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爺身邊有兩個不離左右的親信,楊安和郭爍,相當於他的左膀右臂。
正德帝龍君行身邊,同樣有兩位不離他左右的親信,被他視為自已的左臂右臂,這兩位親信幾乎從他年少時就跟著他,伴著他長大,幾次陪他出生入死,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正德帝視為左膀的人名叫秦雲,如今皇宮的禁軍統領,正一品。
正德帝視為右臂的人名叫王宵,官職九門提督,從一品。
秦雲和王宵都追隨正德帝十五年之久,兩人不同的區別在於,王宵對皇帝唯命是從,一直以來,皇帝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沒有自已的想法,做事不管對錯,只按皇帝的交代完成任務就行了。
秦雲和王宵不同,他雖然表面聽正德帝的話,心裡卻有自已的想法。
正德帝還是儲君的時候,做的很多決策,秦雲做為下屬並不贊同,他會站在自已的立場勸幾句,殿下非要一意孤行他也沒辦法。
那時候,秦雲的想法是,兩人處理事情的態度不一樣。
可隨著儲君登基為帝后,正德帝的許多行為,讓秦雲越來越不贊同。
隨意冤枉大臣,滅人九族,在宮內動不動因為一點小事砍人腦袋。
正德帝的風格越來越明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以前還會遮掩自已的本心,當上皇帝的他簡直無所顧忌。
秦雲看在眼裡,到最後勸都懶得勸了,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但他到底是臣子,身為臣子就必須要聽主子的話。儘管有些事他心中萬分不滿,他還是憋著。
上一樁讓秦雲不滿的事,就是正德帝微服出巡,在路上看到一個貌美的美女,當晚就潛進民女家,把人糟蹋了,王宵站在門外給皇帝把風,兩人可以說是狼狽為奸。
秦雲也知道,皇帝知道他一定會反對這種行為,所以當時沒讓他跟著,而是讓王宵跟著。
秦雲心裡十分厭惡看不起王宵,他覺得陛下如今會變成這副德性,一大部分原因都是王宵慣的。
忠君者,不是百分之百的聽君的話,而是發現君做錯事情時,及時提醒糾正。
王宵為了與他爭功,表現他在陛下面前更為重要,天天用一些旁門左道帶偏陛下。
秦雲是天亮醒來,見皇帝與王宵一臉笑,見到他的那一刻,兩人同時閉嘴安靜下來,陛下與他目光對視時,甚至有一絲心虛的偏過腦袋,秦雲就猜到,這兩個人肯定又揹著他幹了什麼缺德事。
皇帝的行蹤很好打聽,畢竟身邊還有暗衛。等秦雲趕到的時候,那個被糟蹋的姑娘正掛上白綾欲上吊求死,還好秦雲趕去的及時,把人救了。
他臉色很難看,因為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上次皇帝微服出巡,強佔了一位良家婦女,那位美嬌婦育有兩個孩子,堂堂皇帝竟然做出玷汙人妻之事,傳出去真是丟龍國的臉。
有時候,秦雲真恨不得丟掉官職,卸甲歸田。其實以前陛下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秦雲眼裡的龍君行,聰明智慧,正義又善良,值得他敬佩追隨。
但是當了皇帝之後,龍君行好像變了一個人,說話做事沒有顧忌。誰敢反駁他,就砍誰的腦袋。
