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蹟有了第二次出現,人們就開始期待第三次,第四次……
又是九日過去,當人們再一次抬頭,果不其然,天幕再次降臨。
在上一次天幕中,沒有看到自已朝代出現的王朝,對這一次的天幕報以極大的期望。
當《中國歷史年表》這幾個字出現的時候,不僅是晉、遼、金、清等朝,各朝各代都開始期待了起來。
【《中國歷史年表,10分鐘,從上古之戰到溥儀退位》
(始於夏,烈於商,禮於周,霸於秦,強於漢,亂於晉,雄於隋,盛於唐,富於宋,蠻於元,剛於明,奴於清。)
……】
天幕開屏就給清朝一個暴擊,即使是晉朝,也只是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天幕,居然用“奴”來給大清冠名。
清朝
乾隆:“果然,這天幕背後的推手,是漢人無疑!”
“說到底,還是文字思想的泛濫所導致的。”,隨後,乾隆又下令加強了文字獄的力度,“我大清的國策可是‘滿漢一家親’。”
元朝
被稱為“蠻元”,元朝的皇帝們儘管在意,卻也無濟於事,他們已經被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運動鬧的疲憊不堪。
【涿鹿之戰
•約公元前2500年
傳說軒轅與蚩尤戰於涿鹿
•公元前2697年
[黃帝紀元元年]
(蚩尤:熊貓這個坑逼...)
(中華始祖)
(老師在學校放的回來必須三連)
(這影片真的好棒,看的總想哭,從小痴迷歷史的我)
……
】
秦朝
嬴政:“這上古之戰,便是涿鹿之戰?何時才能到我大秦?”
西漢
漢文帝時期
薄姬:“這“熊貓”就是食鐵獸吧?後世之人居然給食鐵獸起了一個如此可愛的名字。”
劉恆:“雖然看起來憨態可掬,但畢竟是兇獸,母后與之嬉戲之時定要小心。”
漢武帝時期
司馬遷:“從軒轅黃帝開始,要很久才能到我漢朝吧?”
落下閎:“我朝現在的歷法是《太初曆》,既然後世之人也曾知道“黃帝紀元”,為何現在使用的是“公元紀年”?這公元1年,又有何大事發生?”
【夏
•約公元前2070年
[禹之子啟得“夏”王朝帝位]
•公元前1900年前後
太康失國 后羿代夏
[相傳兄弟五人止於洛,作《五子之歌》]
鳴條之戰
•約公元前1559年
商湯打敗夏桀,夏朝滅亡
(好傢伙,歷史老師課上放了以後一直找來著)
(老秦人先來佔個位置)
(學史明智,警惕歷史虛無主義和盲目消費主義)
(歷史書上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人奮鬥的一生啊)
(真的太震撼了)
(《韓非子•顯學:“虞夏二千餘年”》
……】
夏朝
禹:“第一個就是‘夏’嗎?‘夏’之前的國家後世沒有記錄嗎?”
姒啟:“我們被後世稱之為‘夏’嗎?為何記錄如此之少?”
姒太康:“‘夏’,不錯!是一個極好的國號!”
后羿:“這後世之人連我們的國號都不知道嗎?”
【商
•約公元前1600年
[商湯於鳴條之戰滅亡夏後建立商]
牧野之戰
•公元前1046年
武王克商,商朝滅亡
•公元前1300年
[甲骨文已經是成熟文字]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首次以暴力推翻沒落王朝的鬥爭,史稱——商湯革命)
(補充:公元前,1250年——1192年,武丁中興——商朝最鼎盛的時代)
(5000年時間久,沒辦法一個影片全記下,可以理解,誰讓我們超長待機呢?)
(周武王姬發,商紂王帝辛)
(新鄉市牧野區報道)
……】
五千年的歷史太長,在時間的長河裡遺失了太多,直到看見“商”的國號,商朝人才算放下心來。
商朝距離後世的時間實在是過於遙遠,總算是沒和夏朝一樣,被後世安個其他什麼的國號。
子履問伊尹,“這‘甲骨文’莫不是我商人卜卦,溝通鬼神先祖所用之字?”
“正是。”
子履有些無奈,時間的力量確實讓人沒有辦法,“可我商朝,也是有典有冊啊,哪裡就只剩下這‘甲骨文’?”
【西周
•約公元前1046年
[武王克商建立周朝,都城在鎬,史稱鎬京]
•公元前841年
周召共和
[國人暴動,逐厲王,周召共和]
(從我們歷史老師那裡來的)
(共伯和代行周天子職務\/召公和周公共同管理)
……
】
經歷了夏商兩朝堪稱“萬不存一”的記錄,周朝人以為自已也做好了準備。
但是當西周兩個字伴隨著短短兩條記錄出現在天幕上的時候,周人發現,自已也蚌埠住了。
姬發:“西周?如那西漢東漢般,也應有東周才對。”
姬旦:“後面應該還有東周,但西周的記錄怎麼也如此之少?越往後的朝代,記錄也應該越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