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知道了,等著有空我去你舅舅那裡把水囊拿回來。
今天就先用水壺裝水去山裡,家裡的娃些就用碗來喝好了。”
“娘,你還是別去舅舅那裡了,萬一……?”
李大郎怕娘又去舅舅那裡,不但水囊沒拿到,又被舅舅他們忽悠後又拿東西給舅舅他們。
雖然家裡沒啥東西可以給舅舅他們忽悠了,但是你沒發現嗎?他舅舅已經把主意打到“人”身上了。
大丫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幸娘還沒有糊塗到賣孫女的地步。
“吞吞吐吐的幹嘛,去把燒好的水冷卻後裝水壺裡,再不出發,一會太陽都正中午了。”
葉青沒有繼續討論這個問題,說了他們也不相信,那就用行動證明。
葉青揹著揹簍,跟隨著大郎二郎的腳步,往地裡趕去。
現在正是春天,大家都趁著這個季節在耕種。
葉青他們這次去的山地,沒有在他家房屋的周邊,而是在他家房屋對面的山上。
才走了十多分鐘,葉青他們就碰到了村裡的村民。
“李家大郎,二郎,你們是去地裡幹活嘛?
喲……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我真是沒認出來,葉嫂子(葉青姓葉,大家沒有跟著夫家叫李嫂子,而是女性的姓加稱呼)你今天怎麼有空出來玩。”
朱嬸子最後把玩字咬的特別重。
葉青透過記憶認出眼前說話的人是村裡的朱嬸子。
朱嬸子是村裡出名的熱心腸,又好打抱不平。
因此,面對朱嬸子的冷嘲熱諷時,葉青也沒有回擊。
“朱嬸子,我娘今天和我哥準備去地裡看看莊稼的長勢。”
李二郎聽出了朱嬸子話裡對他孃的不滿,趕緊為她娘說好話。
“喲,地裡莊稼才長出小腿那麼高,這會就去看莊稼收成怎麼樣嗎?”
“李大郎,二郎,你們給我說說是不是你們舅舅又來家裡要錢了。不然你娘怎麼那麼積極。”
也不怪朱嬸子那麼想,最近幾年原身就沒怎麼下地幹活,每次都是地裡的莊稼要成熟了。
原身就會跑去地裡看看,然後守著大郎二郎收割糧食,就怕大郎二郎偷偷把收了的糧食私自存下來。
現在想想原身真的是個極品中的奇葩,奇葩中的戰鬥機了。
連自已的兒子都要防備著,要知道這些地裡的糧食作物可都是他們親手種出來的。
原身真的就是動動嘴皮子。
然後真的是仗著自已極品,就沒少幹更極品的事。
“朱嬸子,今天我是跟著兩個娃去地裡看看,這不是春天來了嗎?現在地裡的菜青紅不接,我就尋思著跟著娃去山裡看看能有什麼野菜帶回來。”
這次整的朱嬸子都不會了。
“這個葉氏是不是又要搞什麼么蛾子,今天怎麼一本正經的說話?是昨晚吃錯藥還是早上吃錯藥了?”
看朱嬸子在哪裡卡著帶。
“那朱嬸,我們要去地裡啦,這會也不早了,就不繼續說了,還要趕緊去到地裡幹活,不然等下太陽大了,娃們幹活更辛苦。”
葉青微笑著對著朱嬸子擺了擺手。
“是……趕緊去,等下太陽大……”
朱嬸被葉青今天禮貌的回答給嚇到了,支支吾吾的回著話,就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葉青他們幾人的背影。
“今天這個葉氏是個假的吧!你看那笑容……不行……。”
朱嬸子又輕輕打了自已兩下,“沒做夢啊!”
