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桓山頂三清觀內
後續的救援隊伍已經到來,皇城司已經徹底將整座山包圍警戒了起來,之前發生的一切已經無法掩蓋了,雙日臨空,金光四散後的爆炸聲,這都不是簡單的用所謂異常氣象可以解釋的了,但為了維持秩序,皇城司還是利用各種手段去緩解這件事的影響力和擴散範圍,儘可能的限制在一定地界裡,網路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相關的訊息和影片都被悄悄的下架處理
後續的隊伍在大霧消散後進行了地毯式的搜尋,全力救援之前的被困者。
之前在大霧中的山道上那一批所謂的倖存者果然都是幻象,其實並不存在。
大多數倖存者都是呆在道觀裡的人,只有少量在山中洞穴裡活下來的遊客,一共是五十二人,剩下的十八人都在湖水邊找到,身體都有被啃食的痕跡,這些應該就是在山道上看到的那群倀鬼了。
據山頂的倖存者講述,他們之所以能在這次事件中存活下來,也多虧了那個神秘的白髮道人
在大霧發生後,他們聚集在道觀的大殿裡,關上了門窗進行躲避,在一開始也出現了一些奇怪,滲人的詭異叫喊聲,還有一些人聽到了他們家人在門外喊他們的聲音,在叫他們出去。
同時,門外還出現了敲門的聲音,喊著讓他們開門,但當他們詢問外面是什麼人的時候,又沒有人回應,只是自顧自的不斷喊著開門,同時拍打著門。
而窗戶外也傳來了有人在用指甲剮蹭玻璃的聲音,但因為有窗簾的遮蓋,他們並沒有直接看到窗外到底存在什麼,在那種詭異的氛圍下,也沒有人敢去掀開簾子看清楚到底是什麼東西在外面。
門外的東西似乎知道他們不會開門後,停下了敲門的動作轉而開始撞擊大門,想要進來,隨著撞擊的力度不斷加大,房間內的屋頂不斷有灰塵和木屑掉落下來。
就在這時那道熟悉的金光出現了 ,光線從門縫裡穿透出來,隨後便重歸寂靜。
那位道人也是在這時突然出現在了大殿內,沒有人看到他是怎麼進來,就那麼突然出現在了這裡。
這位道人面容和救援隊所講的一樣,都是看不清面容,好似被面紗遮擋著一樣模糊。
但他周身散發著微弱的金色閃光,好像被一個金色的罩子籠罩在身上一樣引人注目。
他出現後那些詭異的聲音就全部消失了,據殿內的人說,那位白髮道人走到三清像前焚香參拜後就去向了道觀後院。 那裡是三清觀道士的居住所在。
---
最初進入的那個救援小隊正在山頂接受後來部隊的提問,詢問他們在大霧中見到的一切。
作為最接近那場仙人大戰的見證者,他們的一切回憶和經歷都是非常寶貴的資訊
而對他們進行提問的,正是之前調任為緝妖司分隊長的羅剛。
“還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嗎,麻煩你們仔細想想,任何細節都要告訴我們,你們的經歷對我們解析這些神話生物是很重要的” 羅剛拿著記錄螢幕看著司長一行人
“我們上山後,先是見到了那個白髮道人的虛影,如何就是一隻狐狸精,之後是一位遊客的鬼魂,最後就是白髮道人和老虎妖怪的戰鬥,戰鬥的場面我沒有更多可以講的了,只有那些,我也是在山腰上看到他們的戰鬥場面,也沒有在非常近的位置。”
“恩,你帶出來的狐狸精屍體很重要,這是你們的功績,但是我還有一個問題,你剛剛說,那個遊客的鬼魂在觸碰到你們之後受到了不知道什麼原因的傷害,這一點你們有觀察到什麼嗎”
“羅隊長,這件事上唯一可疑的地方就是他胸口的皇城司微章,雖然並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是在之後拿著微章展示給鬼魂的時候,他明顯的退後了,我認為就是這個微章對他造成了傷害,但具體原因我並不知道,這還需要科研人員的研究”司長扶著桌子思考著:“對了,還有那個遊客的鬼魂,他存在的樣子似乎是被困在了山中一樣,他消失前的話彷彿是自已被某種東西給控制,不得自由”
羅剛將手中的螢幕展示給他觀看:“這個問題,你之前在通訊裡告訴我們後,研究人員也查閱了一下,從你所說 最後見到的是一隻老虎妖怪,這個遊客應該是倀鬼,傳說中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會化為倀鬼,為老虎所用,引誘路人落入陷阱,或被老虎吃掉,也就是所謂的為虎作倀的由來。“
在他們進行交流的時候,敲門聲響起進來一位皇城司司員,他將一份報告交給了羅剛,同時靠近他低聲說著什麼。
羅剛驚訝的表情一瞬即逝,轉身就跟著來人離開了。
---
在大霧還存在時,道觀後院內
將香插入香爐中
拍拍道袍上的灰塵,站起身來,蘇桓在向大殿內供奉的三清行完禮儀後走向了後方天師的居所
“還是這副老樣子啊,和我半年前來的時候一樣,如今是三十六代天師執掌天師府吧,訊息沒錯的話,是叫張松嶽”
越過後山小園中的亭棧,來到天師居室門口。叩門三聲後,蘇桓推開門,跨過門檻進入房內
“你是什麼人,你是怎麼進來的,明明已經鎖上了,快點出去“ 張松嶽看到有人居然進入了房內,驚訝,帶著一點恐懼的聲音說道,大霧裡的詭異狀態顯然已經讓他感到慌張
蘇桓沒有理會他的問題,手臂輕揮,一道法力纏在天師身上,法力震盪下,他的衣服像被風吹動一般,在空中飄蕩,一道金光編成的細繩從他手中發出纏住天師胸口的一塊玉佩。
玉佩在與金光接觸的一剎那,錚——一道環形音浪激射而出!隨之一道刺眼的金光從玉佩中散射出來,將整個房間照射開來,金光照耀下,房間像是著火一般充滿光亮。
一道大印從玉佩中浮現印底篆刻六大大字——三清大洞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