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趙文若還能忍耐,那他便是古今第一蠢。
關於始皇帝的問題可以稍後解決,也許紙張普及後他要批閱的奏章更多,但眼下,紙張必須造出來。
“傳令錦衣衛,挑選負責造紙的人選,並增募學徒,成立宮廷造紙署,直屬劉邦總管,不僅要加速統計,還要滿足各地學府的需求,務必儘快造出足夠的可用紙張!”
“同時設立鑄字司,將活字印刷技術也一併打造出來!”
趙文望著楚二分配道:“我記得大漢有十三曹之制,現今人手充足,你挑選適合的,趕緊建立起來,以免將來麻煩叢生!”
“遵命!”
楚二畢恭畢敬地應答後,看向趙文,猶豫道:“殿下恕罪,從選材到製成紙張需時數月,且目前熟練工匠稀少,短期內恐難以滿足朝廷文書和學府的需求!”
若此事交予錦衣衛,楚二自會沉默,但宮務由劉邦總攬,他常處理外事,宮內事務則較少過問,責任難免落在自已和楚一肩上。此刻不說清楚,一旦誤了大事,殿下追問起來,解釋起來就難了。
“先著手組建,儘快培養能工巧匠!”
這是自已疏忽之處,趙文不至於遷怒他人,瞥見因自已動怒而暫停的歌舞,以及遠處默默站立的四位嬪妃,他苦笑道。
本來他確實無意再涉足生化世界,畢竟T病毒的完美強化對他如今並無太大意義,他一向堅信能量守恆,莫名獲得的力量必有隱憂。
然而,如今為了滿足九江郡對紙張的需求,他不得不再次踏入那個世界。
“唯有透過自身修煉獲取的力量才最可靠,即便得到完美強化的生化病毒,暫且也不用急著使用!”
趙文心中暗下決心。
在秦都二十皇子府中,一名尋常至極的中年人低聲稟報道:“魯地十六位碩儒已悉數進入長皇子府,其中四家人的安危皆在我等掌控之中,此事萬無一失!”
劉邦含笑凝視著眼前的中年人,眼神裡滿是對他的讚賞與倚重,從袖中取出一個裝有數十顆金珠的小袋,雙手遞出。
接著,他低聲道:“你還需在秦都逗留一段時日,讓那些儒家大師向我們的長皇子和府中的僕役講述失去家庭依靠的六國百姓生活之艱難,不必吝嗇花費。”
初到秦都,首要任務便是將殿下贈予百官的禮物送達,其次則是陪同前往各國王族府邸行禮。夫人們的楚地行程已定,楚王宮的太監們也隨行陪伴。
更令人驚喜的是,派往魯地遊說儒者輔佐皇儲的密探竟然一次說服了十六位大儒齊聚秦都,實屬意外之喜。
如今,對劉邦而言,最重要的事是讓這些儒者教導皇儲學習仁德之道,深入瞭解各地將軍家屬的困苦生活。至於後續事宜,劉邦已無需過多擔憂,當皇儲試圖為天下蒼生謀福祉時,始皇帝對他的期待便會逐漸轉為失望。
如今除了秦土,其餘六國之地依然廣泛依賴奴隸勞作,漢高祖意圖讓始皇帝明白各地奴隸的困苦。
豪強擁有千間豪宅,一餐耗費千金,而貧者連立足之地都沒有,甚至連草根樹皮都難以為繼。
天下的諸多事務,亟待始皇帝這般仁德之人關注。
即便是自家王爺在九江開採礦產,也需犧牲奴隸的性命方能推進。
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卻束手無策,長此以往,不僅會與外戚勢力衝突,也將與朝廷內部產生隔閡。
想到未來的佈局,漢高祖的笑容愈發溫暖,語氣溫和,即使深知全家安危掌握在他手中,那位中年密探仍燃起了為天下大業奮鬥的熱情。
而在楚宮內,楚二繼續誦讀:“錦衣衛指揮使張三欲在沿海興辦鹽田,藉此操控各地商賈的動態!”
“准予!”
鹽鐵在古往今來都是關鍵資源,也是紛爭焦點。將其掌控在自已手中只會加劇矛盾,不如交給完全聽命於已的錦衣衛,如此方可最大化自身利益。
“錦衣衛已從南方各國召集眾多木匠,欲打造一批馬車,並在各地設立貨棧以擴大影響力!”
“同意!”
趙文微微頷首,這無疑是明代錦衣衛穩固情報網的手法,張三如今照搬過來,只是少了隋唐大運河的便利,以及完善的道路系統。
更為關鍵的是,楚地地處南疆,自古未有大規模養馬之地,若非親自率九江郡兵遠征草原,單純購馬便是鉅額開支。
再加上各地匪患頻發,即便貨棧建成,盈利也將有限。\"
“可製造四輪馬車,以便裝載更多貨物!”
