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一直都告訴我們,皇位雖然人人都想得到,可是那個位置也是一種責任,所謂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我們會好好治理我們的大清。
皇上聞言震驚道:這樣的話是你們母妃說的?
弘晏點頭道:母妃教我們做人的道理,也同樣教我們各種知識。
皇上有些無奈道:朕竟然不知道你們母妃這麼有才華。
弘夜道:父皇,母妃很厲害,只是她不喜歡這些,她喜歡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一般也不會表現出來,不如父皇就會忌憚她。
畢竟母妃不喜歡這些東西,能不顯露出來就不顯露出來,沒有必要讓父皇猜忌。
皇上聞言愣了下,有些迷茫道:朕竟然是這樣容不得自已妃子聰慧的嗎?
弘墨笑著道:父皇就不要想這些了,畢竟母妃也沒有那個興趣管理那麼多事,所以您就好好養身體吧。
(幾個孩子心裡同時想,猜忌,忌憚,甚至消弱,這不都是你常用的手段嗎?屁本事沒有,還總是懷疑這個懷疑那個。要是母妃想要做皇上,你早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真是無語。)
皇上也沒有辦法,現在身體真的是太虛了,就是說了幾句話,就已經想要睡覺了。
這段時間四皇子可是春風得意,有時候來看皇上,就是遇見甄嬛都不行禮了,可見是多麼的猖狂。
這些被醒來的皇上都看在眼裡,失望的搖頭,等四皇子走了後,就讓蘇培盛去傳傳位聖旨了。
四皇子確實不是一個好皇帝,以前看電視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猜忌,忌憚,甚至都還沒坐穩皇位,就想踹了收養他的甄嬛。
現在的甄嬛可不是電視裡的甄嬛,會在乎你是不是皇上的孩子。
三皇子為人還不錯,跟幾個孩子相處的也很好。
等以後就讓弘晏給三皇子一個閒散親王也不錯。
至於四皇子,那只有滅了,哪裡還會在乎你是什麼東西。
現在都能對甄嬛無禮,可見確實是一個沒有教養的人,做事會裝腔作勢,難成大器。
蘇培盛到大殿上宣讀聖旨後,好多大臣都反對,一力推薦四皇子為儲君。
蘇培盛冷著臉道:諸位大人還是管好自已的好,皇上的決定也是你們能質疑的?
然後就叫來御林軍,對大臣道:哪位大臣想抗旨?
下面的大臣也不怕蘇培盛,直接就站了出來,這一站出來,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
蘇培盛沒有說話,看著跟在身邊年僅七歲的弘晏幾兄弟。
發現他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就好像這些大臣反對與否都與他無關似的。
等那些大臣們都站出來後,弘晏對御林軍道:拉下去,扔進天牢,嚴刑拷打,問問他們誰給他們的勇氣敢藐視父皇的決定?
至於他們的家族全部抄家,人員一樣都送進天牢吧,不用給吃的。
接著御林軍全部進大殿,然後把這些大臣們抓住,直接拖出去。
扭頭看著四皇子道:四哥很厲害,這些大臣被你籠絡的不少啊。
然後對剩下的御林軍道:四皇子造反,也一起送天牢裡去陪著他的大臣們去吧。
至於怎麼處理本王會問父皇。
說完轉身和自已的兄弟們就走了。
而剩下的大臣們看著這個年僅七歲,一身氣勢竟然比皇上還強大,都有些震驚。
這幾個孩子這麼厲害的嘛?
等弘晏離開後,剩下的大臣才回過神,四皇子造反?什麼說話的事兒,他們這麼不知道?
不是,這麼四皇子直接就給安上一個造反的頭銜了?
剩下的大臣們驚悚的發現,這個年僅七歲的五皇子可能不是一個善茬,甚至更加心狠手辣。
弘晏來到皇上寢殿對雍正道:父皇,四哥籠絡大臣們逼宮,剛剛幾乎全部的大臣都要來找父皇。
他們明知道父皇現在生病了,身體不好,還全部都要來氣父皇,兒臣一氣之下讓人把他們都送天牢裡去了。
四哥竟然說父皇糊塗,把皇位給一個奶娃娃也不給他,我生氣他罵父皇,就把他也送進天牢。
現在父皇要怎麼處理他們?
皇上聞言看向蘇培盛,蘇培盛點頭道:是的皇上,還有三分之一的大臣都在,老奴剛開始也很震驚,四皇子竟然能辱罵皇上。
五皇子看不過去,就讓御林軍把四皇子送天牢裡去了,回來請皇上定奪。
皇上聞言有些失望道:老四,哎,就關進皇子府裡去吧。
這個時候御林軍的統領來報。
進來後道:皇上,四皇子剛剛說皇上偏心,寧願讓奶娃娃繼承皇位也不給他,他恨你,讓您去……有些說不下去了。
皇上聞言問道:讓朕去什麼?
