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付出總是很難得到回報”
“有多少人面對鏡子留著眼淚微笑”
“有多少人笑著在暴雨中瘋狂奔跑”
這幾句歌詞,將情緒又壓抑了下去。
大多數人,找到了共鳴。
是啊,誰說努力了就有回報?
讀書的時候,無論多努力多拼命,成績一直不上不下。
工作的時候,熬夜加班跑專案,休息日咬牙不休息,也沒賺到多少錢。
每個人都在想著世界是公平的。
但每個人都知道,世界是很不公平的。
你不付出努力,一定沒有收穫。
但付出努力了,也不一定有收穫。
付出和回報,從來不是一條等式!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真的躺平了,不甘心。
付出了沒收穫,更不甘心。
我明明努力過了,為什麼什麼都沒有!
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對著鏡子強顏歡笑。
安慰自已,明天會更好的。
把淚水忍住,吞下肚子。
隔天繼續渾渾噩噩往前衝。
久了,就麻木了。
所謂的付出就有收穫,早就被丟進兒時的童話書裡。
“有多少人為了名利,戴上了冰涼的手銬”
“有多少人為了苟活,背叛了最初的理想”
“但堅持了理想的卻又混不到車房”
“有多少人為了車房要還一輩子外賬”
“他還了外賬也是拆了東牆,補上了西牆”
蘇安還嫌觀眾不夠痛苦,繼續將血淋淋的事實撕來開曝光。
人活一輩子,辛苦一輩子,到頭來,不過是勉強過日子。
試問你自已。
拼搏賺錢這麼些年,錢都哪去了?
吃的,穿的,孩子的學費,父母的療養費。
最可怕的,房貸。
一間小小的房子,成為壓在頭上幾十年之久的大山。
你拼搏一輩子,賺的錢,全到裡面去了。
看到自已喜歡的東西,能買嗎?敢買嗎?
遊戲機?電腦?口紅?包包?
能省就省吧。
實在不能省的,就買便宜的,買二手的。
曾幾何時。
我們賺錢不是為了讓自已活得更好。
而是隻為了活下去。
一個月賺了五千塊,甚至沒有小時候,從父母那裡拿了五毛錢那麼開心。
拿五毛錢,可以買自已最想要的冰棒,辣條,泡泡糖。
一切自已想要的東西。
現在嘛,房貸,或者存下來,過段時間小孩的學雜費。
誰,在真正為自已而活?
不過是拆自已生命璀璨的東牆,去補現實生活的蒼白西牆。
“有多少人的婚姻沒有出現過裂縫”
“嘴上罵著小三,自已卻破壞別人的家庭”
“有多少人的親朋好友被錢給逼瘋”
“他卻無動於衷的在夜總會里,搖晃著骰盅”
“有多少的通訊裝置安裝了無數的功能”
“但總是和最親最近的人無法溝通”
這幾句話,徹底把一些陰暗面,全部揭開了!
大多數觀眾無法代入。
因為太極端了。
但他們知道,這不是虛構的歌詞。
常常有相似的案例,在新聞頭條裡飄過。
某女明星,知三當三,只為獲得熱捧。
某公司女秘書,甘願當小三,只為升職。
街頭,原配帶隊痛毆小三。
很多人談到小三,都一臉鄙夷。
女的罵不要臉,男的罵破壞人的家庭。
可真的遇到了呢?
一個輕鬆就上位的機會,不少女性都把持不住。
而面對年輕漂亮女孩子的誘惑,不少男人也禁不住。
甚至有些人主動開價,只要願意當三,條件可談。
他們都忘記了,當初相愛、結婚時立下的誓言。
在誘惑面前,內心輕易動搖,根本把持不住。
或者說,就沒有心思去把持。
賭狗更是可恨。
多少人從一開始的小玩怡情,到最後的陷入深淵?
最終身負鉅債,連累家人。
父母只能變賣家產,一把年紀去打工。
碼頭、工地、垃圾堆,什麼辛苦就去哪。
只有這些地方能接受老人了。
但那些人絲毫不悔悟。
某些東西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手。
很多人想起網上那張“大破防”的v信聊天截圖。
是一個母親和兒子的聊天記錄。
短短几句話。
“兒子,今天他們又來了,你大伯出面,趕走了。”
“你先躲好,媽再想辦法。”
“你爸已經把房子賣了,能還上利息和一部分錢。”
“這是媽今天傳盤子賺的50塊錢,你先拿著。”
【轉賬記錄】
“嗯。”
拿到錢後,兒子終於回覆了v信。
卻也是一個冷漠簡短的“嗯”。
至於拿到錢後,他是吃飯,還是繼續去賭一把,妄想回本。
就不得而知了。
但很多人覺得,是第二種。
走上這條路的,就沒有回頭人。
齊俊想起自已的大學下鋪,唏噓不已。
小鋪本來是個挺優秀的學生,成績和社交活動都很不錯。
人也開朗大方。
可某一天起,他開始向室友借錢,從幾十,到幾百,最後幾千。
都是學生,哪有那麼多錢借他?
看借不到,就向班裡同學借,向所有認識的人借。
金額越借越大。
整個人也從以前的陽光開朗,變得陰暗沉默。
齊俊覺得不對勁,連忙向輔導員彙報。
輔導員連忙前來調查,但下屬一言不發,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就在這時,貸款公司的人,找到了學校。
說下鋪欠了差不多一百萬。
學校一聽,知道不好,連忙聯絡了學生家長。
一開始家長不信,自已的兒子向來品行沒問題,家裡家境也一般。
怎麼會欠一百萬?
火急火燎趕到學校,多方逼問下才知道。
原來下鋪染上了賭博!
前段時間,在外兼職時,被一個所謂的大哥帶去酒吧黑場。
最開始,下鋪幾百塊贏了幾萬,非常高興。
殊不知,這是別人給他下的套。
陷進去以後,開始輸錢了。
幾千幾萬的輸。
輸光了,眼紅了,打算翻本。
可是沒有錢了。
只能向家裡要。
又不敢要太多,怕被看出問題。
只能向同學借。
顯然,借的錢也輸乾淨了。
但他沒有悔悟。
仍在做翻盤的美夢。
於是向貸款公司借錢。
而帶他去的所謂大哥,碰巧有貸款公司的路子。
就這樣,輕輕鬆鬆欠下了一百萬。
聽到事實,下鋪的父母差點瘋掉。
學校也只能對他進行勸退處理。
後來怎麼樣,齊俊不清楚。
只知道他家裡把唯一的小房子都賣了。
至於會不會悔改,實在難說。
癮,是最難戒的。
齊俊只是對這個人感到可惜。
大好前程,就這麼親手毀了。
還得是蘇神,唱的歌太符合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