秦雲想,或許人在高位都會變。每個人站在權利的頂端時,都會飄到忘記最初的自已。
王宵是個敗類,留在皇帝的身邊,只會把皇帝教的更壞。如果連他也走了,那皇帝身邊一個好人也沒有,到時候變成極惡的昏君,只會危禍天下。
所以秦雲就這樣一直留在皇帝身邊,繼續做著他的禁軍統領,很多事情他看不過眼,也只能像救這位姑娘一樣,把傷害儘可能減到最小。
他實在氣憤,龍君行身為皇帝,想要什麼樣的美女沒有?即使皇帝真的看中這位姑娘,派人來接進宮去,名正言順,正大光明,那是很容易的事。
可皇帝偏偏跟小人一樣,跟採花賊一樣,有正道不走,偏要走邪魔歪道。
秦雲把這筆賬記在王宵身上,如果沒有王宵的小人讒言,皇帝的行徑絕對不會卑劣到如此地步。
而最近一樁讓秦雲不滿的事,就是瑞王爺俯首認罪被判死刑了。
秦雲身為皇帝的親信,一直陪在皇帝左右,自然目睹瑞王爺全程被逼認罪的過程。
他心中是欽佩瑞王爺的,為了保住自已的侍衛,犧牲自已的性命,這種大義讓人敬佩。
更何況,他心中對瑞王爺還有感激之情。秦家與上官家都是武將,因此兩家世代交好。
秦雲與上官家的女兒上官長青十歲就訂了親,上官長青是他未過門的妻子。
秦雲一直在等,等他的小姑娘長大,等長青及笄,還有兩年他們就能成親了。只可惜,上官家突生變故,當時他遠在關外,身負將職,一時脫不開身鞭長莫及。
等他趕回京都後,上官家已經慘遭滅門,聽說他的長青也在這場變故中罹難。
在他強忍悲痛之時,聽說整個京都只有瑞王爺一人替上官家求情,他心中對這位王爺充滿感激。
想以前上官家在京都多有地位啊,各路人士爭相巴結,門庭客滿。可上官家真的出事了,竟然沒有一人為上官家說話,就連他的父親和爺爺也當不知道這件事,秦云為父親和爺爺感到羞愧,他心中對上官家更是充滿歉意。
打那時起,他就視上官長青為自已唯一的妻子,此生不會再娶妻,也許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他充滿愧疚的心好過一點。
後來又聽說,是瑞王爺替上官家的人收了屍,讓他們得以入土為安,秦雲更是對這位瑞王爺充滿感恩之情。
但是這樣好的人,這樣善良的人,如今卻要死在天牢之中。
也許是為了還上官家的恩情,也許是心中的正義感作祟,在他知道瑞王爺在天牢中必死無疑後,他心中悄悄做了決定。
剛好那兩天,王宵的老母親病了。王宵這人陰險奸詐,沒有道義,與畜生無異。他唯一的優點就是孝順,對他母親特別好。
王宵請假回家照顧老母了,皇帝出入天牢時,身邊就秦雲一個親信陪同著,這就更加給了他機會。
秦雲總覺得,一切就像冥冥之中自有註定一樣。若當年他一時忍受不了,辭了官,如今也不會有機會救下瑞王爺。
秦雲再次覺得,他違背道義留在皇帝身邊是正確的,至少他可以默默改變一些好人的命運。
天牢裡的火是秦雲點的,正德帝看到瑞王爺被鐵鏈綁在那裡不能動彈,大火越燒越旺,他開心的仰天大笑。
因為火起濃煙密,正德帝被煙嗆了兩下。秦雲適時的說:
“陛下,這裡煙霧大,您先出去吧,屬下在這裡看著就行了。”
正德帝揮手應了好,秦雲是他的親信,他辦事自已自然放心。
秦雲看到正德帝明黃的身影消失於天牢後,立即穿過大火,用劍斬斷了龍君昊身上的鐵鏈。
他揹著瑞王爺逃離火海後,又把提前準備好放在隔壁牢房的死囚背了過來,扔在那片火海中,看著牢房的火燒的越來越大。
這裡是天牢,關的都是自古以來龍國的朝廷重犯,說這裡是牢房,有時候這裡也是皇宮最安全的地方。