御林軍統領道:讓您去死,四皇子說,除非他死,不然他出來一定會報仇,他要殺了五皇子還有皇貴妃的所有皇子。
皇上聞言都愣住了,這樣的話,竟然從那個兒子口中說出來,可見小時候就記恨自已了。
氣的皇上猛烈咳嗽,一開口,一口血就噴了出來。
最後咬牙說了一句話,四皇子處死,然後就暈過去了。
再次醒來已經是一個月後了,只是這次醒來也只是最後的清醒,也就是常說的迴光返照。
叫來了幾個孩子還有皇貴妃,交代了以後的事情就嚥氣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弘晏已經登基,整個朝堂上已經被弘晏掌握,別問這麼這麼快,問就是你要是有一個那麼厲害的母妃,你也能。
甄嬛現在已經不是皇貴妃,而是聖母皇太后。
自從弘晏登基後,甄嬛也會垂簾聽政,大臣們也不敢說什麼,畢竟現在皇帝還小,太后垂簾聽政也正常。
誰也不敢說太后沒有這個權力。
也不是沒有的,不過都被甄嬛全部抄家滅族,也從那個時候大臣們才發現,這位皇貴妃,不是,是現在的太后,竟然手段這樣狠辣。
雍正皇帝在這位太后面前好像都是孩子,就看她在朝堂上的手段還有各種政策的發放。
要不是知道這位是後宮的太后,都以為這位一直都是皇帝呢。
甄嬛垂簾聽政十年時間,大清如今已經是兵強馬壯,百姓安居樂業。
很多次甄嬛都想把權力交給弘晏,大臣們還不願意,就讓人很無語。
在弘晏十八歲的時候徹底放手,第二天大臣們想找這位太后都找不到人,只留下一封信,哀家的兒子很優秀,不用懷疑,放心輔助皇上就好。
哀家要去遊歷大清的大好山河了。
之前那些和四皇子一派的人都已經滅族,是皇帝登基後,甄嬛下令直接滅了。
留著幹嘛?浪費糧食,就是四皇子也一樣都滅了,只要和自已兒子對著幹的,全都是以滅族的方式結束。
後宮裡的那些之前找過自已麻煩的嬪妃們還有家族,甚至孩子,都已經成為了過去,雖然沒有滅族,卻也不會再用他們家族的人。
抄家的來的銀子充實國庫,如今國庫有之前雍正在位得時候差不多百倍了。
可見這些大臣們貪汙受賄多少銀子。
甄嬛在這個世界對原主得家裡人,沒有之前安陵容世界那麼上心。
雖然甄遠道聽話辭官了,可甄嬛對這家人沒有什麼好感,所有自從入宮後,不管是原主母親還是父親,都沒有召見過。
都說嬪妃生孩子是可以召見自已母親來得,只是甄嬛從來沒有,第一是不喜歡這家人,之所以給一個閒散侯爺,也只是為了不影響自已兒子登基罷了。
不如外祖傢什麼也不是,對自已兒子也不好。
所有甄家也一直都只能是閒散侯爺,哪怕以後就是有了兒子,也不會進入朝堂上。
把朝堂上得權力都給了弘晏後,就離開了京城。
這個世界甄嬛不想在這裡時間太久,其實自已穿到甄嬛身邊得時候就不太喜歡。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電視劇得時候也許很多人都會喜歡,只是自已用甄嬛得身體得時候就不太喜歡。
當然跟著甄嬛得還有慕寒,這個人現在是甄嬛去哪裡就跟著去哪裡。
甄嬛也沒有辦法直接離開,只能等慕寒壽終正寢後再離開吧。
這也是慕寒對自已還不錯得緣故,不然也不會生第二窩孩子。
甄嬛還是一樣得操作,每去一個地方就給宮裡幾個孩子帶去特產還有各地得文化和風俗。
在外逛了五年時間,弘晏幾個兄弟結婚才回來,當然他們得老婆都是自已找得。
這也是甄嬛和他們說,自已找得總比母妃找得好,最起碼自已知道自已喜歡什麼型別得,和自已合不合適。
四小隻如今也快二十了,這次回來也就只能等他們都成婚了再離開,省的到時候還得再回來一趟。
甄嬛回來看這四個兒媳婦兒,感覺還不錯,只是誰能告訴她,這為什麼還有穿越來得?
還是末世靈魂穿越進來得,神魂裡還有一個靈泉空間,這就很離譜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