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山的路上,有一片陰鬱濃密的樹林,這片土地上也未能倖免於陰霾和罪惡的汙染。這些罪惡並非原本就存在,想要消除它們,必須透過潛心修行。而潛修的智慧和方法,並非外求而來,而是需要自我反省,迴光返照,將內心深處的昏暗不明一一淨化。切不可自欺欺人,亦不可寬恕自已的過錯,更不能存有邪念,以免有任何遺漏。即使前方陰暗籠罩,只要智慧之光徹底照亮,就能如同白晝般明亮。
在這片陰沉的森林中,聚集了一群由深林秘境中的陰氣和邪魅凝聚而成的妖魔,它們依附於草木之間,呼風喚雨,製造出五里範圍的烏雲,口中噴出千尺迷霧,使得白日也被遮蔽,不見天日。然而,對於那些有緣的行者和信徒來說,總會有一位返照童子適時出現,引領他們走出困境。其中最為猖獗的妖魔被稱為陰沉魔王,實則是由一頭母牛精氣所化,藏匿於林間作祟。這頭母牛之所以變為精怪,背後有著一段歷史:它原是戰國時期白起部下的冤魂,因生前參與坑殺無數士兵,死後被打入地獄轉世為牛。本應藉此機會反思已過,尋求超脫,但它卻渾然不覺,繼續在世間食草飲水,殊不知草根之下螻蟻眾多,溪水之中蟲蛭滋生,無意間又造下了無數殺孽,使其更加深陷罪業,無法解脫。
一日,恰逢回光老祖路過此地,陰沉魔王釋放黑霧企圖遮擋陽光,卻被回光老祖喚來返照童子以珠光破除。老祖出於慈悲之心,並未立即消滅魔王,而是希望它能自我覺醒,以此作為後來修行者的度化物件。然而,魔王依舊藉助妖法迷惑行人,每當夜晚降臨,無人敢於其附近行走。這時,一位毛臉雷公嘴的行者來到此處,引起了妖魔的注意。
巡林夜叉遇見這位行者後,與其交談起來,卻被小妖發現並責問為何不立即將行人帶去見魔王。夜叉解釋說,這位行者與眾不同的言行舉止讓自已頗感新鮮,享受到了難得的尊重與奉承,因此一時興起,竟忘了規矩。行者對小妖戲謔地尊稱其為“瘟奴”,小妖不解其意,行者笑言這是讚美他“標緻”的意思。小妖聽後頗為得意,也讓行者多叫幾聲。
然而,此時陰沉魔王因小妖久久未歸,親自走出洞穴檢視,見到行者聲音洪亮,趁機將其吸入腹中。行者雖身陷魔王肚中,面對漆黑一片和刺鼻的臭氣,卻並未驚慌,反而嘲笑魔王不知他的來歷,自已早已習慣與妖精鬥智鬥勇。儘管他在魔王腹中掙扎試圖脫困,卻未能撼動魔王絲毫。魔王命小妖將夜叉捉回洞中,質問他為何不按規矩行事,夜叉唯唯諾諾地解釋了原委。
魔王表示,由於久未吞噬生人,才將行者吸入口中,但卻感到腹中不適,想了解行者的來歷。夜叉形容行者是從西方而來,身材矮小,樣貌奇特,眉眼凹陷,嘴巴尖細,手腳皆覆毛髮,瘦骨嶙峋,頭戴緊箍,腳踏單棕鞋,看似一個小和尚,卻又不同凡胎。最後夜叉告訴魔王,行者雖然外表獨特,但體內似包裹著枯骨,多年茹素守戒,如今已被大王吞入腹中,恐怕只會帶來陣陣臭氣。
孫悟空在妖魔腹中雖身處黑暗,但耳朵靈敏,清晰聽到外面夜叉所說的一切。他接著夜叉的話,吟唱道:“妖魔肚裡晦氣濃,老孫豈是易欺哄。一旦施展我手段,教你悔恨淚漣漣。”魔王聽見孫悟空的名字,心中驚恐,便向小妖詢問,得知孫悟空正是保唐僧西天取經的齊天大聖,擅長鑽入妖魔腹中施展出神奇的本領。魔王后悔不迭,怪罪夜叉未曾及時稟報,導致誤吞孫悟空。他決定向孫悟空求饒,承諾只要孫悟空能平安離開,他願意讓出一條通路,不再阻撓唐僧師徒透過黯黮林。
