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次的風波後,景天在組內,反倒變得自由多了
其他人見識了景天的厲害,瞭解和景天是張姐帶來的,都老實了不少
大家不是推來推去,反而整個組的效率還有所提高
景天又在組裡呆了半年
李大姐家裡的事情辦完,回來了,對景天一如既往的照顧
景天從她哪裡又學了不少知識
飾品的裝配,無非就是那兩個程式,半年景天把能掌握的都學的七七八八了
此時景天又想著到其他的環節歷練了,眼前的目標是自己當老闆
景天懂得程式分解的重要性,完成一樣程式,立馬要開始下一個程式,只有每一個程式快速通關,通關後快速到下一環節,才能早日完成自己的目標
於是這天上班的時候,景天是一邊幹活,一邊等著李師傅,就是想要說一個事情。
心裡還在不斷梳理著自己的想法
這也半年過去了,這邊的活已經熟練了,從串珍珠項鍊到串手鍊等,這塊的工作多個模組已經門清了
自己這個手速和效率已經大大的提高了,超過了組裡大多數的人。
到生產車間去,既可以鍛鍊自己,也給生產車間增加生力軍
景天還想著不能老是在這一塊待著,想將來自己當老闆,那各個環節我都要熟悉
不要看老闆什麼事都不做,往往成功的老闆,也是經歷了一個從打工到當老闆過程的。
很多老闆也是從無到有幹起的,那種什麼都沒幹過的老闆,往往企業做不了多久就倒閉了
那些成功的老闆,懂得往往是比普通打工人要多的多,普通工人往往擅長一個環節。
他不做,不代表他不會,只是他把這部分工作,分給了下面的人幹。
他不幹,但是他都懂門道,要不然下面這麼多彎彎繞,要是啥都不懂,豈不是被忽悠瘸了。
當然,前面這些話,給車間增加生力軍,是景天能跟李師傅說的,後面這些心裡話,更深層的謀劃和思考,是景天不能對李師傅說你的
李師傅正在巡視,跟往常一樣,按照生產的流程巡視各個模組
先是到原材料倉庫看看,然後是生產加工車間,再到組裝這一塊,包裝車間,最後是品檢室和發貨倉庫
他就在不同部門間來回的溜達。
李師傅來到自己的組裝組,停在自己門外的時候,景天停下了自己手裡的活,急忙跑了出去,跑到李師傅跟前。
先是跟李師傅打了一個招呼。
乾脆利落,迅速說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換到生產車間歷練
李師傅也知道,景天是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不過景天這麼能幹,在組裝組的表現,有目共睹,而且組轉這塊確實含金量不高,有點屈才了
以前就想讓景天到其他流程去做,只是一來時間不長,而且不知道景天願不願意,畢竟這種歷練學的東西多,體力活更重,也更辛苦
有些人並不願意未來而放棄現在的輕鬆環境,不知道景天是什麼樣的人,到底是貪圖輕鬆還是更願意放棄輕鬆去成長
現在景天主動提出來,希望為工廠做更大的貢獻,李師傅就答應了。
李師傅也暗暗的佩服景天的早熟,把自己的個人目的和工廠的發展目標,融合在一起,說的話也大氣,同時又能達成自己的目標
現在也是旺季,生產車間也是需要人,畢竟組裝這塊不需要那麼優秀的人才
“回去我幫我看一下排班,如果可以,就幫你安排過去”李師傅沒有馬上答應,但是已經心裡默許了。
“不過我有事先跟你說清楚。那邊的工作是比較累的,而且工資也不比這邊多多少,也是屬於多幹多得的那種。就怕你吃不消”,李師傅提醒道
沒想到這麼順利,景天已經很感激了,一口應承了下來,連連道謝
李師傅回去檢查了一下生產車間,各個環節的人員需求情況,發現壓膠模這個組是需要人的,就要把景天調到這個組。
原來在製作首飾時,鑲嵌、焊接、組裝、打磨、研磨、電鍍看起來最頻繁的操作,其實已經是飾品生產的最後一個環節了
