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10月,日本記者阿久津收拾好行囊,召集齊採訪小組的成員,準備踏上飛機,再次前往中國,時隔兩年終於等到採訪鼎成大師的機會,她做了充足的準備,不僅要有文字記錄和錄音,還要留下影像資料。
08年奧運會結束後,阿久津圓滿的完成了報道任務,暫時空閒的她又惦記上了鼎成大師,於是開始跑道教協會、宗教事務局、統戰部,連續奔波了半個月才辦完所有手續,再次來到玄應觀時,不巧遇上週虎臣的父母相繼過世……
回到日本的阿久津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兩年時間匆匆而過,直到前陣子完成了一次採訪任務,閒暇時偶然想起神秘的鼎成大師,她試探著發出一份採訪要求,沒想到居然得到了同意的回覆,才有了這次中國之行。
周虎臣接到採訪要求後很有些意外,準備再次拒絕時忽然想起一件事,明年三月份,日本東北部的近海區域將會發生一場9.0級地震,繼而引發了福島核洩漏事故,本來他不想提這件事,可是想想曾經看到過的新聞,日本準備把百萬噸核汙水排放到海里,這似乎就有提一下的必要了。
周虎臣有些拿不定主意,猶豫了一陣之後,決定把問題上交,還是看領導們怎麼安排,自己做個省心省力的工具人就好,聯絡員上報了情況,很快有幾位領導親自前來,他大概講述了地震以及核洩漏事件的連鎖反應,最後又以國運的說法掩飾了一番。
領導們回去之後,請來地理、地震、氣象、海洋、生物學的專家以及核專家,開會研究了幾天,幾位領導達成共識,不提歷史仇恨和什麼人道主義,單從核汙染的角度,都不能坐視洩漏事件發生。
從地理位置來看,福島核電站位於日本的東海岸,就算核汙水排進海里,損失最大的還是日本自己,無論洋流還是季風,短期內都不會對中國形成太大的影響,可是時間一長,中國的海域遲早會受到汙染,輻射超標的海產品到底吃還是不吃?
領導們做出了干涉的決定,可是沒發生的事中國又找不到理由出面,正好有日本記者想來採訪,鼎成道長可以藉機發出預警,然後官方再跟進雙管齊下,計議已定,大家各自行動,周虎臣回覆了同意接受採訪,就窩在家裡編排說辭。
阿久津帶著採訪團隊風塵僕僕的來到玄應觀,為了警告能在日本引起轟動,周虎臣非常配合她的工作,兩人以聊天的形式娓娓而談,阿久津從生平經歷開始問起,周虎臣回答說:“貧道1938年出生在旁邊的小村裡,那時候你們日本軍隊還在中國的土地上肆虐。”
周虎臣的話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採訪團隊集體發出驚呼,他的容貌似乎還不到四十,怎麼看都不像是個七十二歲的老人,隨後他們一起參觀了周虎臣家的老宅,又看了村子以前的老照片,攝像機忠實的記錄著一切。
說到去朝鮮戰場時,又給阿久津他們帶來了驚喜,周虎臣展示了儲存完好的軍號,在採訪團隊的一致請求下,他單手叉腰,昂首挺胸的吹奏了一段衝鋒號,蕩氣迴腸的軍號聲引起全場肅然,雖然兩國立場不同,但是不妨礙他們對那場戰爭中的中國軍人表示尊敬。
周虎臣的朋友們也接受了採訪,當何雨柱他們顯擺小時候收到的禮物時,一群日本人面面相覷,破舊的軍靴、指標不能動的手錶,只有美式鋼盔還完整,但是也佈滿了歲月的痕跡,阿久津好奇的問:“這些都是大師的戰利品嗎?”
周虎臣謙虛的回答:“那時候年齡小,只抓了21個俘虜,部隊獎勵了一些戰利品,現在想想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他這麼謙虛,搞的日本人有些尷尬,何雨柱他們見虎哥的顯擺水平有所提升,一個個變著花樣調侃起來,他們之間其樂融融的互動,被攝像機記錄下來,只是一群老頭圍著箇中年人叫哥的畫面,怎麼看都有些詭異。
當阿久津他們看到周虎臣和老人家的合影時,不禁又發出一陣驚呼,同時也證明了他的年齡和上戰場的事都真實不虛,後來又聊到參軍入伍和當工程師的經歷,採訪團隊還專門去軋鋼廠拍攝了一段,阿久津好奇的問:“大師,以你的人生軌跡來看,似乎和宗教相去甚遠,是遭遇了什麼事,才促使你在中年時期加入道教嗎?”
周虎臣指了指自己的臉,很坦誠的回答:“是因為外表的緣故,我六歲開始練武,或許是天賦不錯,青年時期就達到了一定境界,後來發現容貌的變化非常緩慢,到了四十多歲,看起來還是年輕時的樣子,為了避免引起別人的議論,才選擇加入道教。”
聽到這裡,阿久津和團隊都來了精神,永葆青春的武功誰都想知道,她有些忐忑的說:“鼎成大師,我有個很冒昧的問題,你能說一下練的什麼武功嗎?”
