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視而不見

“帶路!”緊跟在中年人身後,他們穿過一道階梯,深入地下,趙文憑藉著超越常人的內力感知,一路清理了數名守衛,來到一扇金屬門前。“只有行長才有鑰匙,其他人無法進入。”中年人驚恐地解釋,“如果你信得過我,我可以幫你騙行長過來,只要你饒我一命。”

“不必了。”輕描淡寫地拍在中年人頭頂,看著他癱軟倒地,趙文伸手按在金屬門上,大門瞬間消失在石壁內。

步入金庫,趙文對堆積如山的紙幣視而不見,飛速將架上的金磚收入石門。為了避開可能的干擾,越快完成越好。金磚之後,便是銀錠和大量銀元。

在神化世界的豐厚賞賜下,趙文在郡兵和百姓中皆聲名鵲起。與其任由金銀流失,不如帶回大秦,用於建設。

在密室之內,趙文凝視著一排排重型機關槍和一箱箱彈藥,還有他在工廠遺留的鋼鐵資源,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輕盈一躍,已然步入通道之內。

牆壁上的通道漸漸隱沒,石門空間隨之擴充套件。

他飛快地換下衣物,披上大秦皇帝的華服,再次現身於書房之中。外界依舊如他離去時那般,深夜時分,楚一與楚二神情緊張地守衛宮殿,宮門外則是一群修煉了辟邪劍法後實力大增的宦官。

“殿下,您受傷了嗎?”見到趙文突然出現,楚一與楚二同時驚呼,他們習武之人,自然能察覺到,儘管殿下短暫消失,但氣息與先前相比,宛如天地之隔。

外圍的宦官們瞬間提升至全身功力頂峰,只待殿下一聲令下,便疾速衝入。

“無妨,我安然無恙,甚至前所未有的好。”

體內無法駕馭的內力如今轉化為全方位的體質強化,北冥神功也有了新的突破。儘管在那個大師的世界中,趙文的實力看似並未顯著提升,甚至略顯削弱。

但這為他開啟了一條晉升之路。收穫如此之多,趙文心情怎會不佳?

“走,去倉庫,這次帶回的東西頗豐。”

宦官們簇擁在他四周,警惕地環顧四周,他們深知殿下此次必定有所損失,只是不便明言。以往在殿下的威壓下,他們猶如面對神祇,但現在,與殿下並肩竟如常人,若非實力大減,實在難以解釋。

自內力被身體完全吸收後,趙文感覺每天都在蛻變。僅憑感應能力一項,已遠超數百年前內力全盛時期。

實力雖未親自驗證,但即使較之以往稍弱,也能輕易爆發全身內力且消耗微乎其微,這與從前截然不同。

然而,這些他並未向擔憂的宦官們透露,只是暗自驚歎石門的威力。

如今他們表面與明朝時無異,但內心深處已徹底臣服於他,這已觸及人性的根本轉變。如此人物,作為工具再合適不過,但他們缺乏自主性,對太監而言,這樣的太監卻是上佳之選。

重型機關槍和彈藥儲存在一處庫房,鋼鐵則被安置在另一處。

總計的金銀財寶被安置於楚王宮的寶庫之內,累積的黃金足有數十噸,白銀更是數百噸,再加上如山的銀元,別說是在九江,即使在整個大秦,這也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趙文吩咐太監尋人將銀元熔鑄成新幣,對他們目瞪口呆的表情視若無睹,昂首闊步走向屈若的居所。

這次的殺伐之氣過於濃烈,必須得有個宣洩途徑,那善解人意且百依百順的楚姓三姐妹自然成了他的首選!

劉邦、蕭何、范增畢恭畢敬地席地而坐,趙文則端坐在大殿的首位。他雖想倚著說事以求舒適,但始終謹記,面對始皇帝,任何時刻都要保持端正,這是他學到的重要一課。

儘管這三人是他目前最珍視的人才,但作為領導者,與屬下間需保持適當的距離和神秘感,這也是他從始皇帝那裡習得的智慧。

“如今九江郡有多少鐵匠?”趙文詢問道。

平日與幾位女子出遊,他注意到城郊的農具皆為木質,這正是他帶回大量鋼鐵的原因——人口稀少,唯有提升生產效率才能養活更多人口,優質的農具至關重要。

“只有十幾名,而且大多年邁體衰!”劉邦建立的情報網雖簡陋,但對九江郡的基本狀況瞭如指掌,趙文話音剛落,他就給出了答案。

“怎麼會如此之少?”趙文難以置信,楚國乃大國,竟僅有十幾名鐵匠,且皆老邁,這簡直是荒謬。

“所有鐵匠都被徵召至少府,留下的這些太過年邁!”大秦統一後,各國的技術人才都被收納到少府,蕭何見趙文不解,便解釋道。

“少府為何需要這麼多鐵匠?”趙文厲聲反問。

在這個時代,全國鐵礦稀缺,軍隊大多使用青銅武器,鑄幣也需金屬,所有需要鍛造的金屬加起來,可能都不及趙文帶回的數量。這些鐵匠留在少府,無疑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劉邦、蕭何、范增默然不語,這個問題已超出了他們的回應範疇。

