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捨不得她最心愛的女兒,國王也感受到這方和睦世界的喜悅。
“聖僧,朕真的捨不得這裡,可否讓我們多住幾天。”
“是啊,聖僧,一到這裡,心生愉悅,這是凡間無法給的。”
二人都捨不得離開。
“那可不行,這裡住上一天,凡間便是一年,不可久留。”
唐三奘還是將他們帶離,回到現實世界。
人鬼殊途啊!
人仙殊途啊!
人神殊途啊!
國王蓋了通關文諜,放了他們師徒幾個,繼續西行。
通關文牒只是走個形式,硬邦邦的,還不如如來的鍋貼擦汗來的實際。
身在潮音洞的觀音坐立不安了。
法相的氣運叒丟了一波,要哭了。
讓人不安的是,依然掐算不出什麼,似乎被自然法則給罩死了。
急死菩薩了。
而天庭也鬧翻了。
玉帝整天沒來由的煩躁,氣運不濟啊!
觀音算到了天庭的變化,立即駕上祥雲上天庭。
玉帝發一大桶的脾氣過後,總算安靜下來,想去補個覺,菩薩飄然而至。
“大士,你來的正好,朕有話說。”
“陛下,請說。”
“自從唐三奘取經團隊成立以來,也就聖僧嗞了妖猴一臉那瞬間,天庭氣運滋長了七分之一,
可是呢!
這之後,天庭氣運值連連潰散,尤其是朕的凌霄殿,都有些飄了,再這麼下去,天庭危咦!”
觀音暗自翻白眼,這個七分之一的氣運值是收割西天靈山的。
你以為聖僧會白送?
問題是,這股力量都不知道從哪兒來的,煩人啊!
她自然而然的就想到金蟬子那張痞痞的笑臉,這匹披著袈裟的大老虎。
該死!
腦子想的怎麼又是他?
菩薩法力,由心而發,揮之不去,是他肯定錯不了。
可是,這傢伙會隱藏修為,他的實力恐怕比玉帝和如來還可怕。
不然,他們不可能推演不出來。
觀音想了想道:“陛下,我覺得唐三奘有異變。”
玉帝臉色一凝,“不可能吧!?那個唐僧不是你物色的極品人士麼?還是佛祖的二弟子,怎麼可能叛變靈山?”
“陛下,一切皆有可能,天劫歷來變化多端,我們不得不小心為妙啊!”
玉帝掐算一下,恍然大悟道:“哎呀,按原計劃,奎木狼應該持金牌迴天庭,迴歸星宿的,可這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也不見他回來。”
越想越不對勁,“星君,你速去傳二十七星宿來見朕。”
“遵命!”太白金星立即去傳喚。
二十七星宿浩浩蕩蕩從各自的崗位趕來,站成一堆堆,橫七豎八。
玉帝喊道:“都給朕按方位站好。”
“是!”
東方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西方白虎 :***、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南方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看著奎木狼的位置,那是***,玉帝喊道:“你們可見到奎木狼回來過?”
二十七星宿齊整行臣禮,齊整喊道:“稟報陛下,還沒有!”
有的話,就不會有***了!
“嘶,不可能啊!”
玉帝推演了許久,臉色越發凝重。
奎木狼和伺香玉女一點氣息都沒有,彷彿在天地間蒸發了。
即便蒸發,總該有一縷幽魂,一滴水汽的吧?
對不起,沒有!
“猴頭大鬧天宮之後,兜率宮少了根燒火棍,朕已經答應太上老君,讓奎木狼做這根燒火棍的,他不來,怎麼處?”
觀音臉色比他還臭,“陛下,我覺得奎木狼不會回來了。”
“為何?”
“道理很簡單,取經團隊路過的地方,見山山崩,見妖妖死,作惡多端,他肯定被金蟬子給整死了。”
“那他魂魄可曾到地府報到?”
“沒有,我推算了,閻王爺並未收到奎木狼魂魄,連黑熊精、黃風怪這些,被他弄死的,全都魂飛魄散,消於無形。”
“什麼?”玉帝差點跌落龍椅,“到底是什麼回事啊?”
“陛下,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唐三奘所為,這個取經之路必須終止,否則將是佛門與六界的大災難。”
“哎呀……”玉帝覺得有道理,“那還等什麼,快快中斷他們的西行之路,讓他們各找各媽去啊!”
他差點沒喊出來,都是你們佛門惹的禍。
觀音面露難色,“陛下,我早就察覺金蟬子有異變,可他是如來佛祖的弟子,難免那個……”
她可不想說佛祖有私心,處處偏袒他。
“大士,你是想讓朕去和佛祖交涉?”
“陛下,我人微言輕。”
意思很明白了啊!
“好!”玉帝喊道:“星君,你快去靈山,請佛祖過來議事。”
“不用了,我來了。”一個洪鐘之音傳來,如來已到殿前,榴蓮頭澤澤生輝。
“佛祖,你來的正好。”玉帝挪挪屁股。
“阿彌陀佛!”佛祖唸了句佛號,“陛下急著召喚我,是有何急事嗎?”
“佛祖,是這樣的,菩薩自策劃的這場取經之路之後,我天庭屢屢丟失氣運,這不是好事啊!”
如來看了一眼觀音。
觀音低頭不語玩玉淨瓶。
“陛下,我靈山也一樣啊,再這麼丟下去,佛門危咦!”
“啊?”玉帝探身而起,坐不住了。
佛門管的是人心,要是佛祖都無計,那將是六界浩劫啊!
道佛雖鬆散,表象各自為政,實則動一發而牽全身。
佛之不存,神將焉附?
太嚴重了。
“佛祖,那還不快快讓觀音大士去阻止取經團隊,讓他們都回家。”
如來道:“一切皆有定數,解散取經團隊,200年後,才是道佛浩劫啊!”
不忘道在前,佛在後,這個和金蟬子屬性是一樣的。
福氣留給自已,禍氣推給悟空。
玉帝臉色大變,“如此說來,無法阻擋?”
“是!眼前我們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順其自然吧!”
200年後,那是滅佛法難,和天庭倒是沒有多大的關係,不過,如來不忘拉玉帝下水。
多些神仙來負擔,他也可以減負啊!
再說了,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總會心理不平衡,身心相依附嘛,這也說的過去。
玉帝做了幾個深呼吸,既然佛祖都這麼說了,他也只能這麼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