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4章 還整誰?

魏啟想要御駕親征,陳景銘可不敢答應。

去大漠打仗有多苦他可是太清楚了。

魏啟從小沒吃過苦,又沒去過惡劣環境生活過。

一個水土不服人就沒了。

他可不敢讓這代帝王在出徵路上出事,這可是王朝大忌。

西域多沙漠戈壁,回鶻主要領地雖然在綠洲上,可是那是沙漠綠洲。

陳景銘果斷搖頭,“皇上不能去,沙漠不是善地,行軍途中有流沙,還有沙塵暴,一不小心,就會全軍覆沒。”

魏啟指指陳繼銘,“朕不能去,他就能去?”

陳景銘嗯道,“我哥他頂的是軍師頭銜,行軍打仗是將領的事,軍師只管出謀劃策。”

魏啟不解,“什麼意思?”

陳景銘想了想解釋道,“這麼說吧,我第一次去半島那會兒,一路行軍是郭鳳儀在指揮,到了安東以後,調兵遣將是宰父信在指揮。”

魏啟覺得哪裡不對,可是他又不太懂。

陳景銘繼續道,“打仗的時候是宰父信在安排怎麼打,臣在一旁估算勝算有多大。

就像打甘勿城,宰父信束手無策,所以臣想了一個火攻的法子。”

魏淵跟陳繼銘聽明白了,陳景銘說的軍師就是協助元帥打仗,而不是主宰整個大軍。

要是皇帝御駕親征,那就是整個大軍都聽他的。

要是魏啟想要親自指揮,你精通兵法也就算了,胡亂指揮可是會葬送全軍的。

“皇上,您不懂兵,要是指揮不當,可是英明盡毀。”

魏啟…………

魏啟不認同,“朕雖然沒有打過仗,可也不會胡亂指揮。”

陳景銘沒有同魏啟繼續爭論,畢竟也不一定,那些人會把他調離京城。

………

轉眼就是承慶八年,陳景銘上了一道奏表,提出加大人口生育,鼓勵開荒,養殖牲畜,減輕民間稅負等問題。

大齊這幾年連年征戰,雖然沒有動搖國本,也該與民休息,養民就是養國。

因為打仗基本上沒怎麼出糧食,還有軍餉也沒有虛耗國庫,百姓沒有受到兵災苦。

還有就是,行辦學堂,大齊地方官府出資,行辦官學。

讓那些五到十歲適齡兒童可以進官學讀書,教授啟蒙書籍,三字經,千字文,基本數學,還有乘法口訣。

陳景銘想到這裡沒有百家姓這本書,於是,他託在家丁憂的岳父雲修之,編寫百家姓。

雲修之聽陳景銘說了要求,還是給孩童啟蒙書籍,欣然答應。

然後去了戶部,去戶籍紀錄司去查資料。

誓要編寫一部朗朗上口的百家姓。

還有一件事讓滿朝文武都有些震驚。

陳景銘提出每戶有兩個年輕成年男丁以上的人,需要服三年兵役。

勳貴高官子弟也不例外。

服兵役期間,表現優異者,可以升職加薪。

要是三年內沒有大的功勞,和有傑出表現,就可以退役回家,繼續務農,或者經商,讀書科舉。

什麼?

士大夫子孫也得服兵役?

這讓滿朝官員都不滿了。

他們都是士大夫子孫,憑什麼還要服兵役?

陳景銘懟了回來,“沒有考中功名,就需要服兵役,總不能因為有個好爹,就不為朝廷效力了。”

朝臣氣的哆嗦,“可是朝廷優待士大夫子孫,可以免除兵役,稅負。”

陳景銘聽說後不屑道,“那就改,誰有功名就免誰免服兵役,至於考不中的,那就服兵役,為國效力。”

陳景銘還嫌不夠刺激,把士大夫田地免稅制度給改了。

以前,考中秀才可以免稅四十畝,改成二十畝。

舉人免稅兩百畝,改成一百畝。

進士改成三百畝。

以此類推,多出的良田都要繳稅。

陳太傅去年只是折騰勳貴,今年可是把全天下有功名的人,都給算計進去了。

現在是,種地農人繳稅,商人繳稅,士大夫買的地多了也得交稅。

謝懷君等戶部尚書不解,“為什麼要士大夫也繳稅?家人也需要服兵役?”

陳景銘笑的不懷好意,“因為士大夫有錢又有人啊,你說,一個農戶才種幾畝地,一個大家族有多少地?

怕繳稅,別買那麼多田地不就得了。

不想兒子去服兵役,別生那麼多庶子不就得了。”

陳景銘一封奏章炸了朝堂,朝臣反對。

結果就是,朝廷就是降低了免稅田數,又不是不免,不想繳稅,少買田地。

你們還有功名,就是繳稅,那些收稅衙役還敢多收你們不成?

朝臣……………

陳景銘折騰起來,滿朝文武都頂不住,想要反對都不行。

“可是,田地收入少了,俸祿又少養不起家。”

陳景銘白眼一番,“那就裁人,不許超標納妾,不許多養下人,超了人數,就證明你貪汙了,不然哪來的銀子養人。”

官員納妾都是有人數要求的,就是沒人遵守罷了。

真要較起真來,他們都得被罰。

…………

商人和農家不許納妾,四十無子才能娶一個妾室延續香火。

可是哪個商人真做到了?

大齊上下都閉嘴,陳太傅真不如在外征戰。

他出去,折騰外族,總比折騰自已人好。

陳景銘就是故意折騰,難得那些人受不了,才會想著法子的排擠他出京城。

魏啟魏淵父子倆真沒想到,陳景銘能想出這種法子。

不過,挺解氣的。

現在大齊立國七十載,土地兼併嚴重,許多人都沒了土地。

陳景銘這樣一來,除了免稅土地,以後糧稅能多出收一半出來。

戶部官員一算賬,腰板都挺直了。

這下發財了,國庫將不再空虛。

於是,皇帝下令,重新丈量土地,全國有功名的人家,都準備好。

多出來的田地,都要開始繳稅。

有的人眼睛都氣紅了,也沒辦法,陳景銘人家帶頭清理自家土地,你總不能說人家庇護自已人。

關鍵是,陳家是新貴,良田真沒那些老牌勳貴多。

還有宗室,親王,公主,郡主等等。

這下子真是得罪人海了去了。

有老頑固指著陳景銘,罵他有辱斯文,折辱士大夫。

陳景銘呲牙一笑,“我在海外屠了整個扶桑族群,你猜我殺神名號哪裡來的?”

罵的人閉嘴,再不敢說。

關鍵是,陳景銘折騰玩人,他又回去給皇孫上課去了。

留下鬱悶到快要發癲的滿朝文武。

陳景銘必須除掉,歷史上有那麼多次變法,那個能維持長久了?

那些帝王,還不是忍痛殺了那些人,不殺也得讓他遠離權力中心。

一個個挽胳膊擼袖子,想要把陳景銘趕出權力中心。

結果………

陳景銘沒有實權!!!

他就有一個安遠侯的侯位。

還有一個沒有實權的一品太傅官職。

只能教導皇孫讀書,偶爾上個摺子。

這………………

該針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