“到底是我見鬼了還是葉氏見鬼了。”
朱嬸子這會已經想跑到村裡分享自已今天遇到的驚天大瓜了。
想著才出來幹活呢,又胡思亂想的朝自家地裡去了。
葉青一邊走一邊在觀察地勢,還有周圍的農作物,連帶著看看山裡田間地頭的原生植被。
這些雖然有原身的記憶,但是也要自已看看才更準確。
“娘,你揹著揹簍給累了,兒子來幫你揹著。”
大郎李明說著就要來幫著把葉青背上的揹簍給搶過去。
“一個什麼都沒裝的揹簍能重到哪裡去。
你們兩個是不是覺得為娘已經老的連一個空的揹簍都沒力氣拿了。”
葉青假裝說道,
“沒有……沒有……娘怎麼可能老……。”
憨厚老實的李大郎急的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一隻手抓著頭髮,惱了半天說了前面那句話。
李二郎也是支支吾吾的,憋出一句“娘,我沒嫌棄你老。”
葉青真的想自已打自已兩巴掌,我這是何苦呢?要這樣為難兩個孩子來為難我!
“好了,別說了,娘知道你們兩個有孝心。”
一聽葉青誇他們,李大郎、李二郎立馬就把眼睛睜成卡姿藍大眼睛一樣望向葉青。
這感覺,葉青不再誇誇他們兩個,好像都有點說不過去。
但心裡,葉青可是嘀咕了下。
“這倆孩子,心裡是不是有點毛病啊……”
葉青左看看,右看看,跟著李大郎李二郎爬了一下山路,就到了他們家的地了。
這年頭的人真的很勤勞,沿途兩邊的山地都是被村民辛勤耕種,葉青一路走過來,就沒有看見有塊荒廢的地。
也是,現在農民的種子質量不高,只能多種來提高產量,就這樣還是不夠吃。
葉青站在地裡往山上看了下,村民的地基本都是半山腰往下,再上面就是樹木茂盛的深山老林了。
“娘,這就是今年我和大哥種的莊稼了,你看那塊地就是今天朝廷發的新品種糧食,好像叫什麼“玉米”。”
葉青一看,根據原身記憶知道這裡有三塊山地都是他們家的,這些地連在一起,一塊比一塊高,像階梯起伏。
因為是沿著山勢開荒出來的地,所以土地是呈階梯狀,現在也不準村民私自開荒土地了。
周圍其他的地就是本村村民的。
山上的地就是靠天吃飯,因為土地不厚又不肥沃。又沒有很好的水源,天氣乾燥點就容易缺水。
小石村村民最在乎的就是在山下村子旁邊的田地,那些田地路又平又在村子周邊,有些田地就在自家屋前屋後,村子旁邊就是條小河,也可以人工澆水。
而這山上地裡的莊稼就靠天吃飯,秋天的時候有一點是一點。
葉青這時候才好好看她們家種了哪些農產品。
最上面那塊地種的是黃豆,中間這塊種的是玉米,下面那塊種的是旱稻。
葉青穿越過來這個地方有點像她自已家的南方一樣。
主要主食就是水稻。
但是水稻種植的地方有限,有些村民就會在山裡潮溼點的地方種上旱稻。
李家大郎二郎種地還是挺勤奮的,不用葉青吩咐。
這時候就已經走在山地中間,給這些莊稼除草了。
李大郎、李二郎不斷的彎下腰,仔細尋找著長在農作物中間的野草,然後會把野草拔起來握在手裡。
隨著手裡的野草越來越多,直到手裡已經握不下,李大郎、二郎就會用手裡的野草的莖蔓把野草捆綁在一起,然後丟棄在路邊。
葉青見此,還是很欣慰的。至少現在這裡的村民已經知道野草和莊稼一起生長會讓農作物長得不好。
但他們不知道具體原因,只會把野菜去除。
葉青知道這些野草會搶奪莊稼的營養,然後長的高的野菜也會遮住農作物的陽光,影響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
然後地裡植物長太多,不透風通氣,村民種植的莊稼也容易得病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