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孩子說了嗎?”
馮大妮板著一張臉看著林靜。
“如今這都是啥時候了,你咋能幹出這種糊塗事兒呢?這是家裡吃飽了,就開始想有的沒的了。”
“你把這孩子接回來,其他孩子能接受嗎?”
馮大妮在角落裡數落著林靜,面上全是恨鐵不成鋼。
“我…我想說來著,但沒敢進去。”
林靜苦著臉,其實她把大閨女接回來時,她這心裡也突突來著。
不知道怎麼跟家裡的孩子說,尤其是小萱。
“你呀,你呀,我看你跟老二真是年紀大了,淨辦一些糊塗事。”
“我說,你,你們接回來都是跟家裡通個信啊,突然一個大活人就到咱們家了,咱們連個準備都沒有!”
“還有這麼大個事,怎麼不跟家裡商量一下?你們兩口子就這麼把事情給辦了?說領回來就領回來了?”
“你讓領養她的那戶人家怎麼想?讓小萱怎麼想?還有小玉,他都不知道自已還有個大姐!再說,你讓這孩子看咱們家連個準備都沒有,她怎麼想這些?你這個當孃的都沒有考慮好,你就私自把人給領回來了?”
林靜聽到這,也知道自已做的這件事情不妥。
“我跟為民當時也是看這梔子的日子過的太苦了,家裡負擔還重,連學都沒有機會上,我就想把她帶回來認認家。”
馮大妮兒看林靜哭喪著一張臉,心裡更來氣了。
“你早幹啥去了?現在人家那戶人家這副光景,老的老少的少,還都有病,你就把孩子給接回來了,人家咋看呢?”
“養了這麼多年的孩子你說給領回來就給領回來了,讓人家咋想,逢管現在日子過的咋樣?之前那對夫妻兩個是真的認真對待她的,養恩比生恩重啊!”
“你就這樣讓孩子把人家裡拋開了。你問沒問過人家的意見?考沒考慮過孩子的意見?”
馮大妮的話字字誅心,林靜狡辯道,“我這個當孃的看見親閨女受苦,我心裡不得勁,更何況那對夫妻也同意我把梔子領回來,是他們同意的,梔子才跟我回來的。”
馮大妮一拍大腿,氣急,指著林靜罵道,“你啊你啊!我一直以為你是個聰明的,沒想到竟辦這糊塗事,你是現在日子太好了是吧?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之前的苦日子都忘了是吧?”
“多養了一張口,你有沒有問過家裡人的意見?這個家不是你自已的,目前大家都在一起吃飯,多來一個人就得少吃一口,不是說你心懷愧疚,想把人領回來就領回來的,大家都付出了東西,該拿錢的拿錢,幫買糧的買糧。”
“現在這個家不是你跟二子的一言堂,你們不能仗著父母的身份讓子女難做呀,有時候子女不說,你不能裝糊塗!”
“你就這麼把對方領回來了,讓其他孩子怎麼想,她什麼也拿不出來,還要吃家裡的,更何況這麼多年跟孩子一點感情都沒有,那能是那麼快就能建立起情感的?你讓他們一下子和睦相處,那可能嗎?”
“還有那戶人家說讓你把孩子領走,你就把孩子領走了,你讓他們這老兩口咋辦?那個孩子還小,他倆動作還費勁,你真讓梔子不管他們的死活呀!”
“你要是真的覺得過意不去,你就多去看看,送點東西也行,就這麼把孩子領回來了,不僅對咱們家不負責,對人家養父母也不負責啊!”
“人家教育孩子花費了這麼多年的心血,你說摘成果就摘成果了?”
“你們這事情做的不地道啊!”
“當初孩子是你送的,你就應該都考慮到,而不是愧疚,後悔!”
“那有什麼用?”
林靜被訓的頭都不敢抬,半響,吶吶說道,“這些我跟為民也考慮過了,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我們這不是手裡沒錢了麼……”
林靜的越說聲音越低,這段日子她跟為民兩頭跑,不僅要忙活家裡的事,還要經常去縣裡看看大閨女的情況,時不時的給塞點東西,塞點錢,一來二去的,這手裡就沒啥錢了。
杜梔的養父母現在家裡的窟窿很大,他們兩人不僅治病要花錢,吃喝也要花錢,還養著一個小孩,之前給杜梔的那些錢都用在了家裡,一點都沒用到學習上。
這也就算了,畢竟人家養她一場孩子,把錢花給養父母,他們也挑不出來什麼故事,反倒是覺得自已的孩子被對方教育的很好,知道感恩。
可是時間一長,他們就發現這窟窿越補越大,完全就是一個無底洞了,他們都已經把自已手裡能準備的東西都給杜梔讓她幫忙家裡了,可是還是不夠。
他們發現孩子在家裡乾的活是乾的最多的,吃的卻是最少的。
那對養父母對自已親兒子的關心遠比杜梔來的多。
她這個作為母親的,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加上手裡沒了能夠支配的物資與金錢,又怕孩子餓壞了,累壞了,所以才跟對方商量,要把孩子領回家去,起碼在家裡還有一口吃的……
代價就是,以後杜梔這孩子每個月都得拿著點糧食去看看對方。
林靜想到這裡,不敢吱聲,她想著自已以後少吃點,就能把這糧食攢出來,到時候讓梔子拿過去,也算是報答對方的養育之恩了。
但是這話她不敢說,現在糧食多金貴,她比誰都清楚,她怕把這話一說,馮大妮立馬就能炸了,也不敢跟其他孩子說,她也知道她這事做的不地道。
可是她不答應,杜梔的養母不願意放人啊……
杜梔的養父倒是還挺開明,是個有文化有涵養的人,知道現在家裡情況不好,杜梔跟著他們也是吃苦,所以也同意孩子回來。
可越是這樣,林靜看對方家裡的情況,心裡也是不好受,她也能理解杜梔養母不願意放人的心思了,畢竟家裡老的老,少的少,唯一手腳麻利能幹活料理家裡的就只有杜梔了。
她算是家裡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