每間牢房都是獨立的,設計巧奪天工,為防止犯人意外死亡,這裡面的牢房都是防火防水的設計。
所以,瑞王爺這間牢房被燒著了,其它牢房卻好好的。
人被燒乾淨後,只剩骨灰了。龍君行掩著鼻子進來,看到那堆新鮮的骨灰很滿意,絲毫沒有任何懷疑。
而昏睡的龍君昊,躺在裡間的牢房逃過一劫。
次日深夜,秦雲趁機把龍君昊運了出去。他最多隻能帶龍君昊出皇宮,他是皇帝的貼身侍衛,如果他沒有理由突然不見了,肯定會引起皇帝的懷疑。
為了不讓皇帝懷疑,秦雲自然不能出京都。
所以他託了鏢行的人,把龍君昊給送出去,給了對方一百兩銀子,拜託他把人送的越遠越好,最好送到關外去。
對方收下銀子,保證一定會把人送遠,送到安全的地方。
瑞王爺受傷太重,仍然昏迷不醒,臨別前,秦雲千言萬語如鯁在喉。
救下一個瑞王爺,跟救下一個普通的民女截然不同。秦雲深知,皇帝也知道他在背後做的那些事,皇帝之所以沒有說出來,還是同樣的重用他,是因為皇帝還有人性,最重要的是,救一個民女就跟救一隻螞蟻一樣,皇帝是不會在意的。
但是這個瑞王爺卻是王爺的心腹大患,眼中釘肉中刺。如果秦雲做的事被皇帝發現了,那麼秦家一百八十口人就會跟上官家的下場一樣。
爺爺因為愧對上官家,上官家出事沒多久,爺爺就鬱鬱而終。爺爺走後,父親不止一次的對他說過,不是他不想替上官伯伯說話,而是他的行為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有可能牽累到秦家上上下下所有人。
所以他當時只能忍,只能裝作不知道。
秦雲擔心,他今天的善舉,最後也會連累到秦家上上下下,母親何其無辜,大嫂何其無辜,年幼的侄女何其無辜,她們甚至一輩子連秦府的大門都沒出過,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何種模樣。
秦雲躊躇無奈之下,從懷裡掏出一個藥瓶,倒出一粒褐色藥丸,猶豫愧疚之下,決然的把藥丸喂進了昏睡的龍君昊嘴裡。
他不知道這藥丸可不可靠,因為只有一粒,他沒用過,也不知道效果。
十二歲那年,他在街頭救了一個老乞丐,老乞丐為了表達感謝,就把這個藥瓶子送給了他。
老乞丐說,瓶子裡面有一粒藥丸,是天下絕無僅有的一粒藥丸。三十年前曾讓江湖的人爭相搶奪,小小的一粒藥丸引起了江湖上的血雨腥風。
他說,這藥丸名叫忘情水,顧名思義,吃了這顆藥丸,就會忘記心中所有的情,就會心如止水。
他說,人這一輩子情關最難過,所以把這粒珍貴的藥丸,送給小少年。
如果將來小少年你長大了,遇到情關難過,就吃下這顆忘情水,忘記所有的情吧。
當時秦雲拿著這顆藥丸反覆盯看觀察,忘情水?小小的一粒藥,能讓人忘掉心中所有的情,它有那麼厲害嗎?
老乞丐看出他臉上的懷疑,笑著說:這藥丸世上有兩顆,一顆我師妹吃了,她吃完從此忘了我。一顆我得到了,我原本也打算吃了忘記她,可真要吃的時候,我卻捨不得……
秦雲當時想,捨不得吃這顆珍貴的藥嗎?他仍然記得老乞丐當時滄桑的表情,笑中帶淚,帶著幸福又帶著悲慼。
直到得知長青的死訊,突然想到當年老乞丐的話,他才突然明白,老乞丐當年說的捨不得是什麼意思。
是捨不得忘掉那個人啊。哪怕她是讓你痛的,讓你不幸的,因為愛她,你仍然捨不得忘記有關她的點點滴滴,如果忘了,這世間便再也沒有你們的痕跡了。
他的感情沒有老乞丐那麼複雜,所以這顆藥他也派不上用場。他有時候也會想,人為什麼要忘了情?人如果沒有情了,還算人嗎?
