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大漢的鉅變(十)

公元204年,朝廷推出了新的法令。

允許私人蓄養、交易、抓捕白奴。

這個訊息發出後,一直不溫不火。

但是很快,世家就開始組織隊伍去抓捕白奴。

為了避免世家獨大,劉和也組織了龐大的捕奴隊。

他將之前的北匈奴的捕奴人組織了起來。

形成了一支規模達到三十萬人的龐大隊伍。

這支隊伍抵達歐洲後,直接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捕獲。

世家們也不甘示弱,組織起了一支十萬人的捕奴隊。

他們因為手上武器的限制,無法如同劉和那樣鯨吞海吃。

但是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捕獲還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市場上,一個壯奴隸可以買到十到十五貫,

基本兩三年左右就能回本。

劉和為了鼓勵平民參與,還熱心的推出了聯合農場計劃。

將他在歐洲佔領的地盤開墾成農莊。

然後售賣這些農莊的股份。

賺錢了就分紅,如果虧損了,就從本金之中扣除。

得益於劉和目前在北境財神的形象。

無數的百姓都瘋狂投資了他這個專案。

裹挾了巨量資金的劉和,乾脆將劉協和軍隊也拉了進來。

就連呂布聽聞此事,也主動請纓,要去歐洲親自督戰。

於是到了年底的時候,歐洲開發商社成立。

第一大股東是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佔股30%。

第二大股東是劉協和劉和,各佔股15%。

第三大股東是軍方將領,佔股10%。

剩下的30%股份,則面向社會發售。

每當攻打下來新的農場,則按照這個比例增股分配。

如果有人不願意再購買,則面向大眾募集資金!

僅僅第一年的股本金,商社就籌集到了兩百萬貫!

足足二十億錢,頂得上之前大漢一年的稅收了。

這麼多錢砸下去,軍方立刻動員了二十萬人的開拓團。

聯合三十萬的北匈奴,開始瘋狂吞食歐洲領土。

面對全面機械化的兵團,歐洲沒有一個國家和部落能夠抵抗。

而且整個隊伍是以北匈奴為矛。

以這幫人的殘忍和無底線行徑,立刻引發了歐洲大量難民的西遷。

跑得快的西遷,跑不快的,立刻就被抓捕。

而且因為民間傳言,被閹割的人更加溫順,

所以送回大漢的時候,全都是被閹割過的。

這些匈奴人甚至連男孩也不放過,全都閹割了。

隨著大量勞動力的輸入,

前往歐洲的鐵路也得以快速修建。

次年隨著鐵路的抵達,以及大量工具和機器的運抵。

農場和礦山建設也拉開了帷幕。

伴隨著建設,大量的人口也開始遷入。

由於本地男性大量死亡和閹割,

新來的移民大多都是賣苦力的底層。

一下子就給解決了大量人口的婚姻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商社也是及時給出政策指導。

如果結婚滿五年,

或者生育三個以上孩子的,

可以辦理入籍手續。

冬天這邊比較寒冷,但好在煤礦這裡並不缺少。

有了煤礦的支援,加上磚的應用,

第一年的冬季倒是平安度過了。

隨著第一年站穩腳跟之後,

後續的工作則更加順利。

因為有了橋頭堡,隨著鐵路不斷的延伸,

推進的效率也不斷加速。

劉和估計,要不了十年,歐洲的原住民就會消失。

只會留下混血兒或者漢民。

只是這裡突然的變化,

讓原本打算北上的馬騰父子卻倒了黴!

他們好不容易在軍師聯盟的追擊下,一路北逃。

沒想到很快就發現了大漢的旗幟,居然在自已的前面飄揚!

如今後路已斷,前路又絕,士氣頓時就有點繃不住了。

偷襲是不可能偷襲的,

到處都是飛艇,

隔著幾十裡就能發現他們這群人。

這些飛艇有貨運的,有載人的,還有偵查的。

而他們自已的飛艇已經因為缺乏維修、燃料等等原因,損失殆盡。

此刻馬騰才驚覺,原來大漢已經如此強大了!

天下很快就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了。

幾日後,袁家投降的訊息傳來。

這讓眾人計程車氣更加低落。

當晚,馬騰獨自看向北面頻繁往來的飛艇,思考了良久。

飛艇上的燈光在夜空之中異常顯眼,

如同劃過天空的流星。

看著這一切,他內心則在劇烈掙扎。

孫堅家一路向西,已經半年多都沒了聯絡,估計是凶多吉少。

自已前後已經沒路,而且缺少鋼鐵、火藥,甚至連弓矢都開始缺乏。

思前想後,他終於在次日,對眾人說道:

“如今大漢如日中天,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再同劉和鬥下去了。”

“明天我派人出發,向大漢請降!”

聽到這個訊息,雖然大家嘴巴上沒有多說什麼。

可是到了晚上,他巡營的時候,發現士卒們全都放鬆了很多。

其實他此刻也感覺肩膀上的壓力小了很多。

當天晚上,他睡了有史以來最舒服的一覺。

……

此刻,軍師聯盟的隊伍已經抵達了中東。

首先投降的是據守此地的袁家。

這裡的民風彪悍,而且氣候炎熱,到處都是戈壁。

沒有嚮導,找不到水源,很容易死在這裡。

孫堅帶著補給和一家人繼續西進,不知所蹤。

袁紹也沒力氣再逃了,便直接投了。

投降沒多久,袁紹很快就得知,馬騰也投降了。

軍師聯盟立刻將他們的人打散,為首的人則軟禁起來,連夜送往了大漢。

接下來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盤踞了大量人口的波斯和安息國。

面對來勢洶洶的大漢,這兩個國家也不敢怠慢。

集結了大量的軍隊,雙方立刻對峙了起來。

這裡的情況也隨即傳遞到了大漢。

看到軍師聯盟的分析,劉和決定讓他們先就地駐紮。

同時安排軍隊從非洲登陸,開闢新的戰線。

為了方便管理,大漢還成立了非洲開發商社。

不過目前主要是建立港口,探索道路。

並沒有大舉開發的打算。

沒辦法,現在歐洲的開發,已經將國力快耗盡了。

如果不是奴隸的大量使用,只怕根本沒法和中東這些人對峙。

好在自已武器先進,手段更多。

所以他們對峙的成本要比對方低很多。

論持久,大漢根本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