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幾箱黃金已置於高臺之前,老弱們得知趙文的決定,個個激動地歡呼起來。文書在簡策上疾書命令,與黃金一同分發給老弱,而遠處四千多士兵則羨慕地看著那些拿到黃金後歡天喜地離去的身影。
趙文莊重地立於高臺上,直至最後一名士兵離開,夕陽西下。
“你們才是真正的精英,我將與你們浴血奮戰,憑手中兵刃換取榮華富貴,封妻廕子!”趙文的話語擲地有聲,讓剩餘的四千士兵面紅耳赤,渴望立即投入戰鬥。
“當然,你們中或許有人已厭倦殺戮,嚮往安寧生活。”他們是他的首批士兵,他志在打造職業軍人,絕不容忍懈怠。
因此,他大方地宣佈:“若有人願離開,站出來也可領一兩黃金離隊。”
章邯、樊噲、周勃聞言,神色大變,原本一萬兵馬只剩四千,再有人想走,大秦軍方恐難接受。趙文察覺到下方的猶豫,繼續說道:
“想離開的儘管站出來,我需要的是真正的戰士!”他追求的是真正的精英,這批人將是他在軍界崛起的核心力量,因此必須嚴格挑選。
又有百餘人猶豫著走向另一側,場上只剩兩千多人。趙文這才轉向臉色蒼白的章邯、樊噲、周勃:“留下的人,每人賞賜黃金一斤!”
“每日膳食必含肉品,我將為他們配予上乘甲冑與兵器,你們的任務,便是錘鍊他們成為世間最強的勇士!”
“陛下萬歲!”
趙文的話語毫無保留,他本意便是行善,自然要讓受惠之人明白此情,一時之間軍營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連那已退至一旁的一千餘人,亦滿眼豔羨地望著歡呼的人群。
帶著一臉不悅的章邯、樊噲、周勃步入大帳,三人自然而然地落座後,趙文才淺笑道:“將今日之事稟告陛下,讓他知曉秦國軍隊中有多少人已厭倦戰事!”
“同時傳達我的見解,精銳之力遠勝於數目,而今的秦國,亟需的是純粹的精英力量!”
“遵命!”章邯、樊噲、周勃齊聲應答,原本一萬兵馬,如今僅剩三千餘眾,這份責任他們三人難以承擔,若真壓在三人肩上,後果不堪設想。
“短缺的人手,讓蕭何向屈、景、昭三家索求,同時亦可在整個楚地招募。”
“你們可告知眾人,凡入選者皆有黃金一斤之賞,且軍中百官以下職位全憑個人才能決定,有實力者,此地可得一切!”
為了網羅最佳兵源,趙文可謂不惜代價,若非九江乃其封地,郡兵盡在他掌握之中,換了他人如此任免軍職,動搖軍功爵制,秦軍高層定不會同意。
然而即便趙文,也至多憑實力提拔至百官級別,再往上便需實打實的軍功、才智與忠誠!
數百年的戰國紛爭,各國皆傾盡全力培育精兵,楚國滅亡前尚能集結數十萬之眾,單論數量,已與秦國不分伯仲。若非後方疲軟,兩國對抗或有勝負難料之時。
那些被秦軍擊潰後歸降的隊伍裡,確實有部分精銳消亡,如今趙文計劃從楚地三姓手中,挖掘出當年楚國不惜血本培養的這部分精英。
畢竟當年項羽率領八千子弟兵縱橫天下,以項氏財力,難以供養如此眾多精兵,這些人的來歷不言自明。
有了這部分昔日楚國的精銳,再加上民間不甘平庸的豪傑,趙文深信,他必定能打造出令天下為之膽寒的專業部隊。
而這支隊伍作為基礎,隨時都能擴充數倍乃至數十倍,屆時即便是始皇帝有其他念頭,恐怕也要深思熟慮。
“如是招募,所需財物頗巨,軍士日常需肉食,同樣離不開金錢。”章邯的目光投向趙文,語氣略顯遲疑,他實在難以相信這位未成年的皇子手中能有如此鉅額財富。
別說皇子了,就連陛下也不敢如此慷慨賞賜。
“還有你之前提及的頂尖戰甲與兵刃,其價值不菲,還需找到技藝精湛的鐵匠!”
“金幣之事稍後會有使者前往楚王宮提取,至於兵器鎧甲,皆存於宮中倉庫之內!”
憶及此行在生化世界所得,趙文豪邁地揮了揮手:“你們只需專心訓練我所需的精兵,其餘的事,我會另想辦法解決!”