“遵命!”
秦朝皇室所用馬車即為四輪,尺寸較大,只需參照已有馬車,工匠們便可仿製。
“啟稟殿下,鑄活字之事,不知應以何部經典為主?”
各地鄉學落成後,需要大批教書先生,各學術流派在壽春匯聚,此事非楚二所能決斷,否則將被視為千古奸佞。
這確實是個難題,連趙文自已也無法確定未來大秦文化應以哪家為主。
然而鄉學和縣學的興起,至少將催生數萬學子,其數量或將超越秦國所有讀書人。若指定某家為主,無疑將佔據顯著優勢。
審視著古人的啟蒙讀物,李然微微一笑:“剔除《三字經》和《百家姓》中不適宜的部分,然後分發給各大家族,讓他們依樣炮製,最出色的不僅將成為鄉學的啟蒙教材,還將獲得豐厚獎賞!”
後世的知識在這個時代自然不宜直接應用,然而後世能撰寫的模式,只要他設定框架,這個時代的思想家們定能創制出最適合這個時代的啟蒙讀物。
在他看來,這樣的基礎教材,加上自已的引導,不論出自何人之手,差異都不算太大,關鍵在於誰能更貼近他的心意。
次日,楚王宮頒下旨意,命諸子百家共同編纂楚地鄉學啟蒙教材,楚王將擇優作為九江郡學子的標準教本,壽春的學術界一片沸騰。
儘管大秦尚未冊封儲君,但儲君之位必將在黃帝與二十王子之間產生,甚至二十王子的優勢更為明顯。
自家編纂的教科書如今成為九江郡鄉學的啟蒙,未來有可能影響全國學子,這不僅是歷史的榮耀,更是提升學派聲望的良機。
數百年的學術競爭,不乏被淘汰的流派,這次勝出者甚至可能一舉淘汰其餘所有,這一潛在的可能性讓任何學派都不敢掉以輕心。
壽春籌備的天下最大書院,原本彙集了眾多學派門徒,但接到命令後,各派立即致信各地賢才求援。
無聲無息間,九江郡軍營內,三人各率領一千兵馬悄然離開了壽春城。
一種名為南瓜的新食物開始在九江郡軍營、楚王宮的田莊以及壽春城內的尋常人家餐桌上出現,其既經濟實惠又美味可口,深受眾人喜愛。
土豆需保留作種子,而南瓜籽易腐,即便有軍隊、田莊的農夫和奴隸,以及大量工地勞工,一時之間也無法消耗殆盡。
李然乾脆以極低價格供應壽春百姓,使得無數楚地民眾首次嚐到飽足滋味,他的聲譽在本地如日中天。
一座大帳內,連夜率隊離開的韓信緊握地圖,目光犀利。
一萬郡兵有一百位百將,殿下卻交付此重任於已,這是栽培,也是信任。這是他接下的首個任務,不容有失。
“遵殿下號令,阻撓施政者,格殺勿論!”
他緩緩抬起眼,凝視著帳中十位百將、二十位屯長,殺氣已瀰漫:“每位百將負責兩個鄉,屯長則負責一個鄉,百將需聯絡鄉長協調行動!”
\"\"言畢,一連串號令下達,已將全縣劃分成十個區域。\"\"
\"\"明日清晨,不論你們如何排程,我期望無礙政務者不得存活,若有一隊未能達成目標,屯長就地正法!\"\"
\"\"遵命!\"\"
那些百將和屯長起初輕視韓信年輕,卻不料他一開口便制定嚴苛的時限與任務,雖有百將發揮作用的空間,但實質上顯示了他的軍事素養,一時之間,眾人皆肅然起敬。
另一邊,周勃率領千名郡兵浩浩蕩蕩進入縣城,繞城一圈後,決定在城郊設立軍營,計劃以急行軍的方式向各鄉展示軍威,使鄉民皆知九江郡兵的強悍。
目睹郡兵威勢後,敢於阻撓者定是楚地反賊,理應格殺勿論。
呂澤審視著一份份黑名單,目光中殺意畢露。出發前,他已遣人與各鄉長聯絡,明察秋毫,哪些人該除,無人比鄉長更瞭解本地情況,但也需防備其私心。身為皇親國戚,他更注重聲譽,絕不能誤殺一人。
看著這些名單和地點,呂澤心中已有定計,只需一夜,他就能肅清九江郡的所有叛逆。
而在壽春城東,數千人熱火朝天地忙碌著。苟況激動得鬍鬚顫抖,這座未完工的書院足以容納數千學子,加上各地鄉學、縣學,足以接納十萬學子在此研讀。
更重要的是,黃子財力豐厚,願投資教育,這無疑是儒家理想中的明君。
\"\"我將上書殿下,懇請擔任書院院長,並廣邀各地儒生來九江,此地必將成為儒家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