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後來震驚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審判就開始了被稱為“猴子審判”。
因為這幫反對進化論的人就一直把進化論簡單的曲解為人是從猴子變來的控方,也就是反對進化論的這撥人是找來了一個爾遜的前國務卿的一個極端宗教保守派人士去當他們的律師辯方。
還有就是全國一些其他地方慕名而來,願意為言論自由而戰的志願者。
辯護律師本來是希望能夠從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角度去指責說禁止老師上課講進化論違反了言論自由。
但是後來,他們發現這法官跟陪審團就認聖經,一說起這進化論如何違背了聖經的意思他們就很激動。
這邊就決定改變策略,咱不從這言論自由角度講了,而是試圖從聖經本身入手,證明兩件事。
一個就是聖經本身,它從邏輯的角度講是不夠嚴謹的,它應該從這個宗教和道德的角度去進行審視,而不應該說把聖經交到科學的態度上去做評判。
第二個就是說聖經本身跟進化論是不矛盾的,完全可以說這世界是神創造的與此同時又符合進化論的規律。
後來控方保守派反對進化論的國務卿被迫拉到法庭上去作證。
趁著這個機會律師透過雄辯,是徹底證明了這位國務卿透過字面意義上理解聖經,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而且他自已本身對聖經也並不是百分百熟悉。
另外辯方一位律師做了一次特別精彩的演講,成功地引起了陪審團和群眾對於宗教裁判所的恐懼。
然後他說這種決鬥致死的觀點根本不成立,因為你無法與真理決鬥。
最終這邊還是敗訴了,但是他們贏得了民心。
很多之前的保守派人士轉而去支援言論自由。
除此之外,在這個被木倉國人稱為叫咆哮的20年代的時間。
還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說在電影,音樂,藝術,文學這些方面,木倉國的這個社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終於面世引起極大的社會轟動,爵士樂也是在這段時間開始風靡全國乃至全球。
這個年代誕生的經典文學作品就是了不起的茨比,描述了一戰之後一種幻滅感。
另外,木倉國的性解放運動,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發展的。
性解放運動的大概內容就是性行為的自主自由化。
就是說這些事是我自已的身體,我自已來決定,別人無權指責我。
還有比如避孕和避孕藥的正常化以及女性獲取性快感的權利的這種正常化等等。
當然後邊還慢慢包含了一些同性戀平權的活動。
最後這個年代還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很多水又國人向木倉國傳來了麻將這種娛樂是風靡了全美,大家都覺得特別好玩,但是為啥這麻將之後還是在木倉國逐漸的銷聲匿跡。
並不像木倉國的這些主流的娛樂的紙牌薩斯撲克流行,主要是因為這規則太多了而且太亂了,一會這邊說這個一會那邊說那個就沒有一個特別統一的明確的規則。
這個對於木倉國人來講就太複雜了接受不了。
所以後來麻將就還是在水去人圈裡比較流行,但他就不像當年的那些宇人,也都在玩這種狀態了。
木倉國人整個這年代可以說過的是跌宕起伏精彩非凡,而且在這段時間不管是社會經濟文化上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但是誰都想不到,後來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一次經濟危機。
也就是大蕭條。
這大蕭條到底是因為啥就蕭條了?
在這個年代這會,木倉國是有三個總統,這仨哥們在整個木倉國都不是特別有存在感的那種。
這三人都是禾口黨的,因為之前說過自打南北戰爭以來,禾口黨是長期的執政。
但是這個長期的統治地位到了這三任哥們這算是徹底到頭了。
這仨人裡面第一個叫哈定,這哥們競選的時候正好趕上一戰結束,他採取了一個口號叫回歸常態。
這個口號是幫他以極大的優勢戰勝了點王黨的候選人。
不過這點王黨候選人實在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他的競選搭檔也就是如果選上之後當副總統的哥們是小斯福。
他當了總統之後,雖然他的這些內閣成員們一個個履歷都很光鮮,但是整個政府動不動就爆出一些政治醜聞就弄得哈定非常的難堪。
結果這哥們還沒來得及說參與連任競選,就一命鳴呼了。
他的繼任者叫立芝是之前他的副總統。
這位立芝成功地獲取了連任,而且在他的任內是成功地解決了哈定政府時期的些問題。
所以,這立芝來講還是挺不錯的。
在完了之後的總統叫胡佛,這哥們存在感比之前這倆人應該要更多一些。
因為木倉國有一大壩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而且胡佛還是木倉國曆任總統裡唯一一個熟練說中文的哥們。
因為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在水又國這邊有外派的任務,他是跟他媳婦一起來的水又國。
所以倆人中文都說得很溜,後來胡佛入主呂宮之後有的時候為了保密還跟他媳婦當著其他人面用中文交流,這樣其他人都聽不懂。
哈定,柯立芝和胡佛這仁哥們,他們的經濟上的政策和原則是挺一脈相承的都是堅定的先富帶動後富的支持者。
他們覺得如果想讓這經濟健康的發展,一定得先讓富人特別有錢,這些富人有錢了之後,他們就能夠去投資創造就業。
他們就瘋狂地給些富人減稅,這個就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這人都不斷地在削減政府的開支。
都知道政府花錢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花給窮人的,因為這些錢確保了窮人的這種最低保障,社會福利等等。
因此在這仨哥們的任期裡這貧富差距是一路猛增,這個社會的錢一但都聚集在少數富人手裡。
窮人沒錢消費的話,這就給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埋下了危機。
因為說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一個原動力。
為什麼老說拉動內需,拉動內需?
你就得大家手裡都有錢都能把這錢花出去,這經濟才能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