他不知道這藥的具體效果,但他希望瑞王爺吃了這藥,能忘記前塵往事,好好的活著。
就算有一天,皇帝不小心在這世上的哪個角落發現了瑞王爺的身影,瑞王爺早就忘記一切,皇帝也只會把瑞王爺當成一個和瑞王爺長的很像的人罷了。
這顆藥,或許能保他們兩個人的命。再說,瑞王爺面臨這一切,面臨身份的改變,從此成為一個無名無姓的普通人,這顆藥會助他更容易放下吧。
目送著鏢行的老陳護送著龍君昊出城,秦雲望著他們的背影暗自說了一句:“瑞王爺,我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珍重。”
也許,這輩子他們也無緣相見,他只能在這裡默默祝福瑞王爺以後會過的好。
這世上只有秦雲知道瑞王爺還活著,但從此這世上,再也沒有瑞王爺了。
老陳不知道昏睡的男子是誰,只是拿錢辦事。
路上十幾天,這個英俊的男子昏昏沉沉,醒了睡,睡了醒,一副將死的模樣。
老陳回頭一望,覺得這也走的太遠了,夠了。況且這人說不定都要死了,他把人送再遠有什麼用?
他家人還在京都呢,他走的越遠,返程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反正那個託他辦事的人,錢已經給了。回京之後,他就說他把人送到關外了,那人還能找到這裡來嗎?
老陳找了一個比較空曠平坦的地方,把人丟下。這裡離森林遠,應該沒有狼群野獸來啃咬他的屍體。
駕著馬車離去時,感慨一句:“對不起了兄弟,只能送你到這裡了,你自求多福吧。”
一百兩銀子,送到這裡,足夠了。又沒有人接應,丟哪兒不是丟呢!
兩日之後,日頭高照,天氣不錯。
主僕兩人在外面遊玩,忽然丫頭喊了一聲:“郡主,你看,這裡有個人。”
主僕兩人一探鼻息,這人還有氣息。
“靈兒,快把水壺拿來。”
兩人給這昏迷的男子餵了水之後,沒想到這男子竟然悠悠轉醒了。
他睜眼第一句就問,這是哪兒?接著又連聲喊“筠兒筠兒”大概喊了十遍吧,人又昏迷過去。
“郡主,我們都不知道他是什麼人,別管他了,我們走吧。”
女子低頭,見男子昏迷後,手還緊緊攥住她的胳膊,他剛剛一直喊“雲兒雲兒”雲兒是誰?他心上的姑娘嗎?
可能男子一直緊抓著她手臂,她看著男子過於英俊的面容做下決定:
“靈兒,我們把他偷偷運回去,以後就讓他當我的奴隸怎麼樣?他的面板好白啊,跟我們族人的膚色完全不同,而且他的面相也很英俊,我想把他留下,好好研究他。”
“郡主,您跟賀英少主已經訂親了,如果他知道您身邊留了一個好看的男子,肯定會嫉妒的用鞭子抽死這名男子的。”
“管他的,先帶回去再說。”
主僕兩人把男子抬到不遠處的馬車上,把人偷偷運了回去,藏在帳篷裡。
郡主悄悄請人醫治他,喂他喝水吃藥,又過了兩天,這男子終於醒了過來。
“喂,你叫什麼名字啊。”
“不知道。”
“你來自哪裡啊?”
英俊的男子擺頭,連皺眉的樣子都很好看:“不知道。”
靈兒覺得太奇怪了:“郡主,這人莫不是傻子吧,怎麼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啊。”
郡主皺眉,微微有些失望,本以為會救回一個很好玩的人,跟她講講布族外面的世界,結果竟然救回一個傻子。
男子突然手捂著心臟處,又低低的喊了幾聲:筠兒,筠兒……
郡主湊近好奇的問:“雲兒是誰?”
男子又擺頭:“不知道。”
靈兒很生氣,覺得他在耍人。
“不知道你還雲兒雲兒,郡主,趕緊打發這傻子走吧,到時候被王爺和世子知道,咱倆都沒好果子吃。”
“靈兒,我既與他相遇,就說明我和他有緣份。他說不定是腦袋受了傷,暫時想不起來一些事。我看他長相俊美,氣質不凡,肯定不是凡人。”
“那我們就這樣留下他?”
“對啊,留下他,不是說了,讓他做我的奴隸嘛。看他呆呆傻傻的樣子,以後咱倆就叫他阿呆好了。”
靈兒望著阿呆有些得意:“郡主,靈兒還從來沒有使喚過人,以後就把阿呆給靈兒使喚好不好?”她說著話,眼睛裡就已經有了鬼主意。
“只要不傷及人性命,都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