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瑾仔細閱讀著契約的內容,她的眉頭逐漸緊鎖:“這份契約提到了一個銀戒的傳承規則,以及月牙湖的神聖不可侵犯性。”
林修沉思著:“看來,銀戒的傳承不僅僅是家族的私事,它還與月牙湖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絡。”
他們繼續在密室中尋找更多的線索。在一個隱蔽的抽屜裡,他們發現了一本破舊的日記本,日記本的主人似乎是沈家的某位祖先。
“這本日記本可能記錄了銀戒的秘密。”蘇瑾興奮地說,她開始翻閱日記本的內容。
日記本中記載了許多關於銀戒的事情,包括它的起源、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不幸事件。更令人震驚的是,日記本的最後一頁提到了一個關於解除詛咒的方法。
“這裡提到了一個解除詛咒的儀式,需要在月牙湖畔舉行。”林修讀著日記本上的內容,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
蘇瑾點頭:“我們需要立刻準備這個儀式,這可能是解除銀戒詛咒的唯一方法。”
他們決定在下一個月圓之夜舉行解除詛咒的儀式。在準備儀式的過程中,林修和蘇瑾逐漸揭開了沈家與月牙湖之間的秘密聯絡,他們相信,只要按照日記本上的指示進行,就能解除這個困擾沈家數代的詛咒。
月牙湖中央的小島,被當地人稱為“幽靈島”,因為據傳島上發生過多起離奇事件,無人敢於踏足。林修和蘇瑾根據日記本中的線索,決定前往這個小島,尋找解除銀戒詛咒的關鍵。
他們租了一艘小船,劃過波光粼粼的湖面,來到了島上。島上樹木蔥鬱,鳥語花香,與傳說中的陰森恐怖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他們剛一踏上島,就感覺到了一種不可名狀的壓抑感。
“這裡的氣氛確實有些詭異。”林修低聲說道,他的目光警惕地四處張望。
蘇瑾緊握著手中的日記本,回應道:“我們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必須找到解除詛咒的線索。”
他們開始在島上探索,很快發現了一座古老的祭壇。祭壇上佈滿了青苔,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來此舉行儀式。祭壇的中心,有一個石碑,上面刻著一些模糊的符號。
“這些符號,它們與日記本中的描述相符。”蘇瑾對照著日記本,她的眼中閃爍著發現真相的光芒。
林修仔細觀察著祭壇的四周:“這裡似乎隱藏著某種力量,我們要小心。”
他們決定在祭壇上舉行解除詛咒的儀式。蘇瑾按照日記本中的指示,擺放好各種儀式所需的物品,而林修則在一旁守護,確保儀式不受外界干擾。
隨著儀式的進行,島上的空氣開始波動,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祭壇周圍匯聚。突然,湖面上颳起了一陣狂風,烏雲遮蔽了月光,整個小島陷入了一片黑暗。
“這是怎麼回事?”林修緊張地問道,他的聲音在風中顫抖。
蘇瑾沒有回答,她全神貫注地進行著儀式。就在儀式即將完成的那一刻,一個幽靈般的身影出現在祭壇的邊緣。
“你們在幹什麼?”那個身影用一種空洞而又冰冷的聲音問道。
林修和蘇瑾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但他們很快恢復了鎮定。蘇瑾繼續唸誦著咒語,而林修則走向那個身影,試圖與之對話。
“我們是來解除銀戒詛咒的。”林修儘量保持平靜,“你是誰?你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那個身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我是這個島的守護者,銀戒的詛咒是由我的祖先所下的。只有真正的沈家後裔,才能解除這個詛咒。”
林修和蘇瑾意識到,他們可能找到了解除詛咒的關鍵。他們向那個身影解釋了他們的來意,並請求它的幫助。
然而,見到他們並非是沈家後裔後,那個身影消失不見了。
林修和蘇瑾帶著不解和疑惑離開了小島,重新將目光轉向了沈家莊園。
這次,他們來到了沈家莊園中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映象迷宮。
映象迷宮是沈家祖先為了紀念一位先祖而建造的,迷宮中的每一個轉角都鑲嵌著一面鏡子,反射出無數的影像,使人分不清真實與虛幻。傳說中,迷宮深處隱藏著沈家最深處的秘密。
林修和蘇瑾踏入迷宮,發現這裡的每一條通道都幾乎一模一樣,鏡子中的反射讓人眼花繚亂。他們必須依靠記憶中的路線和地面上的細微標記來前進。
“這裡的設計真是巧妙,每一個轉角都可能通向不同的地方。”林修讚歎道,他試圖在腦海中構建迷宮的地圖。
蘇瑾則更加專注於腳下的路徑:“我們需要找到正確的路線,才能到達迷宮的中心。”
他們小心翼翼地穿過迷宮,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觸發了未知的機關。在迷宮的一個轉角,他們發現了一扇隱蔽的小門。門上刻著一些古老的符號,與沈家祖先的記號相吻合。
“這扇門後面一定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林修說,他輕輕推開了門。
門後是一間密室,密室的中央擺放著一個古老的祭壇,祭壇上放著一枚與沈文斌的銀戒相似的戒指。戒指的旁邊,有一本破舊的賬本,記錄著沈家歷代的財富和交易。
“這些記錄,它們可能揭示了沈家財富的來源。”蘇瑾翻閱著賬本,她的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林修則更加關注那枚戒指:“這枚戒指,它看起來和沈文斌的銀戒有著相同的圖案,難道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
他們決定將戒指和賬本帶回沈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沈家的研究室內,他們對照著沈家的家譜和歷史記錄,逐漸揭開了沈家財富的秘密。
原來,沈家的財富並非全部來自正當的商業活動,其中一部分是透過與外界的秘密交易得來的。而銀戒和迷宮中的戒指,正是這些秘密交易的憑證。
“這些秘密交易,它們可能是沈家詛咒的根源。”林修沉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