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聖人無疆

話不投機半句多,楊再興沒有出手。對方也沒有出手。

一是對方感覺是普通人,可是能輕易的靠近自己毫無覺察真的是普通人嗎?

二是此刻在城內,人族聚集區。隨意出手很容易大面積誤傷其他人。

城內外的騷亂很快平息,可能對方也沒有想到朝廷出手這麼果斷!

一具具屍體被拉出城外焚燒,犯人被抄家。一車車財物運送到銘文懸浮列車站臺,等待送回都城。

楊再興長身而起提著刀準備下樓。

“你們的時代過去了,如今是我們的時代。不要隨意插手,看著就好!”

這話很囂張,也很楊再興!

不管他們來自三皇五帝的轉世,還是儒家聖人的轉世。

他們締造的時代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他們繼續秉承宣揚他們分封的紀念,或者自認為是至高無上。楊再興不介意讓他們再次轉世重來。

把老馬丟給阿七,楊再興登上列車。

這是阿七的要求,需要一位強者鎮守財物。

這次收繳的財物數量太過龐大,也不知道是因為民間太富有,還是這群人夠厲害。

僅僅臨安這一片收繳的財物價值一個季度的稅收。

任何人看見都會眼紅,他們又沒有時間跟隨保證財物的安全。

所以只好請楊再興出馬了!

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催促他趕緊回都城,這次忽然出手引起了朝堂軒然大波。

他們害怕楊海鎮不住一幫臣子。

自古以來,和平時期手握筆桿子人最可恨可怕。

口誅筆伐,眾口鑠金等等都說明了文人的可怕。

再加上這不到百年時間,每次出現變故,南方都會經歷一次大的清洗!

民間自然有怨言,而這樣的行為也自然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但是文人墨客敢向如今的君王楊海開炮,卻不敢向楊再興開炮。

因為他是他們口中的莽夫,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砍死了重新挑選官員!

很多人私下懷疑楊再興是故意的!

這樣的議論之詞自然瞞不過他,有時候楊再興就在想如何能徹底解決寒門的上升同道呢?

是的,不管什麼誰會都有寒門。

所謂的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都是扯淡。

窮人可能世世代代都是窮人,富人很大可能世世代代都是富人。

而窮人最容易的上升同道就是做官,官員的名額又有限。

楊再興自己都在考慮是不是定一個時間段砍殺一波蛀蟲,清理出一部分空位給新進的寒門。

壞處就是社會可能不穩定,有權有勢的人可能擔驚受怕聯合起來抵制。

好處也是社會體制可以平衡起來,窮人上升的同道會一直存在。社會矛盾會一直得到緩解。

朝堂上一片吵鬧,當眾臣聽聞楊再興親自壓送財物回來之後又瞬間安靜下來。

韓世忠樂呵呵聊著自己離開前後朝堂的變化。

“將軍殺氣太重,快百餘年了。您一回來他們瞬間都安靜下來!”

哈哈哈哈!

楊再興也聽的直樂,他們這幫老人有時候稱自己為“陛下,太上皇,將軍”等。每個人,不同的場所稱呼都不一樣。楊再興也不以為意,都是聰明人。

“你的演武堂祭酒職位還在吧?沒事去演武堂看看,那是我們共同努力的心血啊!”

楊再興接過茶,也不直接明說自己的見聞。但是話中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宗昌去學宮轉轉,出門記得帶護衛。”說著召來楊柘給他們二人調配護衛。

臨安遇上的轉世之人讓他不敢確定對方到底在想什麼。

阿七的彙報應該沒錯,可是他還在以白蓮教為藉口求情。

這事可值得深思了!

是要想洪荒時期玄門一樣立教?還是要奪回人族的話語權?

這樣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楊再興索性不再思考,喊來玄女一起去找帝辛聊聊!

“三皇五帝不會這樣做,只有可能是之後的儒家聖人!不過這個聖人嘛……”

帝天玩味的笑了笑“聖人!人皇都沒有的時代敢稱人族聖人?稱號到底怎麼來的?”

楊再興一愣,這個問題還真不知道。

儒家的聖人稱號到底怎麼來的?

春秋時期,那時候到底怎麼樣?現如今只能在書上看到隻言片語。

可是別忘了,寫史書的人是誰?儒家自己人寫的!

人都有七情六慾和偏好,寫的東西可靠嗎?

“你推反了他們那套理論,重新定義讀書人該讀什麼。你覺得如果是你會怎麼想?”

“從你的家族起源可以看出你是兵家一脈,可是你做的事又是雜家的事。萬道匯總,你也可以稱聖人了!”

帝天的調笑讓楊再興很無奈,猛然一看的確是這樣。可是仔細想想好像也沒說錯。

不過聖人這個稱呼就算了,擔當不起。

“我在想,他們為何也會轉世?不是說都去了火雲洞修行了嗎?”

帝天猛然一頓,他才發現自己竟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

火雲洞的人為何也會轉世?

火雲洞,不在天上,不在人間和地府也無關。

一般來說天地不滅,聖人不出手火雲洞不會出事。因為三皇五帝以及歷代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皇都被接引去了火雲洞修行。

這樣強大的一波人,一般一兩位聖人境界的人都不敢說能攻破。

“可惜你我得不到上界的訊息,不知道上面又出了什麼變故!”

帝天長嘆一聲,上面沒人為之奈何!

就連玄女也和上面斷了聯絡,否則不會遺留在人間幾千年!

帝天這幾年也輔助帝景天在改革,首先就是取消分封,第一刀就砍在了自己人身上。

看著他疲憊又忙碌的樣子就知道不順利。

享受貫了權利的滋味怎麼可能輕易的放下?最主要的是他統一此地人族沒有經歷大亂。

大亂之後才是大治,用武力打破一切不配合的組織。順者昌逆者亡才可以!

楊再興沒有提醒,也不想參合。自己家的事都是一大堆呢!

不過這次楊再興準備去另外一邊看看自己的幾個徒弟和撿的一個兒子。

想當初自己離開的時候他們才十多歲呢,也不知道現在到底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