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四章 精心安排

最近譚唯可和她母親來府上次數頻頻多起來,公孫煜擔心母親同意他和譚唯可的婚事。

公孫煜教七七寫字已經好多天了,可七七似乎沒大有進展,公孫煜不信七七沒學會,但是她的字的確沒進展,看來字還是先放放,他有些沉不住氣,對七七道“以前就是對你太包容,你是我身邊的人,就要做到進退有序,言談舉止就要大方得體!”命欒月讓七七從明天開始跟著府裡媽媽去學習閨閣女兒家的相關禮儀。

七七想想也是夠重的處罰,七七想想在相府學習的事情就害怕,忙對公孫煜道“不要在學了,從明天開始我按照名門閨秀的禮儀做。”一臉的怕怕表情。

公孫煜不同意,他知道時間不多一樣,有些心急道“必須學。”說著就把七七,最近三個月是時間都安排滿,生活起居各個方面全包含在內。

七七一聽,氣嚷道“你是找譯文師,還是找媳婦的?這麼高的要求?我一輩子也學不會。”說完氣很恨的離開。

公孫煜突然想到自小也是不喜歡這麼的規矩,因自己的貪玩導致大哥的不幸離世,公孫府就剩他這一個孩子,不僅是公孫府的長子,還是公孫家族的長孫。因自己的原因父親常年在外,也因自己的原因母親常年也見不到父親,也因大哥的各種優秀,自己為了彌補自小犯的錯,拼命的學習改過,自小就被各種要求壓的喘不過氣來,才形成了現在這個性格。

七七的放蕩不羈或許就是兒時的自己?他太喜歡那種不被拘束的感覺。每次看道七七的調皮,雖然覺得好笑但都特別的舒服。她做了自己不敢做的。

公孫煜清楚知道,不約束七七逼迫她學習,父母關不好過。

高演看著婁熙平一杯杯的喝著悶酒,知道他喜歡譚唯可,可是譚唯可自小喜歡公孫煜,最近譚唯可遊說母親為她爭取想嫁給公孫煜。

只要有公孫煜在,婁熙平對譚唯可的喜歡,根本得不到重視。

當然,有公孫煜在,自己想當皇帝的夢也差一步,他並不是怕公孫煜這個人,是公孫府的勢力。公孫旦是邊關大將軍,手中有兵權,公孫煜的密樞閣有著全國各地的資訊,公孫府的門客也驚人。

有這麼一個龐大的勢力支撐著新皇,他們的蠢蠢欲動也被死死的安在心底。

高演也想除去公孫煜,便和婁熙平商量計策。

成國(北周的一個附屬國)其實沒有戰爭,只是高演為了調動公孫煜讓他離開鄴城找的藉口,並把北齊想把成國滅國的訊息故意散播出去,這樣成國人不分真假,也對公孫煜的密樞閣早有耳聞,務必舉全國之力來對抗公孫煜,當然成國也少不了向北周尋找支援。到時候北齊不發兵支援,公孫煜勢單力薄,任憑公孫煜的密樞閣再資訊量大,都抵擋不住北周和成國的裡外夾擊。

公孫旦鎮守北齊要害,遠水解不了近火,也幫不上忙,公孫煜到時候能不能活著還未可知。支開公孫煜高演可以順利完成自己的皇帝夢,即便公孫煜九死一生也難逃換主和他兵敗的結局。

高演致公孫煜於死的計劃無論成功與否,都會如期的把公孫煜支出去,即便有命回來也是自己的臣子。

新皇知道婁太皇太后讓公孫煜帶兵出征是有目的的,他自己的皇位一直處於岌岌可危狀態,公孫煜本不是武將,讓他帶兵出征不符法制。

可婁太皇太后卻說公孫煜是公孫家有義務保護國家安危。新皇聽公孫煜的密樞閣所報,知道現在根本沒有戰事,公孫煜雖不是武將,是府上門客和密樞閣才讓他做的安穩皇帝,婁太皇太后只是藉口支走公孫煜罷了。

公孫煜進宮接到新皇調令,看婁太皇太后坐在新皇身邊,自然知道其中緣由,也不敢多說話,只能領命回府。

公孫煜坐在博雲軒想著今天新皇下達的調令,知道出徵是藉口,可皇命不可違,他不能不去,和他曾經的猜測居然極其相似。

高演和婁太皇太后絕對有更大的陰謀。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他離開鄴城之前高演必須除去。

欒月知道公孫煜被迫出征,擔心道“這肯定是婁太皇太后和常山王的陰謀。”

公孫煜淡淡道“皇命不可違,怕的是他們想借出兵除掉我,還有新皇。”

欒月擔心道“她們敢!”

公孫煜道“成國是北周附屬國,成國有難,北周必定去救,北周與北齊本就是宿敵,這個戰爭才是真的,到時候常山王不發兵救援,裡外夾擊,我們以少敵多能撐多久?”

欒月有些害怕,“那就把密樞閣的人都聯絡上,到時候也可以出綿薄之力。”

公孫煜冷冷道“常山王和婁熙平上次死士被密樞閣擊散,恐怕早懷恨在心,若讓密樞閣的人員參與,他們豈不一網打盡。我死不要緊,密樞閣還有重要任務,公孫煜死,他們還有皇帝要效忠。”

欒月覺得公孫煜說的有道理。

公孫煜又說“不是怕到時候不出兵,怕的是到時候糧草上出問題,若知道,糧草打的也是軍心。”

欒月也細思極恐道“是啊,沒有糧草,那什麼打仗?那我們就準備糧草。”

公孫煜道“就怕到時候運不出去,還會被扣個擾亂軍心,總之,這次去,等於有去無回。”

公孫煜知道最近自己府裡的動向肯定被盯的死死的,因高演和婁太皇太后怕他又所行動,於是夜深後,一身黑衣翻牆進入相府。

楊愔知道公孫煜要出兵,也想到是計謀,正在連夜寫著奏摺想讓皇上收回成命。就看見一個黑衣人進入,嚇的他正要大喊。

公孫煜立刻摘掉面巾,道“丞相莫怕。”

楊愔看是公孫煜,鬆口氣道“公孫煜,怎麼是你?你怎麼不從正門?”