“通知這十幾個老鐵匠,全力以赴地訓練學徒,只要能培養出合格的鐵匠,每人賞賜一兩黃金!”趙文決定親自培養,畢竟從少府調人非他所能。

一兩黃金足以支撐一家五口一年的生活開銷,這份賞賜相當豐厚,若非趙文能帶回異世界的金銀,便是始皇帝也不敢如此慷慨。

“遵命!”三人雖不明其意,但對地方的發展而言,培養工匠並無壞處,自然欣然接受。

然而蕭何依舊啟齒問道:“不僅是鐵匠,其他工匠也都被少府招攬,是否同樣按此條件培養?”

“一律如此,只要能培養出合格的弟子,我便賞賜一兩黃金!”

趙文心中已定,稍後就讓楚地三姓之人幫他以白銀換取黃金,否則賞賜恐怕都不夠。

正因中原缺乏銀礦,這個時代銀子的價值遠超黃金數十倍,他從異世帶來的白銀儲備遠超黃金,未來還會帶來更多,若不及早兌換,比例可能很快失衡。

“農莊中種植的作物還需多久才能豐收?”

自趙文抵達九江,次日便頒佈開墾令,周邊眾多無田之人湧入九江郡,若非他用寶物從鄰近郡縣及南方小國大量搜刮,九江郡恐怕早已陷入糧食危機。

糧食在古代舉足輕重,他豈能不關心。

“小麥和稻穀大約一個月後即可收割,至於南瓜、土豆和玉米,臣以前未有所見,確實不知成熟所需時日!”

提及農莊作物,劉邦神色頓時煥發活力。

不僅產量高,成熟期也遠短於舊時,對他來說,簡直是神蹟般的存在。

“原來如此!”趙文輕敲桌案,心中已決,從錦衣衛中挑選懂得農事之人派去輔佐劉邦。

這個時代之所以不種小麥,是因為收穫後的處理方法不明,趙文倒是知曉石磨磨面,蒸饅頭擀麵條,只是穿越前石磨早已消失。

雖知其法,但他並未親見。\"

讓小麥、稻穀和玉米成為主食,僅種植是不夠的,後續環節繁複,需找一位熟悉農務之人。

且從楚一、楚二口中得知,如今的劉邦、蕭何、范增雖有天分,肯動腦筋,但缺乏實際經驗,處理事務常顯魯莽。

他清楚,皆因自已直接將他們推至高位,未給予成長空間。

對於九江郡的治理能力,趙文已下定決心,此次考核後,這三人將是最佳人選。郡內事務紛繁複雜,又是初創時期,遺留問題眾多,足以磨鍊人才。

九江郡乃他的封地,官員任免只需事後向朝廷備案即可。

以他們的天賦,經過幾年曆練,必有大用。

然而今日召集他們,並非只為鐵匠之事。

“你們制定一個計劃,由太守府出資出糧,各地提供人力,全面整修九江郡的道路與河工,但務必遵循百姓自願的原則!”

現代社會作物生長週期極其短暫,待莊園內的五穀豐登後,九江各地的糧食品種尚未完全成熟。

儘管人口眾多,民間仍有饑荒之虞,而趙文手中儲備豐富,他認為此刻正是大規模建設的良機。

“遵命!”

郡守府慷慨出資出糧,百姓只需出力就能果腹,加上皇上的賞賜,他們認為這是殿下給民眾的福利,三人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

“還有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兒,都可收納農莊,培養幾年便成勞動力,若田土不足,就繼續開墾荒地!”

錦衣衛一次性收編數百孤兒進行訓練,趙文才瞭解到,秦楚之戰雖楚軍速降,但數十萬徵召者,戰死與被俘者眾多,成為苦力者不在少數。

家庭支柱離世,家園隨之瓦解,自然產生大量孤兒。

將這些孩子收歸農莊,等於親手撫育,未來必當全心效忠。這樣的機會,趙文怎肯錯過?

一座不起眼的山賊寨中,寨主惶恐地嘶吼著,身後數百人如蛇行,內力如江水傾瀉,竭力伸出手去抓取。

只要能補給,流失的將是別人的內力。

看著面前驚恐又瘋狂的哀嚎,感受著內力湧入自已體內,迅速融入細胞、血液、骨骼、筋膜乃至五臟,但在趙文的經絡中,內力流轉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