在軍營外,聽到主上大手筆的劉邦與蕭何,立刻火速趕往屈、景、昭三家。
兩人深知,雖主上有財,但要養活並滿足眾人所需,光有錢已不夠,還需足夠的人力。整個楚地,唯有這三家能辦到。
既然殿下已允娶三家女子為妻,他們已是殿下一家人,此刻殿下有難,這三家自當鼎力相助。\"
抵達時,早已得到訊息的屈、景、昭三家已萬事俱備。一隊隊裝備精良的戰士,守護著裝滿物資的車隊,朝著軍營疾馳。
對他們來說,趙文已是他們延續家族榮光的唯一指望,且已許諾納其女為妃,這意味著他們的血脈有望成為皇位繼承者。對此,三家毫不保留地全力支援趙文。
不僅是劉邦、蕭何,連趙文都深感驚訝,領略了傳承千年的大家族底蘊。他暗自感嘆始皇帝的威望竟讓這三家如此緊張,但好處他卻毫不推辭地全收下。
帶著滿足的笑容,趙文返回楚王宮。
“屈若、景柔、昭善見過殿下!”
甫入大殿,三位身著楚國華服的女子,無論是嬌媚還是氣質,皆是趙文前所未見的絕色,盈盈下拜。
她們在華麗中透出的楚楚動人性感,令趙文瞬間產生將她們擁入懷中的衝動。她們的姿態既尊貴又引人征服。
“這就是楚地三大世家精心培育的王后候選人,連我這個見過無數美女的人都無法抵擋,楚王若是能忍住,那才是奇事呢,難怪歷代楚王早逝!”
趙文心中感慨,卻已上前扶起三位佳人,聞著她們身上的淡雅香氣,回頭對跟隨的劉邦吩咐:“從倉庫挑選幾件珍品作為聘禮,送到她們三家。”
儘管不解為何三家急於獻女,但既然已接納,聘禮自然不能少,這是禮數所在。
然而,在屈、景、昭三家眼中,趙文身邊僅剩一名小城閨秀,正是她們女兒建立情感的最佳時機。若按禮法,趙文的身份轉換需耗時數月,這段時間足夠那小城女子可能已有了身孕。皇室長子的優勢,三家深知,即便悖逆禮儀,也在趙文首肯的瞬間,便將愛女送往宮中。
屈若、景柔、昭善三位少女仰視趙文,眼眸中充滿感激,令趙文抑制的情感再次湧現!
“陛下,該起身了,劉總管已在門外恭候多時了!”
趙文被宮女喚醒,懵懂搖頭,不解問道:“何為劉總管?”旋即憶起,劉邦被他委以總管之職,今晨負責送去莊園的種子與農具,故得此名。
掙扎起身,由宮女服侍穿衣,瞥見床上沉睡的三人,雖淚痕未乾,卻流露出嬌媚與妖嬈,而這種美豔之外,又透出一種獨特的莊重,趙文內心的熱情再度熾熱。
憑藉堅毅,趙文決定今日就將三女安置至各自的寢宮。若再共處一室,他恐難抵擋早逝的命運,如歷代楚王般英年隕落。
儘管習武當長拳,四十年內力支援體能,使趙文體質日益強健,但昨晚三女對陣,仍讓他感到腰痠背痛,對自身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出門即見呂雉溫柔凝視,桌上早餐已備好,餐具擺放整齊,她靜候一旁。趙文吩咐:“待會你幫忙為三位王妃挑選宮殿,宮中人員也需分配妥當。”
劉邦雖負責內外事務,但明智之人不會涉足王宮內部,趙文更信賴呂雉的能力。世家女子出嫁後,往往助孃家制衡夫家,儘管楚地女子素有賢良之名,但他仍謹慎行事,相信呂雉能領會他的意圖。
“陛下!”劉邦已帶到倉庫前,見趙文疲憊不堪,神情未變,唯有眼神深處掠過一抹異色。他知道,昨日楚地三姓已將女兒送入宮中,且陛下連夜安排他送嫁妝,趙文的疲態,其原因不言自明。
踏入倉庫,趙文手指那些堆積如山的種子,命令道:“把這些全部運往田莊,今年務必全部耕種下去!”
“還有這些農具,也要一併帶走!”
