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君臣有別

雍正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他一直在嘗試理解和適應新朝的潛規則,然而,這些深藏於暗流之下的規則,卻讓他感到十分困擾。他以為老十三會向他揭示這些秘密,但他錯了。他開始懷疑,是否所有人都在對他隱瞞著什麼,是否他又要再次回到那九子奪嫡的孤獨歲月,孤軍奮戰,無依無靠。

在這樣的背景下,雍正對老十三的期待變得更為迫切。他期待老十三能夠像他過去那樣,直言不諱,敢於挑戰規則。然而,老十三的反應卻讓他感到失望。他看到的,是一個畏首畏尾,猶豫不決的老十三。

雍正的情緒在這一刻達到了頂點。他憤怒地指責老十三,他質問他為何變得如此膽怯,為何不再像過去那樣堅定和果斷。他的話語充滿了責備和失望,他的話語像利箭一樣,深深地刺入了老十三的心中。

面對雍正的憤怒,老十三卻無法反駁。他知道,他不能讓雍正再次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必須找到一種方式,來挽回雍正對他的信任。於是,他開始解釋,他解釋說他並非不想直言不諱,他害怕他的直言會再次將雍正推入危險的境地。

雍正聽完了老十三的解釋,他的憤怒並未因此消退。他冷冷地告訴老十三,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個順從的大臣,他需要的是一個敢於挑戰規則,敢於直言不諱的\"拼命十三郎\"。他的話語充滿了決絕和堅定,他知道,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與他並肩作戰的夥伴,而不是一個只會順從的臣子。

這是一場激烈的對話,也是一次深刻的挑戰。雍正用他的憤怒和失望,挑戰著老十三的忠誠和勇氣。而老十三,則用他的解釋和決心,回應著雍正的期待和挑戰。

在皇室的權力旋渦中,一個皇位如同一座巨大的磁石,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和野心。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位皇子因為幾次被人算計,最終身陷囹圄,被囚禁了整整十年。這十年裡,他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再次陷入困境。

這位皇子就是宗仁府的十三爺。他被皇阿瑪囚禁的這十年,彷彿是從荊棘叢裡爬出來,從油鍋裡滾出來,從地獄逃出來的人。當他說出這些話語時,他摘下了頂帶,露出了滿頭的白髮。年僅三十七歲的他,卻已經歷瞭如此多的磨難和滄桑。

十三爺心中的苦楚和無奈可想而知。他曾經因為太過拼命、太過直言不諱而遭到了囚禁。這其中有一半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為了替四哥辦事而得罪了人。如今,他並不是不願意幫助雍正,而是害怕再次重蹈覆轍。

雍正皇帝自然是明白十三爺的心思。他立即扶起十三爺,表示自已並沒有錯怪他。他只是希望十三爺能夠振作起來,重新成為當年的拼命十三郎。他告訴十三爺,他現在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十三爺也同樣身陷其中。他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度過難關。

為了打動十三爺的心,雍正皇帝還打起了感情牌。他回憶起當年九子奪嫡時兩人齊心協力的情景,雖然最終追繳虧空失敗了,但如今還有機會重振旗鼓。他又談到了康熙末年的種種弊端和國家的危機,強調如果再不好好治理大清國將不國。

雍正皇帝的這番話可謂句句切中要害。他首先表明了自已和十三爺是共同進退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又以利打動十三爺的心絃,再加上兩人當年的深厚感情以及國家大義作為砝碼,終於成功地打動了十三爺。

然而,十三爺心中仍有疑慮。他提出了對雍正處理孫嘉誠的不滿。他想知道為什麼皇上還要責罰孫嘉誠。這是一個合理的疑問,也是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但無論如何,在經過這番推心置腹的交談之後,十三爺和雍正皇帝之間的關係似乎已經得到了緩和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