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想想整個人開始在床上張牙舞爪,哈哈大笑著,白色的床單被她這誇張的大動作打的起了褶子,正趴在半個身子趴在床邊的顧逸被驚醒了,他疲憊地抬起頭,愣了一下,立馬抓孟想想亂動的小手。
“醒了?”醫生見有動靜,走了過來,用手摸了摸孟想想的額頭,“燒退的很快啊,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了,一會醒瞭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就可以了。”
顧逸點點頭,他也伸手輕輕撫摸孟想想的額頭,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溫度,見孟想想又慢慢安靜下來,平躺著睡著了。
醫生走之前又特意看了兩眼,小聲嘀咕著,“這小男孩真會照顧人,一夜都守著也不敢自已一個人去床上睡覺,生怕出什麼狀況。”
“做什麼夢呢,笑的這麼開心”,顧逸在旁邊看著孟想想熟睡的面龐,臉色慢慢恢復成了面如桃花的樣子。
孟想想慢慢睜開眼睛,她看了看天花板又望了望前方,是校醫院的休息室,恍惚間她側了側身子,懟著臉就看見了顧逸在邊上。
“想想”,顧逸立馬站起來,“你醒了?”
孟想想冷著眼,嘟著嘴轉過身子,背對著他。
“還有哪裡不舒服嗎?醫生昨天晚上給你掉了水,今天早上的燒也退了。”顧逸走到另一側,蹲下身子,“還生氣呢?”
孟想想又轉到另外一側,看見床頭上的手機,螢幕正亮著,完好如初。她開啟手機,點進了錄音,昨晚錄下來的都還在,頓時心滿意足。但是她還是傲嬌地,表現的很生氣的樣子看著顧逸,“等我事情解決了,再找你算賬,哼!”
剛好七點,還來得及,看見手機顯示的時間,孟想想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顧逸看孟想想這還能發脾氣的樣子,也放了心。
“想想,你醒了啊?”她轉頭看見門外,塗晶晶和陶藝正焦急地跑了進來。
“沒事吧,想想,你也是發燒了嗎,都怪我不好”,陶藝眼裡有些溼潤,“我看到了你放我包裡的手機了,你昨晚是不是也去找了梁老師才凍生病的?”
“嗯,我沒事的,你看我現在不是和沒生病一樣嗎,倒是你好些了嗎?”孟想想微笑著看著陶藝,拉起她的手。
陶藝點點頭,“我都聽說了,晶晶跟我說了你寫匿名信的事情,想想,謝謝你,你為我做的太多了。”
“還是你告訴我的啊,女孩子要保護好自已,之前的信只是我一個人的說辭行不通,還好昨天晚上我又找到了新的證據了。”孟想想拿起手機,指了指裡面的錄音。
“想想,你下次別一個人了,太危險了”,陶藝從書包裡拿出了一封信,“這是昨天晚上,我們幾個女生一起署名寫的信,有劉雪、晶晶還有我,我們把遇到的都寫了進去。”
“這樣,我們的證據就更充足了。”
“你都這麼努力了,我們又怎麼可以無動於衷,什麼也不做呢?”
“嗯,有什麼事情,我們都一起!”三個女孩子頓時都充滿了信心。
顧逸站在旁邊,看著孟想想,覺得她好像比之前快樂了很多,勇敢了很多,整個人也更加堅毅了。
“此花叫做呀得兒呀得兒喂呀,得兒喂呀,得兒喂呀,得兒喂的喂尚喂,叫做蓮蓬花!”
不遠處傳來老師哼著小曲兒的聲音,孟想想帶著塗晶晶和陶藝,一起走進了教務樓的一層,還是在那個辦公室,看見那老師正一邊優哉遊哉地澆著架子上的花盆,一邊聽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戲曲。
“老師,我現在有證據了。”孟想想握著手機,斬釘截鐵地站在門口。
那老師抬起眼,鏡框卡在鼻樑上,漫不經心地笑著說,“這位同學,又來了啊?”,他放下手中的澆水壺,扶了扶眼鏡,轉身關掉了收音機。
“進來說說,是什麼證據。”他坐在辦公椅上,食指敲著辦公桌,不緊不慢的樣子。
三人一起走進了辦公室,孟想想開啟手機,放出了昨晚的那段錄音。
那老師似乎並沒有感到意外,只是點點頭,“好,這個錄音已經很充足,我們會作為證據上報給相關部門。”
孟想想接著又拿出了幾個人一起寫的實名舉報信件,她張開信,上面的落款寫著的都是自已熟悉的名字,她突然覺得女孩子也是可以很勇敢很團結的,“老師,這是我們幾個女生一起寫的舉報信,裡面都是梁老師做的一些有違師德的事情。”
老師拿過信件,看了後,點頭示意,“好,信件我也會一起上報,學校肯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的。”
“老師,我還想提一個建議。”孟想想眼神堅定地說。
“什麼建議?”
“有些事情,既然已經有了蛛絲馬跡,我不認為一定要等到有了確鑿的證據之後,學校才有所作為。如果那個確鑿的證據是慘痛的代價的?沒有人願意,也沒人能承擔這後果,學校應該建立起治未病的機制。”
這樣的話,從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口中說出,而且說的如此平靜、斬釘截鐵,著實讓老師有些驚訝,他笑著低下頭,一隻手整理著桌面上的檔案,一邊說,“好的同學,這個建議,我會好好記錄下來的。”
太陽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溫暖了整片天空。走出教務樓,孟想想重重地呼吸著晨間的新鮮空氣,略微還帶著些溼潤的水汽,不禁覺得神清氣爽。
“想想,你可真厲害”,晶晶用著崇拜的眼神看著她,“跟老師說起話來,就像大人一樣,冷靜又成熟。”
孟想想笑了笑,心想著自已都30歲了,這種事情如果再緊張,就真的白活了那麼大了,“大家都很厲害啊,那封信裡可都是乾貨,已經把梁老頭的醜陋面孔全部都暴露出來了。”
“乾貨?乾貨是什麼?”陶藝匪夷所思地問。
此時,“美妙”的旋律突然響起,“哦,鈴聲響了,趕緊去上早讀課去了”,三個女孩子一起奔跑在校園的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