倉庫內的小麥和大米種子雖有一百噸,可以直接分配給農戶,這些作物種植技術古老,種子雖不及趙文帶來的高效,但一旦種植,田莊自會明白其價值。
然而土豆、玉米和南瓜種子總計兩百噸,以及那些工具,都需要趙文親自指導使用方法。
農具是用來提升生產效率的,趙文豈會將其束之高閣。
想象著這些種子在大秦境內廣泛傳播,至少糧食問題將迎刃而解。自古以來,趙文還未聽說有哪個地方因糧食充足而滋生動盪。無論是劉邦還是宮中的宦官,此刻看著趙文的目光,猶如膜拜神祇,充滿狂熱的信仰。
楚地流傳著眾多神話,但從無一例提及一夜之間能變出如此豐富的糧食和農具。儘管他身為總管,不敢插手宮廷事務,但宮門外的守衛安排,他仍需負責。
劉邦並不清楚,這海量物資是如何悄無聲息地進入王宮的。搬運這麼多物資,必然需要龐大的運輸隊伍,別說瞞過他這個總管,連壽春城的百姓也難以隱藏。
而現在,這些物資如同神蹟般出現在王宮內,若非親眼所見,劉邦幾乎難以置信。望著那些農具上閃爍的寒光,他甚至懷疑,即便是大秦最頂尖的兵器,也未必能勝過這些農具的鋒利。
居鄛縣的一座小院內,范增凝視著外頭講解大秦政策的小吏,眉頭緊鎖,憂慮更深。秦律過於嚴苛,即使大秦統一天下,范增仍堅信楚國仍有復興的可能,為此他四處奔走。
然而大秦統一後不僅修訂法律,還制定民法,鼓勵開墾荒地,五年內免稅,招募新兵以替代秦人,讓秦地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連原本熟悉的官員,因不得在本地任職的規定,也被調往他處,這令范增之前的辛勞付諸東流。
對范增打擊最大的,莫過於楚地三姓與大秦二十皇子的聯姻。一想到未來的大秦皇位繼承人可能帶有楚人的血統,原本堅決反對的大秦反對者們,心中開始動搖。為了討好這位最有希望繼位的二十皇子,楚地三姓甚至將自已的精銳部隊送入他的軍營。
而這位年紀輕輕的二十公子,憑藉百將以下的實力論功行賞,賞賜黃金一斤之舉,早已傳遍了整個楚域,連周邊地區也不斷有人湧入壽春,希冀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一計策,幾乎將楚民的潛力挖掘一空。
想象著眾多楚地英豪湧入二十公子的軍營,范增再次深深感嘆。
“範先生似有心事!”隨著話語聲,一位面帶青澀笑容的年輕人推門而入,他的身後緊跟著一群侍衛,瞬間佈滿整個庭院,警惕如臨大敵。
“哈哈哈,未料貴客駕臨,未能遠迎,實在失禮!”
儘管對來訪的年輕人並不熟悉,但從其隨從的氣度和氣質,范增斷定他定出自名門望族,這樣的人物前來,必是反秦陣營的一員,自當以禮相待。
“是否貴客還需稍後定論!”年輕人面帶微笑,恭敬施禮後,轉向范增道:“在下乃大秦帝國二十公子趙文,聞得範先生才情蓋世,今日特來邀請,不知先生可否屈尊俯就!?”
好不容易教導農莊眾人種植土豆和玉米,連趙文自已也親自試種了一片。
處理完政務後,趙文立刻派遣蕭何前往淮陰縣,尋找那位尚未成年的韓信。
畢竟史書記載,韓信對蕭何極其信賴,若趙文記憶無誤,此時的韓信正困頓度日,急需謀生之路,正是最需要幫助之時。
以趙文的身份相召,加之與蕭何的緣分,招攬他並非難事。
至於自已,則星夜兼程趕往居鄛縣,親請范增出山。
看著臉色驟變、難以置信的范增,趙文神情更為凝重,語重心長道:“大秦雖已一統,然內有六國遺患,外有匈奴虎視眈眈!”
“稍有不慎,天下蒼生恐將塗炭。晚輩才疏學淺,願為我華夏子孫開拓一片安身立命之地,然而自感力有未逮,懇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對於范增這種人物,硬拉是行不通的,因此趙文選擇降低姿態,儘量滿足文人顏面,以大義之名邀約。
這是趙文所能想到的最佳策略,畢竟此刻他確實急需人才,而范增無疑是頂尖人選。
若仍無法打動,趙文也只能放棄此番努力。
“父親急於求成,常欲幾年內解決百年乃至千年的問題,晚輩年輕懵懂,本欲勸解,卻不知如何開口。”
“先生應明白,高處一言,往往牽動萬千黎民生死,甚至累及子孫。如今之世,最需先生這般正直之士,還請先生以我華夏子孫的未來為重,助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