有他心裡清楚,這可是一個真正的肥差。
手下心腹看到自家大人這喜笑顏開的模樣就知道今兒個又有一筆大的進賬。
馮天道進到書房,在桌子下某處按了一下,一道暗門隨之開啟。
裡頭皆是他這一年搜刮的民脂民膏。
他從裡頭拿了一百萬兩銀票隨後再次回到正廳。
“拿麻袋裝一些黏土,仔細加固一下河堤。”
馮天道按照蘇錦嫿修改後的臺詞對著手下吩咐了一句。
心腹愣怔了一瞬,旋即明白了過來,這次寧王在此監工,不可馬虎。
他接過銀子,立馬就去安排了。
……
兩日後的一個夜裡,寧王再次到了河堤。
上頭竟然有幾千民工在連夜趕工。
他對著赤影使了一個眼色,赤影將其中一個民工扛的麻袋截了下來,寧王抽出赤影腰間的寶劍橫劈了一下。
鐺的一聲,寶劍發出低鳴……
寧王擰眉。
赤影趕忙蹲下來將麻袋撕開,裡頭竟然是砂石和黏土。
“這個馮天道,難道是個好官?”
赤影有些懵,先前寧王讓他查過此人,那可是十足的大貪官。
寧王彎腰取了一些黏土放在鼻頭下聞了聞,確實是最好的禹州黏土。
這個馮天道,這個宣王,難道良心發現了?
三天以後,心腹拉著馮天道去河堤驗收加固成果。
馮天道看了一眼,隨後笑著拍了拍心腹的肩膀,“一萬兩銀子辦的如此漂亮,著實不錯。這回寧王也挑不出什麼刺了。”
“啊,大人,這可是一百萬兩銀子。沿岸的一百里都固若金湯,十年八年都不會再有決堤之險。”
心腹還沒辦過這麼富裕的差事。
平常只給他一萬兩,這次可是給了一百萬兩,傻子也能幹得好。
馮天道的臉色越來越差。
一百萬兩?十年沒有決堤之險?
他抓著心腹的胳膊問道,“銀子從哪裡來的?誰讓你修築的如此堅實?”
沒有決堤之險,他這個禹州知州還當個什麼勁。
心腹被馮天道的反應嚇到了,他戰戰兢兢的答道,“大……大人,銀子是您給的啊。”
馮天道一把將他推開往府裡跑。
到了書房,開啟暗門進到自已的秘密倉庫。
他貪墨的銀子眾多,倘若抽出個十萬兩,定然察覺不到。
但是那可是一百萬兩,他稍微清點一下就對上了。
他一屁股癱坐在地上,整個人心如死灰。
比一百萬兩更為可怕的是,被加固的固若金湯的越江河堤。
這就意味著,用於賑災和撫卹的一百多萬兩銀子今年,乃至於以後幾年都沒辦法得手了。
宣王……定然不會饒恕他。
他將經辦的那個心腹手下找來,頹然的吩咐道,“夜裡找人,在河堤上掘一個口子。”
心腹真是無語至極。
讓他修,又讓他毀,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誰讓他是大人呢,心腹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到了夜裡,心腹帶了十幾個人摸上了河堤,正準備動手掘堤,一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動,就是死。”
赤影冰冷的聲音如同傳入他的耳中,嚇得他當場尿褲子。
他瑟瑟發抖的說道,“不……不動,我就是來看看河堤是否牢固。”
赤影喉結中擠出一個字,“滾。”
……
第三日,遠在京城的宣王收到了一封密信,正是寧王所寫。
上頭只有十一個字:馮天道大義,自掏腰包築堤。
宣王初時並不肯信,馮天道是什麼人他再清楚不過。
一個吸血鬼,怎麼可能會自掏腰包?
一查之下,知道的真相的他直接氣暈。
他沒有猶豫,讓冷夜直接送他去見了河神。
半個月後,寧王回京覆命,兩百兩銀子只花了五十萬兩,越江順利挺過雨季,沒有決堤。
永德帝龍顏大悅,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誇了寧王一炷香功夫。
寧王面色如常,並沒有多麼得意。
他站出來,略一拱手回稟道,“此事兒臣蟬翼之勞,宣王當推為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