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空再次被戰雲籠罩。日軍的飛機編隊像死神的使者一般,帶著毀滅的呼嘯聲飛過上海的天空,投下了一顆顆致命的炸彈。
佟毓婉在一處廢墟中臨時搭建的救護站裡忙碌著,她的動作迅速而專業,為每一位傷員處理傷口,給予他們必要的救治。
儘管四周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她依然堅守在自已的崗位上,心中默默祈禱著周霆琛的安全。 突然,一陣劇烈的震動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救護站的帳篷被震得劇烈搖晃,塵土和煙霧瀰漫了整個空間。
佟毓婉心中一緊,她知道又有炸彈落下了。 在混亂中,佟毓婉聽到了外面傳來的呼喊聲和腳步聲。她衝出帳篷,只見一群士兵在周霆琛的帶領下,邊打邊退,向救護站這邊靠攏。周霆琛的身上沾滿了塵土和血跡,但他依然指揮著士兵,堅守著最後的防線。
就在這時,一架日軍飛機發現了他們的位置,投下了一顆炸彈。
佟毓婉的瞳孔驟然收縮,她尖叫著周霆琛的名字,卻只見炸彈在周霆琛身邊不遠處爆炸,巨大的火球和黑煙將他的身影吞沒。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凝固了。
佟毓婉感到自已的心臟都停止了跳動,她拼命地衝向那片煙霧,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當煙霧逐漸散去,她看到了令她心痛欲裂的一幕:周霆琛倒在地上,生死未卜。 佟毓婉跪倒在周霆琛身邊,她的眼淚混合著塵土滑落。
她用顫抖的雙手檢查著他的傷勢,呼喚著他的名字。周霆琛緩緩睜開了眼睛,看到佟毓婉,他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安慰的笑容。
“毓婉,你沒事,真好。”周霆琛的聲音微弱,但他的目光堅定,“別擔心,我沒事。”
周霆琛身負重傷,躺在一片血泊之中,但他的意識依然清醒,心中唯一的念頭是佟毓婉的安全。
“蘇龍將軍,快,帶毓婉離開這裡!”周霆琛的聲音雖然微弱,卻透著一股堅定的力量。 蘇龍將軍沉重地點了點頭,轉身面向佟毓婉。
而佟毓婉,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不捨,看著周霆琛受傷的樣子,她的心如同被利刃割裂。 “不!我不走,霆琛,我不走!”佟毓婉的聲音撕心裂肺,在混亂的街頭中顯得格外淒涼。
周霆琛用盡力氣向她伸出手,儘管他知道自已無法再保護她,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懇求:“毓婉,為了我們的孩子,你必須走。”
佟毓婉的淚水模糊了視線,她撲倒在周霆琛的身邊,緊緊握住他的手,彷彿這樣就可以抵禦一切生離死別。
周圍計程車兵和醫護人員看著這一幕,無不為之動容。但他們知道,必須執行命令,保護佟毓婉的安全。 幾名士兵上前,試圖將佟毓婉從周霆琛身邊拉開。
佟毓婉掙扎著,嚎啕大哭,她不願離開,不願丟下週霆琛一個人面對死亡的威脅。
“毓婉,活下去……為我們的孩子活下去!”周霆琛的聲音越來越弱,但他的眼中依然閃爍著對佟毓婉的深情。
最終,在眾人的合力下,佟毓婉被帶離了周霆琛的身邊。
她的眼神中充滿了不捨和痛苦,但在蘇龍將軍的護送下,她被迫離開了上海,一路跟著戰車,穿越戰火和廢墟,逃往相對安全的安徽。
1932年5月5日,上海的街頭依舊瀰漫著戰爭的硝煙,但隨著停戰協議的簽訂,這座城市終於迎來了一絲和平的曙光。
在經過數月的激戰後,中日雙方的代表坐在了談判桌前,共同簽署了這份沉重的協議。 在一間簡樸的會議室裡,雙方代表在長桌兩側相對而坐,氣氛莊重而嚴肅。
中國代表的臉上帶著戰爭留下的疲憊,但他們的眼神堅定,透出不屈的意志。日本代表則顯得更為謹慎,他們清楚,這場戰爭並沒有給他們帶來預期的勝利。
隨著最後一份檔案的簽署,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低沉的沉默。這份停戰協議的簽訂,不僅是對過去數月戰火的暫時終結,也是對未來和平的一份期盼。
在上海的各個角落,人們透過廣播得知了停戰的訊息。有的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有的人則默默地為逝去的親人祈禱。
雖然停戰協議的簽訂並沒有帶來完全的和平,但它至少為這座城市的居民提供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在戰地醫院裡,醫護人員忙碌地照顧著傷員,他們知道,隨著停戰協議的簽訂,將會有更多計程車兵得以生還。
在前線的戰壕中,士兵們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們互相望著,雖然語言不通,但共同經歷過戰爭的磨難讓他們之間產生了一種特殊的默契。
而在遠離上海的地方,佟毓婉在安徽的一處臨時住所裡,透過收音機得知了停戰的訊息。
她的心中五味雜陳,戰爭的結束讓她看到了與周霆琛團聚的希望,但戰爭帶來的創傷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癒合。
停戰協議的簽訂,是淞滬會戰的一個終點,但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一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