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府。
陳長生當然不知道自已寫的詩詞已經被大乾皇帝知道,並且對方對他還頗有興趣。
不過就算知道也沒用,這些事情也不是他能控制的,而且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明月樓也在今天迎來了它的第二次詩會。
雖然如今只是第二次詩會,但陳長生也成功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提前讓人留了一條路出來。
上次因為路上人太多,他堵了差不多一個時辰才到明月樓。
這次為了不被堵住,他讓人提前封了一條路出來,確保自已出發後可以第一時間到明月樓,免得和上次一樣遲到。
事實證明他的計劃是有效的。
今天他和柳夢一起過來的時候,楊傲和陸空也是剛好過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倭寇的原因,原本還說暫時不會回來的張司,昨天也從隔壁州府趕了回來。
“你這小子,早知道你們要成親,老夫當日就不走了,怎麼著也要為你們主持婚事再離開。”張司主動來到陳長生和柳夢面前說道。
雖然他的話有些責怪,但語氣卻開心的很,臉上也都是滿意之色,對陳長生很是看重和認可。
畢竟他活這麼大,柳夢現在是真的開心還是假裝的,他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這丫頭在陳長生的身邊,肯定是幸福的很,從剛才下馬車到現在,嘴角的笑意就沒有消失過。
陳長生當然也知道對方是在跟自已開玩笑,也笑著說道:“是小子做得不對,不過張爺爺放心,陳府現在已經準備好了酒菜,隨時歡迎您過去。”
因為柳夢的關係,陳長生現在對張司的稱呼也變成了爺爺,別看他這樣是給人做了孫子,但張司可是慶元府的府學教授,就算名義上地位比楊傲稍低一些。
可要是論影響力的話,張司肯定是遠超楊傲的,所以陳長生現在喊對方爺爺也不算吃虧。
當然。
他現在的身份也不算差,拋開大部分人都看不起的商人身份,《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明月樓詩會的創始人!還有“詩仙”“詞聖”這些稱號的加持,就算不是官方或者所有人都認可,但也絕對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所以他和張司關係變得親近,不是誰巴結誰,而是對他們雙方都有好處。
……
來到明月樓裡面。
陳長生也發現今天多了許多新面孔,很明顯,附近州府已經有才子開始過來了。
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這一次楊傲也沒有浪費時間,簡單說了幾句,就直接開始抽取這次的題目。
同時為了避免抽取到重複的題目,這次的二十個題目中,並沒有上次的“相思”。
換句話來說,就是所有被抽中過得題目,第二次都會把它拿出來,確保不會連續抽中,免得大家說是黑幕什麼的。而且更換不同題目寫出好的詩詞,這樣也能更好的展現一個人的詩詞能力。
“諸位,這一次的題目怕是有些困難,希望你們都能寫出好的作品吧!”楊傲看了一眼剛剛抽取的題目後說道:“這次的詩會題目為‘邊塞’!”
聽到他的話。
明月樓內頓時寂靜一片。
邊塞!
這個題目雖然算不上多麼冷門,但對於他們這些從未上過戰場,也從未去過邊塞的人而言,想要寫一首邊塞詩詞或許沒什麼問題。
可想要寫一首好的邊塞詩詞,難度就非同一般了。
甚至許多人在聽到題目直接就放棄了這次的機會,免得到時候寫出來的作品太差被人看到,反而還會變成一個笑話。
想到這裡。
眾人也都第一時間看向了二樓的陳長生。
如同上次一樣。
陳長生依舊在二樓一個顯眼的位置,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他。
原本大家覺得就算是陳長生這個“詩仙”,聽到邊塞詩詞怕是也會有些為難,只不過他們還是低估了陳長生,因為當他們看過去的時候,陳長生不僅沒有絲毫的擔憂,反而和上次一樣直接提筆。
“真的假的?邊塞詩詞也能直接落筆成詩麼?”
“詩仙不愧是詩仙,這次的第一名非他莫屬了。”
“那可不一定,萬一他就是做做樣子呢,邊塞詩可不是那麼好寫的。”
“雖然我也很相信詩仙的能力,但邊塞詩詞只有那些去過戰場的大儒能寫出好的作品,我等江南之地的學子,就算看的書再多,怕是也不能寫出佳作。”
“哈哈哈,在下不才,小時候去過一次邊塞,今日剛好有一首合適的詩詞!”
“……”
沒有理會眾人的閒談。
陳長生只是在記憶中想了一下,確定葡萄酒已經傳入大乾後,直接寫下了那首他很喜歡的《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其實說實話。
邊塞詩詞就算不怎麼冷門,但也絕對不熱門,就拿曾經的歷史來說,在唐朝之前,邊塞詩詞加起來不過兩百首。
而唐朝一個朝代,就產生了至少兩千首邊塞詩!並且每一首能流傳下來的作品,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且也只有盛世大唐,才能寫出如此作品。
因為不說別的,僅僅是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宋朝文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體會的自信和強盛,當然陳長生並不是看不起宋朝文人,只能說他們是生不逢時,遇上了弱宋,而不是盛唐。
很快。
陳長生就把內容寫完。
如同上次一樣,他走到三樓把自已的詩詞放在了桌上提前交卷,然後便回到座位上,一邊吃糕點,一邊笑著跟不遠處的大家打招呼,等待著一炷香的時間結束。
看到陳長生滿臉自信的模樣,其餘人羨慕和佩服的同時,也都抓緊完成自已的作品。
畢竟邊塞詩詞雖然不好寫,但也正因為不好寫,同樣也是他們的機會。因為大家都不會寫,那就相當於大家都會寫,反正嘗試又不要錢,萬一能排進前三那可就賺大了!
就這樣。
原本楊傲等人覺得今天的作品能有二三十首就不錯了,結果等一炷香的時間結束,起碼有七八十人寫出了完整的作品,大大超出了他們幾人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