周虎臣爽朗的一笑說:“這沒什麼不能說的,我練的是中國傳統武術,很多人都會,各個境界大家也都知道,不過是每個人的練法不同而已。”
阿久津聽完這些說了跟沒說一樣的話也不失望,她迅速轉向下一個話題:“請問大師,你的武功練到什麼地步了?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展示一下嗎?”
周虎臣手捻鬍鬚,沉吟了一陣說:“論起武功嘛,大概是‘神仙之下我無敵,神仙之上一換一’的水平,展示倒是很方便,方式隨你們選吧。”
阿久津當了十幾年記者,沒少見識過能吹的人,但是吹的這麼新穎別緻的還真是第一次見,既然讓他們隨意選方式,那就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了,是真仙還是騙子試過便知,他們暫停採訪,回去開會商量,一直討論到晚上才確定方案。
第二天一早,他們僱了兩輛貨車,去周邊山上尋了三塊石頭回來,按照有經驗的師傅估計,最大的那塊石頭有五噸左右,中等的石頭在三噸上下,最小的也有一噸,他們討論方案和尋找石頭,都用攝像機做了全程記錄。
三塊石頭在道觀的大門右側依次排開,由於日本記者整出的動靜太大,道協、宗教局、統戰部都有人來觀看,他們也好奇鼎成道長的真實戰力,周虎臣看著三塊石頭搖頭失笑,讓徒弟取來桃木劍,遞給記者和觀眾驗看,所有人都確認是木劍無疑。
周虎臣取回桃木劍,距離石頭十步外站定,只見他神閒氣定的隨手一拋,木劍電射而出,飛向中間那塊三噸的石頭沒柄而入,隨後他縱身而起,下落的過程中拔出木劍,腳在最小的石頭上一踩,人飛向半空,整個動作一氣呵成,腳下的石頭四分五裂。
再次落下時,他用手中的木劍劈向最大的石頭,從頂部到距離地面一尺的位置,被整整齊齊的劈開,只是桃木劍也碎成了齏粉,直到這時,圍觀的人群才發出驚呼,阿久津他們心服口服,確認了神仙之下無敵的真實性,至於‘神仙之上一換一’不太好說,關鍵是他們找不來神仙。
由於記者的心情過於激動,今天不方便進行採訪,只能明天再來,作為半個主人的道教協會進行了收尾工作,他們僱人清理掉踩碎的石頭,把那塊捅了一個窟窿,賞性較次的石頭搬到道協門前,留下被劈開的石頭上刻了三個字“試劍石”。
第二天採訪繼續,阿久津終於問到了正題:“鼎成大師,聽說你04年曾經預測過南洋海嘯,08年又預測過汶川地震,這也是武功帶來的能力嗎?”
周虎臣搖了搖頭說:“預測和武功無關,這些事是我學習易經後推測出來的,易經同樣人人都可以學,只是能夠學到什麼程度,還是要看個人悟性。”
阿久津前面做了漫長的鋪墊,到正題了只有幾句輕描淡寫的話,想追問又不知從何問起,想了一陣,提前拿出了最後的問題:“鼎成大師,可以請你預測一下日本最近有什麼事嗎?”
周虎臣在他們緊張的目光中猶豫再三,好好拿捏了一陣才說道:“也罷,你們來到道觀,又提起了這個問題,也算是有緣人,如果貧道再不說就有傷天和了,你們記住,明年三月份,仙台附近的海洋有一場9級地震,如果不加防範,福島核電站會發生嚴重的洩漏事故,你們回去後要儘快通知日本政府,也要想辦法通知到沿海的居民,地震引起的海嘯將會造成很大的傷亡。”
9級地震和核洩漏,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驚悚的大事件,阿久津他們不敢耽擱,急匆匆的往回趕,日本政府得到訊息後有些將信將疑,他們不斷的開會扯皮,就是拿不出決議,朝日新聞不再理睬他們,把錄影資料編輯成紀錄片,安排到合作的電視臺播放,又掛到各個網站的主頁上,吸引網民觀看,隨後報紙上也開始大篇幅的報道。
三路齊發的宣傳報道很快在日本引起了轟動,紀錄片裡,阿久津作為鋪墊的採訪內容增加了事情的真實性,這麼一位少年時上過戰場,受過世界著名領導人接見,神仙一般的人物,沒有理由以損傷自己的名聲為代價,來跟日本人開玩笑,更何況人家還曾經準確預測過大災難。
事情在日本愈演愈烈,中國政府也發出正式照會,敦促日本政府正視核風險,本著對日本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負責的態度,儘快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對質量低劣的老舊核電站進行停機整改或者拆除。
在本國民眾不斷的質疑聲中,日本政府對中國發來的照會連嘴都沒有硬一下,趕緊對外發布了停機整改的時間,日本政府也想明白了,事情鬧的這麼大,如果他們堅持不停機,萬一發生地震,光靠鞠躬可能不頂事了,恐怕得推幾個人出去表演切腹,或許才能糊弄過去,要是沒發生地震,那正好有中國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