公孫煜道“我被皇上調令出城,丞相可知?”

楊愔氣憤道“我剛剛知道,這不正在寫著奏摺,不讓你出城。”

公孫煜道“不用在寫,這不是皇上的主意,是婁太皇太后和常山王的主意。你就是寫了也皇上也看不見,就是看見,皇上年幼也無奈。明天就去和皇上說我出征很好的話,千萬不要求情。”

楊愔不明白問道“為何不能?京城之內也就你和我願意支援皇帝,你若走了,這個婁太皇太后一向霸道強悍,奈何皇上太年幼,又心慈,我又沒有兵權。”擔心的說著。

公孫煜又道“婁太皇太后不喜歡這個皇帝這個孫子,朝中勢力多數在婁太皇太后那邊,加之常山王高演和長廣王高湛兄弟位高權重,使得皇上的地位更岌岌可危。常山王上次養死士被揭穿,皇上都不曾對他懲罰,可他現在又秘密拓展兵力我走後怕他造反。公孫府和丞相都受先皇託孤,我父親常年戎邊在外,京城的事只有你我願意為皇上分憂,我這次出征恐怕是他們的計謀,能不能活著回來還不知道。”

楊愔立刻擔心道“可調令是皇上下的,皇命不可違,你怎麼脫身?”

公孫煜道“公孫府在沒出徵前,恐怕已經被婁太皇太后和常山王的人盯著動向,我想在我離京之前殺了常山王。我有個主意,不知丞相可敢做?。”

楊愔猶豫一下,立刻精神問“什麼主意?”

公孫煜又道“皇上太年幼,皇太后也日夜擔心婁太皇太后和常山王,你去找皇太后,她是皇上的母親,定也是願意幫助皇帝的人。有婁太皇太后在,她和新皇都得受控制,新皇性情柔弱,他們已經對皇上身邊的人動手了,我們必須想先下手為強殺了常山王,在廢了掉婁太皇太后。”

楊愔看公孫煜冷厲的說著,又問“可你馬上就要出征?莫非你有主意?”

公孫煜淡淡道“派刺客刺殺,即不打草驚蛇,也免去兵刃之禍。”說完把計劃小聲在丞相耳邊述說一遍。丞相連連點頭。

公孫煜說完又道“我被盯上,全靠丞相。”

丞相也義憤填膺道“只要搬到常山王和婁太皇太后,我就是豁出這條命也心甘。”

公孫煜聽後知道沒有找錯人,交給他一些信件又道“這都是常山王高演招攬死士和拓展兵力的罪證。我給皇帝身邊安排個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問皇帝要。我不能久留,免得行蹤洩露。”

楊愔正要送他,就聽公孫煜臨走還不忘叮囑丞相進宮千萬不要為自己說情,一定要說自己出徵好的話。

丞相次日就進宮,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李祖娥高殷生母),一左一右坐在小皇帝身邊,皇太后和小皇帝看丞相來了,很是高興,想著他畢竟是丞相趕快為公孫煜求求情,自己也好順水人情把公孫煜留下。

丞相有了公孫煜囑託,特意說公孫煜年輕有為,就應該去鍛鍊一下,北周與我們宿敵,早晚也會有戰事,公孫煜也好為以後戰士做準備。加上公孫家是大家族怎麼不出武將?皇帝英明的話。

皇太后聽後很是失望,小皇帝聽了都有些哭笑不得,好幾次想發脾氣怒懟楊愔,奈何婁太皇太后一邊聽的舒服放心,知道丞相沒有勸阻的話,就對小皇帝說“皇帝,你看丞相都說讓公孫煜出去鍛鍊一下,好以後為你所用,你還是太年輕,就讓丞相給你補補功課吧。”說著起身離去。

皇太后和小皇帝和楊愔恭送婁太皇太后後,小皇帝生氣的不理楊愔。

丞相問“皇上為何生老臣氣?”

小皇帝氣呼呼道“朕昨天下的調令,今天一直有人向我央求不要讓公孫煜出征,你一個老臣居然連連誇讚公孫煜出征的好,你不是故意為難我?”

楊愔似乎才明白公孫煜昨天晚上的叮囑,暗笑小聲道“原來一直有人請求,婁太皇太后才一直陪著皇上的。”

皇太后頓時明白也低聲道“楊丞相是不是有辦法不讓公孫煜離京?”

楊愔依舊低聲答道“我沒有辦法讓公孫煜留下,但是昨天晚上公孫煜來府上和我說了個事情,我覺得可行。”

皇太后立刻吩咐,說丞相要和皇帝商量公孫煜出征的事情,讓所有人都退下。

眾人退下後,楊愔拿出公孫煜蒐集高演的罪狀交給皇上,並說出計劃,就是把高演騙來刺殺他,到時候就說他鐵證如山,知道是死罪,想行刺皇上。以下犯上就是殺了他,婁太皇太后也沒辦法。

皇太后憂愁道“辦法是很好,可是怎麼殺?常山王也是練武之人。”

楊愔又道“公孫煜和我說他給皇上安排個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上。”

皇帝想好一會道“是安排個,朕剛登基他就給安排,只是個樂師,可國喪期間也不能用,就把他安排在殿外。”

楊愔想了一下,道“我想公孫煜既然安排人給皇上,定不是普通人,要不讓他來看看?”

皇帝就命令把李昌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