飾品生產需要很多的步驟,從設計圖紙,到起板,到失蠟法澆築,到最後的成品,足有十幾個環節
壓膠模是主要用於批次生產的首飾,將飾品設計師設計的圖案,手工雕蠟起版,那個年代很少有工廠CAD起版
手工雕蠟起版,把這批頭版變成銀版或者鋼版,再製作更多的蠟板出來
將這些蠟板外邊用石膏包裹,凝固後,變成石膏模
再放到電爐內烤制,裡面的蠟板融化後,空心的石膏模就可以用了
石膏模裡面注入金屬液體,凝固後就變成了飾品
再放入冷水中,熱脹冷縮,石膏炸裂,就得到了飾品
所以,現在工廠大量生產的飾品,製作更多的蠟板就是當務之急
壓好膠模,就可以注入蠟液,批次製作蠟模,所以把景天安排到了這個位置
第二天,景天早早的就來到了加工車間,加工車間的組長也來了,組長給景天安排了一個師傅,叫廖師傅,讓他帶著景天。
囑咐景天,廖師傅這段時間也挺辛苦的,多幫幫他,
經過上次那件事情,廠裡很多人都知道景天的個性,覺得他是個狠角色,能夠大聲的吼出來,很多人都做不到,也不敢輕視
廖師傅也是常年在這邊打工的老員工,時間久了,自是沒有這個底氣和火氣的。
雖然在生產車間,但是生產環節前移動了,這個環節就對技術有很高的要求
初版複製的鋼板,再重新批次複製蠟板時,特別需要細心,需要考慮溫度等各種細節,比如石蠟的融化溫度在60度,處處都是技術細節。
可是誰願意把自己的技術教授給陌生人呢,廖師傅也不例外。
這個其實也不能廖師傅,也是人的正常的心理。
景天一開始想搭把手,卻插不上手,只能默默地看著,心想不能做還不能看嗎,看懂了就有辦法。
除了默默地觀察,儘可能瞭解更多的技術細節,景天為了獲得廖師傅的信任,就主動幹了很多的事情,那就從打下手開始,幫他運送搬運磨具等,心想學技術真難
又過了一段時間,機會終於來了。
由於訂單多,壓膠模有兩個工作臺
其中一個操作檯是,這是廖師傅的,對面還有一個操作檯,是另外一個師傅的。
這段時間,對面的那個師傅家裡面有事,請假回老家了,工作上的事都交接給廖師傅了
雖說是請假,但是年齡也大了,這次說是請一個月的假,估計也不會回來了
李師傅知道這裡面的事情,景天來了,就沒必要找到其他人了,讓廖師傅帶著景天,而不是幫幫做些輔助工作
如果不告訴景天咋做,只能廖師傅一個人做,還會耽誤公司的進度。
廖師傅一開始還想保留自己的技術的,但是時間長跟不上了,再加上後端環節的人再催,又怕李師傅的責怪,已經開始冒汗了。
又想想景天這段時間確實幫了不少忙,而且自己的手藝是日積月累的,不是那麼容易被取代的。
就趕緊讓景天到自己這邊,開始交代技術細節,景天大部分程式都非常熟悉了,經過這次點撥,就迅速的掌握了。
另外工作臺已經被調好了,景天直接過去上手了,景天的熟練度還是讓廖師傅感到了驚歎。
沒幾天的時間,景天就把那個師傅的事情給頂了下來。
整個生產又恢復了高效率,廖師傅輕鬆了也感到了欣慰。
有想法就要大膽的說出來,不要在自己的崗位上默不作聲,默默無聞這句成語真正的意思是,你習慣了默默,很多事情不敢說不敢做,慢慢的也就無聞了
景天始終有個終極目標,就是當老闆,當老闆有很多的環節,當前一個環節打下堅實的基礎時,就要趕緊的像下一個環節進發
景天並沒有像其他人,覺得沒前途就跳槽換一家,而是在同一家換環節學習,換另一家,別人往往用你熟悉的,還是原來的經驗,內部調崗就省事多了,還能不斷深入經營的根本
景天學東西是有策略的,即使面對被封鎖技術的情況,先從外圍和觀察做起,有耐心,像豹子一樣平心靜氣的等待著獵物,而不是負氣就撂挑子,能夠把該學的想學的都學到手,即使學個八九不離十,總有機會給自己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