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沈逸塵的身子也養得七七八八了,於是蘇慕青便提出了告辭,她已經離家一個多月了,想家裡的兩小隻了。
沈逸塵聽聞她想回家,便也不好過多挽留,這段時間了,他跟蘇慕青交談了許多事情,蘇慕青也知曉了他是當朝的太子殿下。
不過,對於蘇慕青來說,他是誰並不重要,她只把沈逸塵當作了一個普通的病患而已,僅此而已。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也瞭解了太子殿下的為人,他當真是一個愛國愛民的準皇帝。
沈逸塵也知道蘇慕青是一個心中有大愛的人,所以他們兩個約定好了,等沈逸塵坐上了那個位置之後,他會替蘇慕青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大楚醫學院,到時蘇慕青就負責招收和培養醫學人才,為大楚皇朝,為天下人做貢獻。
於是,在臨行前一晚,蘇慕青將自已所知道的一些養生知識告訴給了沈逸塵,並囑咐他一定要好生調養身體。
第二天一早,蘇慕青就揹著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蘇慕青都在想著家裡的兩小隻,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自已。
終於,一個星期後的日落時分,蘇慕青騎著馬回到了春堂門口,老遠,她就看到兩個小傢伙站在門口張望著。
“孃親!”兩人看到蘇慕青,立馬跑了過來,緊緊抱住了她,“想死孃親了!”
蘇慕青看著兩個小傢伙,眼裡滿是寵溺:“娘也想你們了!”
蘇慕青和孩子們走進院子,發現裡面多了幾個人。她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已的爹孃和大哥大嫂。
原來,他們得知蘇慕青一個多月沒回家,擔心她出事,便特地趕來看看。
一家人團聚,其樂融融。蘇慕青向家人講述了自已救治太子的經歷,以及與太子的約定。
大家聽了都很高興,不由得為蘇慕青感到驕傲。
當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晚飯,談笑風生,蘇慕青看著身邊的親人們,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晚飯後,蘇慕青和父母聊了會兒天,她提到了建立大楚醫學院的計劃。
“爹,娘,我想在青州縣建立一個大楚醫學院”蘇父蘇母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
蘇父開口道:“慕青,這可是一件大事,需要不少資金和人力吧?”
蘇慕青點了點頭,“沒錯,但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想讓更多的女孩子有機會學習醫術,治病救人。”
蘇母擔憂地說:“可是,我們家並沒有那麼多錢……”
蘇慕青笑了笑,安慰道:“爹孃,不用擔心。我已經和太子殿下約定好了,等他即位後,會支援我們建立大楚醫學院的。”
蘇父蘇母聽了,這才鬆了口氣。
蘇慕青接著說道:“我打算明天就去找杜大哥,商量一下此事。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援。”
蘇父蘇母聞言,雙雙開口道:“行吧,既然你心中已有計較,那我們便不多說了,你要是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儘管開口,我和你娘你大哥他們都會盡力幫助你的”
蘇慕青朝蘇父蘇母點了點頭:“好,那我有需要了再找你們,你們早些休息吧,我這段時間一直趕路,也累了,先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蘇慕青來到縣衙,找到了杜縣令,她向杜縣令詳細闡述了建立大楚醫學院的構想和意義,希望得到他的支援。
“杜大哥,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這麼跟你說吧,我這事也是得到了上頭的支援的”說著她跟杜縣令講述了自已救治太子的經歷,以及與太子的約定。
杜縣令聽完後,深感自家妹子的運道和能力,對此,他能說什麼呢,唯有大力支援嘍。
他表示願意全力支援蘇慕青的計劃,並承諾會協助她籌備所需的資金和物資。
接下來的日子裡,蘇慕青忙碌而充實。她與杜縣令一起四處奔走,尋找合適的校址、招募醫師、購買教材和基礎的裝置等。
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楚醫學院的建設工作逐漸展開。不久後,一座嶄新的學院坐落在了青州縣城。
蘇慕青開始面向全天下招收醫學生,只是大楚皇朝的子民們都不太能接受女子學醫,前來報名的人寥寥無幾。
蘇慕青為此感到十分苦惱。一天,她在街頭遇到了一群打鬧的小孩子,她靈機一動,她決定舉辦一場義診活動,讓人們看到女子行醫的魅力。
當即聯合縣城內的幾個知名的醫館一起舉行全民義診活動,想以此來感化人們,更希望他們能將自家的子女送來醫學院進行教育,這樣醫學院的招生便能完成了。
義診當天,蘇慕青和其他醫館的醫師一起為百姓免費看診治療,在診治過程中,她們展現出了高超的醫術和專業的素養,令眾人讚歎不已。
於是,這次義診過後,人們開始對女子學醫改觀,開始有小部分的家庭願意將女兒送到大楚醫學院學習。
接下來,大楚醫學院終於迎來了第一批醫學生,只是這批醫學生,大都是貧苦家庭的子女,因著這些人的家境貧困,大都是不識字的。
想要直接學習醫術那是不可能的事,蘇慕青唯有先幫她們請來了普通的夫子來給她們開蒙。
蘇慕青看到這般情況,便知道大楚醫學院的招生工作任重而道遠,起碼,掃盲必須先進行,後續才能開展醫術教育工作。
沒辦法啊,這個時代,都是讚頌女子無才便是德,蘇慕青的這般行為,其實已經引起了大部人的爭論,不過蘇慕青毫不在乎,眾人笑我太無知,我笑他人看不穿。
為了系統,為了自已,為了大楚皇朝,她必須擔起來這個重任,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誰不想在自已有能力之時為祖國添磚加瓦。
不然她穿越過來將是毫無意義,空有一身本事和不凡的醫術,還有逆天的系統輔助,不作出一番大事業,如何對得起這次難得的重生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