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章 有時候說話不能太直白

張裔(yì),字君嗣,四川成都人。

張裔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精通《公羊春秋》,還對《史記》和《漢書》瞭如指掌。

當時許文休這位來自汝南的大才子來到蜀地的時候,一見到張裔就讚不絕口,說張裔聰明能幹,完全可以和中原的鐘元常相提並論!

劉璋還在的時候,張裔因為表現出色,被推薦做了孝廉,還當上了魚復長。

後來,他又回到州里擔任從事,並且兼任了帳下司馬的職務。

可是,當張飛從荊州帶著軍隊經過墊江進入蜀地時,劉璋派張裔帶兵去德陽陌下抵抗張飛。

可惜啊,軍隊戰敗了,張裔只好灰溜溜地回成都。

不過,劉璋並沒有責怪他,反而派他作為使者去見劉備。

劉備一聽說是張裔來了,就表示會好好對待劉璋和他的臣子們。

張裔回到成都以後,開啟城門迎劉備進城。

劉備看中了張裔的才華,就讓他做了巴郡太守。

後來,劉備又把他給叫了回去,讓他擔任司金中郎將,專門負責製造農業和戰爭所需的器械。

不過,在這之前,益州郡的太守正昂被殺了,有一個叫雍闓的耆帥在南方聲望很高,他和孫權還有聯絡。

劉備就派張裔去當益州太守,希望他能夠穩定那裡的局勢。

可是,雍闓並不買賬,他假裝是鬼神說的,說張裔這個人就像葫蘆一樣,外表好看但內心不行,不值得殺,就直接把他捆起來送給了孫權。

就這樣,張裔被送到了吳國。

223年,劉備走了以後,丞相諸葛亮派鄧芝去吳國做使者。

鄧芝要走的時候,諸葛亮拉著他悄悄說了幾句話,讓他在跟孫權聊天時,可以順便提一下,把張裔接回蜀國。

張裔在吳國待了好幾年,一直在流放中隱居,孫權連他名字都沒聽過,所以很爽快地答應了鄧芝的請求。

張裔要走的時候,孫權突然召見他,好奇地問:“聽說你們蜀地有個卓家的寡婦,竟然跟司馬相如跑了,你們那的風俗真特別啊!”

張裔笑了笑,回答說:“我覺得,卓家的那位寡婦,可比朱買臣的老婆聰明多了。”

孫權又逗他:“你回去後,肯定會為蜀國賣命,不會像農夫那樣在田間地頭混日子吧?那你打算怎麼報答我?”

張裔認真地說:“我犯了錯才回國的,一切都聽朝廷安排。如果我能保住這條命,那我五十八歲前是父母給的,五十八歲以後就算是大王您給的。”

孫權聽了,覺得張裔挺有才的,也跟他聊得很開心。

張裔走出孫權宮殿後,突然覺得自已剛才說得太直了,有點後悔。

心裡隱隱有些發毛的他趕緊上了船,讓船伕加速前進。

果然,孫權後來派人去追他,但張裔已經快到永安界了,追兵根本趕不上他。

張裔回到蜀國以後,諸葛亮特別看重他,讓他擔任丞相府參軍,幫忙處理丞相府的大小事務,還兼任了益州治中從事。

後來諸葛亮帶兵去打漢中的時候,張裔又兼任了射聲校尉和留府長史。

他常常說:“丞相真的很公平,獎賞不偏心,懲罰也不留情面。官職得靠功勞來拿,就算你是富貴人家,犯了錯也得受罰。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願意為國家拼命。”

第二年,張裔去漢中找諸葛亮商量事情。

送行的人特別多,道路都被車馬堵滿了。

張裔還寫信跟家人說:“這幾天真的好忙啊,接待的人太多了,都沒時間休息。大家其實是敬重丞相長史這個職位,我只是沾了光,累得要命。”

張裔年輕的時候有個好朋友,叫楊恭,可惜楊恭早逝,留下了幾個年幼的孩子。

張裔就把楊家人接到自已家裡,給他們安排住處,像對待自已母親一樣照顧楊恭的母親。

後來楊恭的孩子們長大了,張裔還給他們娶老婆,買了田地和房子,讓他們能獨立生活。

他真的很講義氣,總是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後來,他還被封為輔漢將軍,繼續兼任長史。

230年,張裔去世了。

他的兒子張毣繼承了他的爵位,還在多個郡擔任過郡守和監軍;而張毣的弟弟張鬱,就當了太子中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