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歌見小燕子身著簡單華服,頭飾亦較往日樸素,鞋子乃是平民百姓所穿之物,然其料子確為上等絲綢。
風月歌看著大腹便便的小燕子,心驚肉跳,害怕她摔倒,快步上前扶著她。
“你難道不曉得自已身懷六甲嗎?就這麼大剌剌地走著,看得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
“她呀知道你要回來了,可是一整晚沒有睡著呢”紫薇呵呵笑著。
小燕子對著風月歌上看下看,發現沒有異樣之處,才放下心來。
“你個臭丫頭,好沒有良心,這麼大的事,也不跟我們說一聲,害我們擔心了這麼久”小燕子氣鼓鼓的瞪著風月歌。
“我這不是怕你們擔心嗎?不氣不氣,懷孕的人不能生氣,聽老人說,到時候生的孩子也是暴脾氣”
聽的眾人哈哈大笑。
君清看著自已的妹妹能有如此真心相待的朋友,很是欣慰,日後嫁到大清也不會孤獨了。
“這位想必就是苗疆王了”
晴兒看著身穿苗疆特有的王族服飾的君清,渾身散發著高位著的氣息撲面而來,眼神有股清冷感,又透露著一絲絲的媚惑感,讓人看了移不開眼。
“忘記介紹了,這是我的王姐,君清,這位是小燕子,皇上的妃子,這位是紫薇格格,皇上的女兒,這位是晴格格”風月歌跟大家介紹著。
“君清在此,多謝大家對舍妹的照顧,君清感激不盡,若有君清力所能及的,君清一定拔刀相助”
“苗疆王客氣了,我們是朋友啊,能認識月歌這個朋友,我們心裡也很高興”
“都進去聊吧,站著多累”小燕子在明月的攙扶下,走了進去,坐在軟椅上靠著。
一行人邁步走進屋內,紛紛找位置坐下。明月彩霞趕忙上前,動作麻利地為她們斟茶倒水。金鎖也沒閒著,穩穩地端著風月歌愛吃的糕點走了過來。
“月歌,大牢裡的兩人,你們準備如何處理”小燕子慢條斯理的品著茶,吃著糕點,自從懷孕感覺都是總是餓,但又不能多吃。
“小燕子,還是叫我君汝吧,或者叫我阿汝。大牢裡的兩個人,我王姐要帶回去,祭奠我的父王”君汝雲淡風輕的說著。
“好,阿汝”
幾個人閒聊了一陣子,小燕子就覺得困得不行,眼皮直打架,哈欠連天。她揉了揉眼睛,嘴裡嘟囔著:“哎呀,不行了不行了,困死我了,我要回寢殿睡覺去了。”說完,她就起身,搖搖晃晃地朝著寢殿走去。一路上,她還時不時地打著哈欠,腳步也有些虛浮。
乾隆帝迎接苗疆王與護國公主的晚宴,是一場融合了皇家威嚴與民族和諧盛景的慶典。夜幕降臨,紫禁城燈火輝煌,一場精心籌備的盛宴在太極殿緩緩拉開序幕。
夜幕降臨,紫禁城內燈火輝煌,一派喜慶祥和的氛圍。太極殿前,紅毯鋪地,兩側宮燈高掛,映照出金碧輝煌的宮殿輪廓。隨著一陣悠揚的古樂聲起,宮廷樂師們身著華麗服飾,分列兩側,奏響了迎接貴賓的樂章。
在宮女的引領下,君清身著傳統民族服飾,頭戴銀冠,身披繡有圖騰的王袍,步履穩健地步入太極殿。護國公主則身著精美的苗疆服飾,頭戴苗疆特有的飾品,面若桃花,緊隨其後,兩人皆面帶微笑,顯得尊貴而親和。乾隆帝早已在殿內等候,見二人到來,連忙起身相迎,親自引導至御座旁就坐。
晚宴的宴席佈置得極為考究,共設數百席,分為內外兩區。內區設在太極殿大殿內,以金銀器皿為主,裝飾著各式花卉與綢緞,彰顯皇家氣派。外區則設在殿外的丹墀之上,以木質几案為主,雖不及內區奢華,卻也簡潔大方,便於各族賓客交流。每一張几案上都擺放著精緻的餐具與酒具,桌上鮮花盛開,香氣撲鼻。
隨著乾隆帝的一聲令下,晚宴正式開始。首先是進茶環節,樂師們奏響進茶丹陛清樂,乾隆帝親自為苗疆王與護國公主奉茶,二人起身接茶,行一叩禮以示感謝。隨後,宴會進入敬酒環節,進爵大臣手持金盃,向乾隆帝敬酒,乾隆帝回賜美酒,並依次向。
酒過中旬,君清放下了酒杯,站了起來。
苗疆王君清站在太極殿的中央,言辭懇切而堅定,他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妹妹風月歌的深情厚誼與對未來的周密考量。
“皇上,我深知五阿哥永琪對舍妹君汝的一片真心,也知他們二人早已私定終身。然而,作為長姐,我豈能不為我這唯一的妹妹考慮周全?我知這宮中深似海,有人對舍妹心存偏見,甚至處處刁難。”
說到這裡,君清的目光有意無意地掠過愉妃,愉妃感受到那深沉的目光,心中不禁一顫,暗自懊悔若早知風月歌的身份與地位,定會以不同的態度相待。
君清話鋒一轉,繼續道:“但若舍妹能得皇上與五阿哥的青睞,嫁入大清皇室,我苗疆上下將無比榮幸。為此,我苗疆願意俯首稱臣,年年上貢,並主動讓出一座城池,以表誠意。同時,我也要求,舍妹出嫁之時,需帶一千兵馬出嫁,以保她婚後無憂。此外,我還將準備一百二十抬嫁妝,以及苗疆與大清交界處的一座大山,作為對舍妹的祝福與嫁妝的一部分。”
太極殿內,王公大臣們聞言,無不面露激動之色。讓出一座城池,外加一塊肥沃的土地,這樣的條件實在太過誘人,他們紛紛在心中盤算著這背後的巨大利益與意義。
乾隆帝面帶微笑,目光中閃爍著滿意與欣賞。他深知君清的這一提議,不僅是對妹妹的深情厚愛,也是對大清國力的肯定與信任。
於是,他開口宣佈:“朕準了!即日起,為五阿哥永琪與苗疆公主君汝籌備婚禮,大清將出一百八十抬聘禮,以示對苗疆的尊重與友好。君汝嫁入皇室後,將為福晉,正式入皇室玉碟,並搬入永和宮居住。”
此言一出,太極殿內又是一陣歡呼與掌聲。這不僅是一場婚禮的籌備,更是兩個國家、兩個民族之間友誼與和平的象徵。乾隆帝與苗疆王君清的這一決定,無疑將為大清與苗疆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後世的子孫們留下了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