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這也是葉天剛才沒有自已先進去的原因,不是怕自已先進去了林菀和趙清歡找不到自已,而是在沒有邀請函的情況下,他根本就不可能進得去。

畢竟洛陽城的文人這麼多,誰也想進明月樓參加詩會,就算明月樓再大也不可能容納所有人,只能透過邀請函來決定詩會人選。

“這裡好大!”

葉天剛進去就被眼前富麗堂皇的裝飾給震撼到。

他本以為這裡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酒樓,可當他進來才發現,這裡的地方大的驚人,起碼能容納兩三百人還有不少的空餘之地。

“那是自然,明月樓可是整個大乾最負盛名的文道聖地,據說這裡建造的時候,工匠全都是宮裡派來的呢。”林菀認可的說道。

宮裡的工匠?

葉天聞言也來了興趣,好奇的問道:“對了,你們總說明月樓是文道聖地,那它背後的老闆是誰?當今陛下麼?還是某個大儒或者國子監的大人物?”

“這...我也不清楚,明月樓自從建立開始,它的老闆就是一個謎,根本無人知曉。”林菀搖了搖頭。

其實她小時候對這個問題也執著了很久,只可惜後面她也問了許多人,到現在也未曾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趙清歡馬上也附和道:“菀兒說的沒錯,明月樓的老闆的確很神秘,恐怕只有那些真正的大人物才知曉吧。”

聽到這個回答。

葉天也是一陣意外,沒想到明月樓會這麼神秘。

“好了,我們的位置在這裡,公子請坐。”

這時候。

林菀指著眼前的一個空桌子說道。

她們的邀請函上都規定了座位,並且每張邀請函可以帶三人一起參加詩會,所以林菀這次帶了趙清歡和葉天一起過來。

其實這也是趙清歡懶得麻煩,真要是想要邀請函的話,憑她之前才女的名聲,明月樓同樣也會給她發放邀請函。

甚至一年前明月樓每次都給她送了邀請函過來,只是當時的她心情低落,根本沒心思考慮這些,後面明月樓自然也就把她的邀請函給了其他人。

“我們今天在這裡需要花錢麼?”葉天看著桌上的糕點和水果好奇的問道。

雖然他不知道這些糕點和水果的價格,但不用問也知道這一桌下來,起碼也要幾十兩銀子才能搞定。

如果這些全都是免費的話,那明月樓僅僅是舉辦一次詩會,都要花費幾千兩銀子的本錢。

“當然是免費的,不過這也是因為詩會的關係,如果是平時來這裡吃飯消遣的話,一次起碼也要幾十兩銀子。”林菀回答道。

“原來如此!”葉天點點頭,明白了明月樓這麼大方的原因。

原來平時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怪不得現在這麼大方呢。

……

三人閒聊的時候。

明月樓裡面的人也越來越多。

終於。

隨著一個滿頭白髮的老頭出現在二樓,原本嘈雜混亂的明月樓也馬上安靜下來。

葉天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大家都不說話了,他自然也同樣閉上了嘴巴,朝著二樓的老頭看了過去。

“這位是劉大儒,算是現在明月樓詩會的負責和評選人!”趙清歡小聲給葉天解釋道。

與此同時。

劉大儒也主動開口道:“大家稍微安靜一下,今日乃是中秋佳節,所以今日詩會的題目自然也是以中秋為題,從現在開始計時,一共一炷香的時間,希望大家都能寫出佳作!”

等他把話說完,明月樓的夥計這時也馬上拿著筆墨紙硯出現,在每個有客人的桌上都放了一份,以便大家書寫詩詞。

葉天,林菀和趙清歡三人的桌上也同樣如此。

“公子,我和表姐已經想好了,把你之前的兩首詩詞全都寫上去,就算題都城南莊無法參加今天詩會的排名,不過日後八月份的詩詞榜排名出來,它一定能進前三。

至於嫦娥的話,今晚很有可能拿下第一名。”林菀第一時間提筆說道。

臉上滿是得意和開心之色,雖然《嫦娥》和《題都城南莊》都不是她的作品,但現在她早就把葉天當成了知已好友,所以在她的心裡,葉天只要能拿下好的成績,她也同樣與有榮焉。

旁邊的趙清歡就算一直沒有說話,可臉上的笑容卻也一直沒有消失過,很明顯心裡有著同樣的想法。

“你們看著辦就好,不過今天中秋佳節,我正好再來一首新的詩詞,就當是湊個熱鬧吧!”葉天同樣拿起一支筆說道。

聞言。

趙清歡和林菀兩人先是一驚,然後臉上也都露出期待的表情。

“公子你又有新的中秋詩詞了麼?”林菀不可思議的問道。

趙清歡雖然沒有說話,但臉上卻也增添了幾分崇拜的表情。

“嗯。”葉天點點頭。

現在這種情況,他自然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不就是中秋詩詞麼?

對別人來說不知道難度如何,可對他來說,完全就是有手就行!

原本葉天想寫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只是他剛才突然發現窗戶外電閃雷鳴,好像突然下起雨來。

如此情況下,他自然也更換了原本的作品。

於是在林菀和趙清歡的注視下,他也直接落筆成詩《一剪梅·中秋無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如果用白話翻譯過來,它的意思就是:

回憶起那個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盪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上舉杯待月光,可是烏雲浸溼了紗窗,雨水打溼了紗窗。

我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滿堂只有蠟燭高燒光閃閃,照耀得酒宴上紅彤彤。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讓我們慢慢把曲唱到終。

這首詞本是辛棄疾於中秋之夜創作,表達了自身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憤懣情懷。

如今被他拿來,同樣也算是對應了原主之前的遭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