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開拍

“現在我宣佈,《我不是藥神》開機儀式,正式開始!”

半個月後,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劇組終於正式開機了!

雖然沒有媒體朋友到場,但在小胖等人的建議下,劇組還是舉辦了一個相當隆重的開機儀式。

小胖走完流程後,邀請蕭一禹上臺講話。

蕭一禹走上臺,拿起話筒,說道:“雖然今天是開機儀式,但實際上,我和在座的各位已經一起工作了半個月,和劇組的人相處的時間更久。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但是我對大家,對這部電影,充滿了信心。”

正說著,他的手機鈴聲突然響了起來。

蕭一禹捂著話筒,抱歉地說道:“不好意思啊,我接個電話。”

說著,他一邊手叉著腰,一邊將耳機放在耳邊,站在臺上打起電話來。

“喂,王經理,我的房子賣出去了?”

“十五萬一平嗎?有點太低了吧,我那可是浦西的大平層,這樣的房源打著燈籠都不好找。我知道,我是賣得有點急,所以才標了十八萬嘛,不然放在平時,二十萬都有人搶著要!這樣吧,王經理,你帶著客戶看看,我那些傢俱他有沒有看上的……”

“哎,好,王經理你幫幫忙,回頭回魔都,我請你吃飯。”

結束通話電話,蕭一禹若無其事地承受著臺下眾人異樣的目光,緊接著無縫銜接剛才的話題:

“我相信,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裡,大家一定能夠配合得非常好,然後打造出2023年的一部爆款!”

說完,蕭一禹走下了臺。

其他幾位主創也相繼上臺講話後,蕭一禹和小胖帶領著所有人一起上了香,揭了紅布,又合了張影。下午,正式的拍攝就開始了。

第一場戲,是呂受益在醫院和老婆聊天的戲。

李毅扮演的呂受益是一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對生命充滿了渴望,卻又不得不面對高昂的藥價和醫療體系的限制。

呂受益的臺詞真實而感人,他用幽默和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卻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恐懼。

這是一場大場面的戲,由於場景設定在醫院病房,人員眾多,需要進行大量遠、中、近景的頻繁切換,對導演的排程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在上場前,李毅給自已鼓勁:

導演為了拍這部電影,連自已的房子都賣了,我一定要展現出最好的表現,不辜負導演的期望,也對得起自已的努力!

曾經失去的,我要全部重新奪回!

三年之期已到,納蘭嫣然!我.....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

結果,出乎李毅的意料,他剛上場沒多久,還沒回過神來,蕭一禹就迅速地完成了拍攝,並且已經開始呼喊著要收工了。前後總共不過半個小時!

要知道,這段劇情在電影裡起碼要播放兩三分鐘呢!這就結束了?李毅心裡犯起了嘀咕:“導演,我要不要再拍一條呢?”

蕭一禹好奇地問道:“拍得挺好的,為什麼還要再來一條呢?”

“啊?”李毅撓著頭,覺得蕭一禹的問題很有道理,自已也開始懷疑起來,“我就是覺得有點太快了,心裡不太踏實。”

蕭一禹嚴肅地說:“這段戲,我們已經排練了很多遍了,你演得很好,要自信,知道嗎?我這輩子計劃至少拍一百部電影,時間不等人啊,李毅”

李毅說道:“可是我還是覺得有點太快了。”

蕭一禹回答:“你這樣想,拍得越快,剩下的時間就越多,剩下的時間越多,浪費的時間就越多,浪費的時間越多,拍得就越慢,所以拍得越快就拍得越慢。”

李毅留在原地思考著,蕭一禹則繼續指揮劇組人員將攝影器材搬上車,前往下一個拍攝場地。

然而,李毅並不知道的是,蕭一禹根本不需要拍攝那麼多的廢鏡頭。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完整的成片,只需要按照成片來拍攝就可以了。

通常我們觀看的電影,鏡頭時長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而在片場拍攝的素材與電影時長的比例一般是 50:1,也就是說素材時長達到了100個小時。

但是蕭一禹將素材時長壓縮了十倍,最多達到5:1的比例,這極大地節省了時間。

而且,這還不僅僅如此。除了素材的拍攝之外,蕭一禹清楚自已想要拍攝的內容,不需要頻繁試錯。也就是說,他不僅在拍攝素材這一方面節省了時間,還在這一點上再次節省了時間,這是雙重的時間節省。

在一天下午和晚上的時間裡,蕭一禹成功拍完了兩場戲,一場是呂受益在醫院的戲,另一場是他老婆在醫院交費的戲。

如此高效的拍戲速度,讓蕭一禹“快槍手”的名號一舉成名。

接下來的兩天,劇組人員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佈置現場的速度跟不上拍戲的速度。很多時候,需要雙線並行,也就是說,當蕭一禹在拍攝當前場景時,劇組的一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在著手佈置下一場戲的現場了。當蕭一禹開始拍攝第二場戲時,劇組人員又要馬上去佈置第三場戲的場景。

即便如此,還是趕不上蕭一禹拍戲的速度。如果人手和器材足夠的話,至少需要三線並行才能跟得上他的節奏。

很快,蕭一禹的第一場戲就要開拍了。

這場戲是程勇和曹斌在醫院對峙。

“快來快來,圍觀導演演戲啊!”程詩琪興奮地對孫小氓說道。孫小氓正在努力提上小白鞋,回答道:“等我一下等我一下。”

很快,兩人就到了片場,發現這裡已經擠滿了人,都是來圍觀蕭一禹演戲的。

在這段時間裡,蕭一禹小鮮肉頂流紈絝的形象在他們心中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精通演技、經驗豐富、才華橫溢、思路獨特的年輕導演。

然而,他給眾演員講了半個月的戲,演員們卻還沒有見過蕭一禹親自表演,於是心中不禁產生了好奇:我們這位導演的演技到底如何?是隻會紙上談兵,還是真有真材實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