孫悟空在魔王腹中奮力掙扎,逐漸將自已的身形拉伸至幾丈之長。魔王因無法忍受孫悟空在腹中的活動,懇求孫悟空出來,並保證今後不再作惡,只求能夠得到孫悟空的寬恕。孫悟空聽魔王認錯,表示不再追究,但也警告魔王以後遠離道路,不要再製造黑瘴禍害行人。魔王透露這黯黮林原本並非如此陰暗,乃是因人心的黑暗影響所致。至於林中還有多少妖魔及其神通,魔王含糊其辭,只勸孫悟空一行秉持光明本心,自然能在道路上驅散黑暗。
孫悟空最終要求魔王張口,隨即化作一隻小蟲飛出其腹。重回外界後,孫悟空並未立即離去,而是變身為小和尚回到先前的村落,看到人們還在等待寶珠照亮道路。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已的能力,孫悟空向店主化緣,聲稱能請來返照童子。店主及眾人起初不信,孫悟空的好勝心被激起,決心展現神通,片刻間便消失無蹤,前往靈山尋找回光老祖和返照童子。
孫悟空翻了一個跟斗,瞬息之間抵達靈山。在那裡,他找到了一名優婆塞詢問回光老祖和返照童子的所在。得知他們正在玉神觀與其他道者論道,孫悟空立刻前往。只見那座道觀宛如仙境,環境清幽雅緻,鐘鼓悠揚,仙鶴和鳴,一片祥瑞景象。
孫悟空走進山門,踏上正殿,遇到兩位童子端著茶盅詢問來意。孫悟空回答說:“出家人隨遇而安,不必追問來找誰。”童子聽後離開,孫悟空猜測他們可能是給觀主和老祖送去茶水,於是跟隨而去。童子再次出現時,提醒孫悟空需具備虔誠與恭敬的態度才能覲見老祖並取寶物,否則即便是真誠而來也不能給予。孫悟空確認這裡是否為返照童子,童子告知老祖已前往如來殿,而返照童子此刻正手持寶物引導行人過黯黮林。
得知寶貝在返照童子手中且老祖暫時不在後殿,孫悟空決定返回店家。他瞬間翻了個筋斗來到店家門口,店主和眾人正擺放菜餚,見到孫悟空立刻圍上前去詢問是否取到寶貝。孫悟空告知寶貝已被返照童子帶走,眾人對此表示懷疑,認為孫悟空只是找個藉口蹭吃齋飯。店主諷刺孫悟空不可能這麼快從靈山來回。孫悟空被激怒,無明火起,沒有吃桌上的齋飯,而是拔下幾根猴毛變成幾隻野貓,混亂中將齋飯和碗碟打翻在地。
趁著店主等人追趕貓兒之際,孫悟空脫身回到住處,看見唐僧和沙僧正在焦急等待訊息。唐僧詢問黯黮林的情況以及寶貝是否借到。孫悟空訴說了老祖關於誠意恭敬的要求以及未能吃到齋飯的憤慨,決心再度前往靈山找回光老祖和返照童子,討回寶貝以洩心頭之恨。
八戒聽說一頓好齋被攪黃,主動請纓要去取寶貝,強調自已是最老實的人。唐僧考慮到路程遙遠,孫悟空憑藉筋斗雲可以迅速往返,便同意八戒前往,叮囑他務必以誠意恭敬的態度去借寶貝。
八戒騰雲駕霧出發,一開始方向卻錯了,孫悟空提醒他應該向西去找寶貝而不是向東去尋齋飯。八戒無奈調轉方向,途中遇到返照童子,童子指出八戒並非真心誠意,因其心中仍掛念齋飯、抱怨孫悟空以及對寶貝有所貪戀,故不符合取寶條件,讓他回去通知唐僧和沙僧以誠意恭敬之心再來取寶貝。
八戒怏怏不樂地回到住處,告知唐僧和沙僧返照童子所言,建議由他們二人帶著誠意恭敬之心前去取寶貝。究竟他們能否順利取得寶貝,解決黯黮林的問題,有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