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幾個大字的落下,天幕也就此消失。
天幕消失的幾日,各朝各代的人還是照著以往的日子繼續生活的,好像並沒有什麼變化,但後世的種子也已經埋下,只等發芽。
又是九日過去,天幕再一次出現。
【音樂前奏響起,
[來自五常的壓迫感]
(眾所周知,五常只有三個席位)
(看似春秋五霸,實則楚漢相爭)
(每日一遍)
(恭喜你發現了寶藏)
……】
秦朝
嬴政:“看來這次天幕就要給朕講述後世關於那‘五常’之事了。”
漢初
劉邦看著天幕上的文字笑了,“‘楚漢相爭’嗎?”
說完劉邦的臉就又落了下來,他想到了之前天幕上播放過的內容,雖然後世的兔子是這‘春秋五霸’之一,但‘楚漢’莫不是白頭鷹和毛熊?
真是越想越讓人生氣啊。
【穿著白色宮廷裙的女子唱道,
英國:“皇家海軍過戰場,日不落帝國踏汪洋,女王手指向何方?東印度之殤。”
天幕上適時出現了巨大的鐵甲艦隊,之後五人合唱,
合:“百年玫瑰戰爭狂,鐵甲艦掀起了殖民浪,黃金澆築的徽章,是榮耀的過往。”
(副本:《落日餘暉》)
(《五大善人》)
(副本:《永日》曾經是世界最強副本,後來被大砍了一刀,砍廢了)
(為了女王,為了不列顛)
(巔峰是維多利亞女王時期)
(伊麗莎白一世,人稱海盜女王)
(藍星五大堂口)
(復活的德軍:橫掃歐洲,做回自已)
(從左到右依次是:英、俄、中、美、法)
(輝煌時刻誰都有,別拿一刻當永久)
……】
春秋時期
孔子:“繼把國家擬化成動物之後,又把國家擬人化了,真是有趣啊,哈哈哈哈。”
戰國時期
嬴稷:“這就是後世最強大的五個國家嗎?”
漢朝
漢武帝劉徹:“第一個就是英國,是那個約翰牛吧?不過從‘永日’變成‘落日’,從巔峰走向衰退了嗎?”
唐朝
李世民:“曾經是世界最強,曾經啊……”
李世民又想起了唐朝後面的安史之亂,“國都六陷,天子九逃”。
現在的唐朝,也是最強的啊……
周朝
武則天:“‘為了女王’?不是因為把國家擬化成了女性,而是巔峰時期的統治者就是女性嗎?”
武則天遙遙西望,好像看到了千百年後另一塊大地上意氣風發的女帝。
明朝永樂年間
“東印度啊……那英國未來是什麼時候過來的?”,朱棣沉思,印度距離他並不是很遠,如果現在英國就過來了他不可能不知道。
“‘鐵甲艦’、‘殖民浪’、‘海盜女王’,這英國居然是以海盜起家,掠奪其他地方財富發展自身的……”
朱棣有些不理解,“這與北方那些蠻夷又有何區別?”
曾經身為世界霸主,即使現在日落仍然是五常,但卻沒有一絲大國氣概,靠掠奪其他國家生存,朱棣不恥。
【接著睡金髮墨鏡抽著菸斗的女子,
美國:“燈塔的火焰猶閃亮,合眾國航母再起航,自由的軍隊出邊疆,烈火燃他鄉”
一輛汽車駛過,一名軍人拿著機槍正在掃射,後面是蕭瑟的村莊。
合:“衛星畫滿蒼穹上,五大洲遍佈我的軍港,手握著北約繩韁,雄鷹依舊翱翔。”
(副本:怒海狂濤)
(墨鏡是阿美莉卡的靈魂)
(雖然他們失去了家園,但他們自由了)
(最年輕的封號鬥羅〈五常〉)
(烈火燃他鄉可太草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自由)
(這個菸斗很麥克阿瑟啊)
(繩韁〈狗鏈子〉)
……
】
唐朝
李隆基:“要說燈塔,朕的唐朝才是真正的萬邦來朝。”
周圍國家紛紛派遣遣唐使來唐朝學習文化,怎麼不是‘燈塔’呢?
更何況這也不是唐朝也沒有‘烈火燃他鄉’才得到的地位。
宋朝
趙恆為被美國點燃烈火的國家痛惜,“怎麼就到了這個地步呢?”
那些國家怎麼不學學他,後世美國就如現在的金國那般強大,那些國家的皇帝怎麼那麼不愛惜和平呢?
學學他,和美國簽訂一個《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國,再給美國每年送點錢,不就什麼事也沒有了?
何必呢……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誰來告訴咱,這‘五大洲’是什麼?聽起來像是‘九州’,就是天下咯?”
“這美國在天下都建立了他的軍港,還讓那個什麼‘北約’就像一條狗一樣聽他的話,是想攻佔天下嗎?”
【唯一的男性出現了,
法國:“聖母院裡鐘聲繞樑,凡爾賽殿宮映朝陽,第三帝國軍魂遊蕩,凝視著群羊。”
一群穿著紅色軍服的騎兵掠過。
合:“北非諸國太上皇,陣風天界線外逐星芒,外籍軍團如豺狼,看我們誰先投降。”
(法蘭西好帥啊啊啊)
(開啟全新副本《鐵塔尚在》)
(這是唯一的男生誒)
(凡爾賽宮?路易十六表示找不到頭)
(有種拿破崙的感覺)
(與此同時,一個落榜美術生路過,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陣風戰鬥機挺強的)
(拿破崙巔峰時期,確實配得上這圖)
(德三:貌似有人叫我)
(最後一句是重點)
……
】
唐朝
李淵:“‘北非諸國太上皇’?看來後世法國有不少藩屬國。”
只是不知道這‘太上皇’,是跟他一樣呢?還是手握實權呢?
李世民:“‘外籍軍團如豺狼’?那他們本國的軍隊怎麼樣?”
唐朝也有外籍將軍,所以法國的外籍軍團並算不罕見,不過天幕強調他們外籍軍團的強大,那本國軍隊呢?
明朝永樂年間
外籍軍團明朝也有,所以朱棣並不在意,不過外籍軍團的忠誠度難以保障,像是朵顏三衛,早在洪武年間就背叛了大明和韃靼糾纏不清,法國是怎麼保證他那些外籍軍團的忠誠度的?
而且,‘看我們誰先投降’,怎麼看天幕上有股反諷的味道,應該是描述法國強大的,對吧?
清朝
說到法蘭西,那可是我們大清朝愛新覺羅氏皇帝們的老朋友了,康熙和路易十四是筆友,乾隆和路易十六是筆友。
看見天幕上說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找不到頭,知道真實情況的乾隆再次為他海對岸的筆友表示哀悼。
並下令再次加強了海禁政策和文字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