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1章 組建空軍

因為快吃晚飯了,所以何立文也只是與李貞英等人大概溝通了一下組建空軍的方向,具體的組建當然是需要開會的,另外還需要落實熱氣球的數量這些,這個是由墨家安排長安這邊招募的新加入的人來做的,所以數量鄭麗婉她們也還不清楚,當然大概數量是知道的。

所以吃晚飯的時候何立文便順便問了一下墨垂:“垂叔,熱氣球現在有多少了?”

“你是準備組建空軍了嗎,熱氣球現在直接用煤的有差不多1350個,用油的有230個的樣子了。”

“是的,熱氣球差不多就就開始組建了,作戰部隊一個旅1215個,用煤的已經足夠了,一個營配置一個通訊班,10個,需要90個,一個團配一個通訊加警衛排需要至少10個一起30個,旅級需要準備30個,一起150個,朝廷準備組建一個通訊運輸連用於政務需要50個,已經勉強夠用了。”何立文大概估算了一下。

“那我們再生產一點備用就暫時停下來,需要的時候反正隨時可以生產的。”墨垂也沒有問具體的事情,畢竟這算軍務了,只管生產就好。

當天晚上何立文休息的時候用平板電腦給後世發了軍用熱氣球和降落傘的需求,也沒要多少,熱氣球讓發五個,降落傘弄二十個左右就差不多了。

第二天何立文帶著李貞英與李安瀾兩人去了軍營,召集了後勤部團級以上幹部開會。

何立文直接將空軍的建制人數和熱氣球配置數量以及現有數量等做成的表格遞給梁安等人傳閱,梁安看完以後便將紙遞給其他人並高興的問道:“將軍,我們是要組建空軍了嗎?”

何立文直接等幾人傳閱完後才點頭確認道:“是的,我們要組建空軍了,所以後勤部需要安排好軍營、場地,另外就是新兵招募,不過空軍招募要排除恐高症的,空軍旅長是李安瀾,所以具體的工作由李安瀾來安排。”

這個是昨天就商量好的,所以李安瀾也是落落大方地接過何立文的話頭道:“我們首先要確定軍營剩餘的數量是否足夠空軍旅使用。”

“現在軍營宿舍還可以容納2000人的樣子,如果是按這個數量四千多人就不夠同時使用了。”梁安自然是清楚李安瀾身份的,所以也是直接回答道。

“唐賀軍這個月就會全部回營,但是第一軍第一師預計在9月初一的樣子要外出執行任務,而且以後唐賀軍也要開始分散駐軍了,這中間就相當於一個月左右的重疊時間,有辦法臨時安排嗎?”何立文昨天是以為有足夠宿舍的,畢竟當時確實是多建了幾千人的宿舍的,不過後面的傷兵有一部分轉入後勤部和情報部門都是安置在軍營的,所以何立文沒有考慮這個部分。

“臨時安置的話可以安置在禮堂這些地方應該勉強可以安置下來,畢竟只有一個月時間。”梁安稍微估算了一下便回道。

“不用這樣,可以直接將第一軍第二師和第三師輪流進行半個月的野外生存訓練就可以了,原本就有這個訓練計劃以便配合明年吐蕃戰爭的應急的,第一軍待在軍營的時間有些久了。”李貞英直接表態道,不過說完還是看向了何立文。

何立文稍微思考了一下便點頭以示確認,李安瀾見何立文確認便接著道:“好,宿舍的問題解決了,那接下來就是招募新兵的問題,你們預計多久可以完成?”

“現在百姓對於參軍熱情是很高的,特別是唐賀軍,如果只是一個旅的話最多半個月就可以完成。”梁安說到這個也是明顯有些驕傲地說道。

“那第三個問題就是建設空軍需要的起降和存放熱氣球倉庫,這個是將軍畫的設計圖,這個需要在新兵招募完成以後的三個月內完成,加上新兵招募預計半個月,就需要在三個半月以內完成。”李安瀾說著一邊將何立文畫的設計圖遞給梁安。

梁安只是大致看了一下便道:“這個難度不高,兩個月左右肯定可以完成的。”

“好,那最後的問題就是需要後勤部解決配套的軍裝、武器裝備特別是望遠鏡這些,庫存的望遠鏡足夠清單上面的數量嗎?如果不夠就需要安排生產。”

梁安看了一下望遠鏡數量才回答道:“現在的庫存數量只有兩百多,不過現在的生產速度我需要和工廠那邊確認一下,正常應該在新兵訓練結束前可以生產完成。”

等李安瀾安排完具體的工作何立文才宣佈會議結束,等梁安等人離開後何立文才笑著道:“安瀾今天表現不錯啊。”

“哼,經常看相公開會,這還小菜一碟。”李安瀾再次驕傲的抬起了頭。

隨著組建空軍的會議結束,後勤部這邊自然是全速運轉開來,招兵、安排“採購”望遠鏡等,其後就是建設,其實空軍用於熱氣球升降的場地相對簡單,畢竟只需要將地方平整好,並配套倉庫就可以了,而且空軍的訓練也是輪流進行,後面也是相對長期派駐到世界各地,所以這邊並不需要建設一次性起降全部熱氣球的空地,畢竟熱氣球就算需要一次性出動完成任務,也並不需要一次性起飛。

當然何立文這邊也有不少忙的,畢竟熱氣球的儲存、維護保養等都需要相關的資料,還有空軍訓練的事情也得準備相關的資料,新兵訓練是已經成熟了不需要何立文來操心,但是後面的飛行訓練、作戰訓練這些都基本上還是空白,需要何立文從後世的資料裡面查詢或者篩選相關的資料並且整理出來,這個是沒有完整的現成的資料,畢竟後世也沒有經歷過熱氣球“空軍”的階段,所以是沒有成熟的理論或者資料的,何立文需要借鑑空軍作戰的一些理論並結合熱氣球的特點重新整理出來,這還是相對比較費時間的。

而李貞英要忙輪訓和準備安排出兵等相關事情,李安瀾作為空軍旅長更是事情比較繁雜,鄭麗婉等人則得忙著落實需要生產補充的物資這些,所以全家都進入了一種相對忙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