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木鳶吐焰-貳

藤兮走進棺材鋪,見鋪子無人,便坐在了一條長凳上等候。

霎時間,一人披著蓑衣,帶著兩個炊餅從外面回來了。

這人是棺材鋪的掌櫃,名叫韓正,也是呂貞的丈夫。韓正今時二十五歲,一直穿著磨舊的粗布衣,臉上沒有太多的肉,卻凸顯出了輪廓骨感。他見到藤兮,解下了蓑衣上前。

藤兮看向韓正,靜靜的看著他,眼前的人便是她的獵物。她言道:“我要定製一口棺材。給一位故人準備的,他的樣子和你很像,你儘快做吧。”

韓正咬了一口炊餅,點了點頭言道:“送到哪裡?”

藤兮起身開啟了油傘,言道:“送到青山吧。那位故人葬在那裡。”

韓正聽到青山,立即想到了山上的亂葬崗,心中多了些悲憫。藤兮走到了門口,準備出去時,扭頭言道:“對了,銀子放在長凳上了。我要你親自去送。”

藤兮離開了。韓正扭頭看向長凳,上面放著七十兩紋銀。韓正拿起了銀子自言道:“多了。”

七日後,藤兮定製的棺材已經完畢。韓正請了四個挑夫將棺材送往青山,韓正帶著多出來的銀兩,以及紙錢,一併隨往。

棺材如期送到了左思青石旁,但是卻沒有等到藤兮出現,四名挑夫先行下山,韓正獨自一人等候。

韓正在左思青石旁,燒了一些紙錢祭奠這裡,短暫的煙火被幾片枯葉打擾了。

藤兮出現在韓正一側,問道:“給他們嗎?”

韓正扭頭看向藤兮,言道:“其實,我也有一個故人葬在這裡。”

韓正起身走向藤兮,將多餘的銀兩歸還,言道:“這是多出來的。”

藤兮走向了棺材,問道韓正:“你說他會喜歡嗎?”

韓正不知道怎麼回答,藤兮繼續言道:“故人去世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如果那時有這樣的東西保護自已,該有多好。”

韓正看向下山的路,言道:“我這些年做了太多的棺材了,見慣了,也明白了。你知道我最害怕的是什麼嗎?就是把活著時的一些東西帶進棺材裡。”

韓正望了一眼青石上的“左思”二字,隨後下山了。藤兮趴在了棺材蓋板上,木鳶從遠處飛來,落在了上面。木鳶身體裡發出了一股混雜的聲音,像是一群人在爭吵。

木鳶發出了女人的聲音,問道:“你有心事了?”

藤兮自言自語道:“我這樣做,他會高興嗎?”

木鳶用細長的尖喙敲了敲蓋板,此時另外一個女人的聲音言道:“棺材空了,有人會不高興的。”

木鳶展翅盤旋在青山上空,藤兮退到了一旁,面前的棺材突然燃起了火。藤兮在這裡守了一夜,直到全部燒盡才離去。

且說韓正下了青山,返回青州家。妻子呂貞秉燭未眠,心中有些後悔,又有些焦慮。望著蠟燭慢慢燒盡,心中念著和韓正的夫妻情分。

燭淚滴落在桌子上,呂貞的眼淚也不覺的淌了出來,原本夫妻的情分也在淚乾的一刻徹底結束。

呂貞吹滅了蠟燭,正要回床就寢,卻聽到韓正敲門歸家。呂貞心中一震,看著木門,遲遲不能平靜。韓正的聲音越來越大,呂貞從驚慌中回過了神,一雙顫抖的手,急忙的移開了門栓。

韓正進家後,便上床歇息。呂貞一夜未眠,適才的懊悔被憎恨強佔了。

次日清晨,呂貞便出門前往青山,尋找藤兮。呂貞自上了青山,不見藤兮,等候了多時,仍不見她出現。

等到中午,又侯到黃昏,呂貞失望之中帶著一絲氣憤。韓正今日無事便早歸,做好了飯菜等候呂貞。呂貞回至自家不遠處,看到屋內有燭光,猶豫了片刻。

此時,那隻木鳶從空中飛來,落在了呂貞身旁。木鳶發出了藤兮的聲音,言道:“回去吧,那個人在等著你,時間會給你倆兒一個幸福的標準。”

呂貞蹲了下來,看著木鳶,一股柔和的聲音開口言道:“是嗎?你幸福了嗎?你為什麼不幫我呢?我明明都答應你了,我死後歸你,成為你身上的一塊碎木片,就像其他人一樣。可是你還是不幫我!”

呂貞的話更像是在命令,木鳶對於她的事情顯然是在委婉拒絕。

突然之間,呂貞用力抓住了木鳶的長頸,咬牙切齒的言道:“我不需要你!我會靠自已的!你不會理解我的折磨!”

木鳶像是被呂貞用力過度掐死一般,失去了靈活性,昏厥了過去。呂貞起身走向了屋子,雙眼的憎恨被嘴角的微笑遮蓋了。

木鳶躺在地上許久,真如活物一般,甦醒了過來,又像是真人一般,咳嗽了幾聲,清了清嗓子。隨後,揮了揮雙翅,望向屋內的燭火,飛走了。

青州城,變天了,陰雨連綿。藤兮手持雨傘再次來到了韓正的店內,“回頭客”一向是這裡的忌諱。

藤兮看到韓正在準備木料,開口言道:“有沒有一種木頭不怕火?”

韓正回道:“沒有。”

藤兮坐到了長凳,繼續問道:“你能找到那種木頭嗎?”

韓正搖了搖頭,倒了一碗水,放到藤兮身邊。

藤兮撐開了雨傘,起身離去。韓正見藤兮離開後,將碗裡的水潑在了地上。韓正對這位陌生的來者,沒有產生絲毫的好感,他感覺到這位藤兮最好遠離。

次日,店裡來了一位老者,說是要給他的兒子定製一口棺材。韓正收了定錢,準備趕製。老者坐在一條長凳上,精神恍惚,像是喪子悲痛佔據了他的整個人生。老者看著準備的木料,將是兒子的全部,一股酸楚湧上。

老者雙眼含淚對韓正言道:“我聽說你以前是個木匠,也會雕刻物件吧。”

韓正點頭示意,老者繼續言道:“那也請幫我準備一顆木心吧。”

老者的話讓韓正感到了詫異,老者不願回家,見到那股淒涼的景象,以及同樣痛苦的家人。老者告知了發生的一切:

老者是本地的一位李姓員外,其子七年前與人賽馬,不幸墜馬成了跛子。其子正值婚嫁之年,因被嫌棄是跛子,婚事一直未定。因自家有所積蓄,託付了數位媒人,雖說是花了不少的銀子,但總歸算是成了一門親事。

新娘是本地的一戶農家女,生的標緻,惹人憐愛。婚期原本定在一月之後,不成想,這新娘卻死在了一場大火之中。

這場婚事就此作罷,原本下的聘禮,索要無果。這戶人家想來是不想歸還,索性就搬出了青州城。

李家小子命苦,原本身殘又被傳言克妻,縱使散盡萬貫家財,也沒有哪戶人家願意嫁女。

李子也因此事抑鬱,飲酒無度,日漸消瘦。李父每每見其狀,只有心中獨痛。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件事就這樣過了七年,也眼看著他虛度了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