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姑姑會對安禾公主比較有興趣一點。”紅袖放下手中的繡品看著春晴道,春晴在紅袖對面坐下拿過穆鳶繡的手帕看了看:“鳶兒,你這繡的想讓人一眼看出是什麼花還真是有難度啊。”穆鳶撅著嘴:“這是桃花,桃花呀!”
“哦,原來是桃花呀,我還以為是杏花呢,你還記得阿姐教你的那首詩嗎?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春晴笑吟吟地對穆鳶說道,話雖是對穆鳶說的,人卻是看著紅袖。紅袖低頭淺笑:“淑妃娘娘入宮時,直接封了淑儀,剛過一年就又封了淑妃,後來更是得了代掌鳳印之權,可謂榮寵不斷,算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了,只可惜如此聖寵卻不能有子嗣,娘娘該是不甘心的吧。”春晴嗤笑了一聲:“不甘心又怎樣,她還指望聖上能讓她懷上?”紅袖驚詫於春晴的直覺:“姑姑,昨日的教訓你我都受夠了,這昭陽宮暫時還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地方。”春晴挑了挑眉沒說話,紅袖接著道:“深宮的女人其實是很寂寞的,尤其是淑妃,正值妙齡入了宮,皇上除了能給她一些後宮之權外什麼都給不了她。我聽說淑妃娘娘未進宮前是有一位青梅竹馬的,至於對方是誰,只能姑姑自已去查探了。”
春晴點了點頭:“我記得下月皇上大宴群臣,到時候後各達官貴人、王孫貴族都會入宮,到時我們應該就能抓住他們的小尾巴了。”“姑姑需要我做什麼?”紅袖問道:“我雖然在這宮裡待了十年,但能幫助殿下和姑姑的卻很有限,姑姑切莫對我抱有太大的希望。”春晴笑了笑:“我們應該是互相幫助才對,畢竟殿下若能坐上至尊之位對我們來說都沒有壞處。”紅袖沒有接話,只是認真地看著春晴,春晴繼續道:“姑娘對後宮應該算是相當熟悉了,依你看來,我該從何入手?”紅袖思索了片刻後答道:“這後宮看起來是淑妃一家獨大,實際還有一位安禾公主,她不僅是皇上的幼女還是皇上唯一的嫡出,皇后年近四十才有了她,可謂是寵愛至極。皇后故去後,淑妃未進宮前,後宮其實都是有安禾公主把持的,就算安禾公主早已出嫁,後宮之中追隨安禾公主的也不在少數。論根基深淺,淑妃娘娘自然是比不過安禾公主的。”
春晴了然地點了點頭,遞給了紅袖一個荷包:“這是淑妃娘娘貼身的所帶之物,姑娘看看繡個一模一樣的需要多長時間?”紅袖接過荷包仔仔細細地看了半晌再還給春晴道:“這裡有幾種繡線我需要找找,大約五日左右吧。”春晴拿回荷包左右看了看:“我要一模一樣的哦,姑娘這些紋樣都記住了嗎?”紅袖有些靦腆地笑了笑:“姑姑,別的我不敢說,但女紅這一樣我自認還是拿的出手的,姑姑請放心。”春晴嗯了一聲道:“那五日後,我再來取,正好現在沈蘭兒也搬走了,姑娘倒也不用躲著人繡了。”紅袖這會才想起來問這個早上最勁爆的訊息:“殿下怎麼突然封了沈蘭兒良媛?難道殿下昨晚臨幸了她?”春晴瞪了紅袖一眼又看了看穆鳶,穆鳶歪著眼神在春晴和紅袖之間來回轉悠:“良媛是什麼?哥哥封了誰做良媛啊,阿姐?”
春晴清了清嗓子:“你可以讓紅袖跟你解釋下,阿姐還有事兒,就先走了,我的公主殿下。”說完趕緊起身溜了,將紅袖一人尷尬的留在了原地。出了穆鳶的寢殿,春晴本想去見見穆歌問問沈蘭兒的事兒,可臨到門口又止住了腳步:他畢竟是殿下,想納誰為妃自已根本沒理由管。猶豫了一番,春晴還是決定放棄,剛轉頭準備離開,卻碰上穆歌從外走了回來,身後跟著剛剛晉升為良媛的沈蘭兒。沈蘭兒見到春晴突然間將自已的腰桿直了起來,現在自已也是昭陽宮的主子了,春晴見了自已是得行禮的,能壓春晴一頭讓沈蘭兒興奮不已。可還沒等春晴向自已行禮穆歌先開了口:“沈良媛先回蘭苑歇著吧。”沈蘭兒一驚復又低頭作害羞狀道:“那蘭兒備好午膳等殿下。”穆歌瞥了沈蘭兒一眼:“不用了,在你的院子裡好好待著就是。”說完,朝一旁的宮人揮揮手,示意他們送沈蘭兒離開。
沈良媛戀戀不捨的被宮人簇擁著離開了,一步三回頭的向穆歌訴說著她的不捨,可惜穆歌此刻的注意力並不在她身上,而是一把扶起了準備下跪的春晴:“即便要與以往不同,可在昭陽宮內,姑姑也可放鬆一些的。”春晴抬眼看著穆歌,眼中情緒複雜,良久才開口道:“殿下,還是先用午膳吧。”穆歌乖巧的嗯了一聲,對著權一道:“今日在寢殿用餐。”權一點頭應聲退了下去,等人都退下後穆歌才進一步上前道:“阿姐,是不是想來問我為何會將沈蘭兒納為良媛?”春晴被穆歌說中心事,只得低下頭嘟囔著:“我只是想知道你有什麼計劃,才不管你納了誰。”穆歌沒有反駁春晴的話只是順著說道:“沈蘭兒是林淑妃的眼線,我本想著等達成與林淑妃的合作,便讓她將人領回去,可我現在改變想法了。我們之間不會存在合作,她只能聽我的為我所用,昨日的事我一定要讓她們付出代價,一個都不會放過,沈蘭兒是第一個。”
春晴有點驚訝:“你納了沈蘭兒為良媛,只是為了昨天的事兒報復她?”穆歌點了點頭:“不然,阿姐難不成以為我是真的看上她了嗎?”春晴皺了皺眉:“我以為你有什麼特別的計劃,如果只是為了昨日的事情,你倒也不必為了報復將她納為良媛吧。”穆歌笑了笑,那笑容看起來讓人如沐春風,但說的話卻帶著涼意:“她如果是宮女,便還是後宮的人我動不了她,她如果已成為我的妾室,那便可隨意指使,她長得不差,家世也不錯,等哪日需要打賞,將她賞於某有功之臣豈不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