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斯年上前一步,目光先落在睿親王身上,而後掃過諸位伴郎,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笑意中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朗聲道:“睿親王殿下,還有諸位伴郎,君等皆以才學聞名於京城。聽說睿親王殿下自幼好學,於經史子集無不涉獵,學養深厚。
諸位伴郎亦是飽讀詩書,才思敏捷之人。今日殿下前來迎親,吾心中甚是歡喜,然古禮不可廢,且君等才學出眾,眾人皆有所聞,故我們準備了不少考題,料想對君等而言,自是不在話下。”
睿親王看著陸斯年那看似誇讚實則暗藏玄機、不懷好意的笑容,心中滿是無奈。
幾位伴郎聽著陸斯年這一番誇讚,除了定北將軍府的蕭景淵神遊天外,其餘人都不禁神色認真了起來,這是先禮後兵啊。
陸斯年緩了口氣,眼神裡閃過一絲促狹,接著說道:“這開篇第一題嘛,便出得簡單些,就由睿親王殿下作答如何?殿下才高八斗,想必應對這簡單之題更是遊刃有餘。”
睿親王微微欠身,禮數週全地說道:“大哥客氣了,還請出題便是。”
陸斯年整了整衣袖,神色嚴肅起來:“聖上剛登基之後,欲重振因戰亂而凋敝的民生,曾大力推行一項農政,此農政關乎耕種之法與農具革新。
殿下可知此項農政具體為何?且詳述這耕種之法有何創新,農具革新又在何處?”
睿親王略作思考,便從容答道:“大哥所說的農政乃是‘新田令’。這耕種之法的創新在於推行了輪作制度,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耕種模式。
以前百姓大多是連年在同一塊土地上種植相同作物,土地肥力消耗過快。輪作制度則根據不同作物對肥力的需求差異,合理安排種植順序,如先種豆類,因其根瘤菌可固氮,能提升土壤肥力,再種穀物等其他作物。
而農具革新之處在於對犁的改進,以前的犁在深耕和破土方面有所欠缺,新犁增加了犁鏵的寬度和曲度,能更深入地翻耕土地,使土壤更加疏鬆,利於作物根系生長,這極大地提高了耕種效率和作物產量。”
陸斯年微微點頭:“殿下果然學識淵博,這第一題輕鬆應對,不過,這才只是開始。”
說罷,他側身看向一旁的李星辰。
李星辰會意,向前邁出一步,眼睛亮晶晶的,帶著少年人的意氣:“師父,那我便出下一題了。
我朝在與蒼狼部落作戰之時,有一位名將,此人精通兵法謀略,善於利用地理環境,令人難以捉摸,僅率三千士卒對戰蒼狼部落上萬精銳鐵騎,卻能大獲全勝,此等戰績仿若神話。
請殿下說出這位名將之名,詳述他在落雁坡一役中的戰略佈局,以及此役勝利對我朝邊境局勢的影響。”
睿親王讚賞的看了他一眼,出的極好!
隨即沉穩地答道:“這位名將乃是陸淵霆將軍,在落雁坡一役中,陸將軍面對蒼狼部落的兇悍勁敵,深知落雁坡獨特的地理形勢是取勝的關鍵所在,然其佈局遠非僅僅依仗地勢。
陸將軍先施‘瞞天過海’之計,他故意派出數支小規模的部隊,裝作是我朝的主力軍隊,大張旗鼓地在離落雁坡百里之外的荒原行軍,且故意洩露行軍路線與紮營地點,這些部隊的營帳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暗藏玄機,按照八卦方位排列,既能迷惑敵軍斥候,又能在受到攻擊時相互照應。
蒼狼部落果然中計,派遣大量兵力前去圍剿這些疑兵,而真正的戰場——落雁坡,他們卻只派了部分先遣隊探查。
陸將軍早已命人在落雁坡附近的密林中悄悄建造了許多形似營帳的偽裝物,還在周圍設定了大量絆馬索、陷馬坑等機關。
同時,他將士兵分為五部,金部士兵擅長弩箭,埋伏於坡頂左側……土部士兵則負責後勤保障與製造聲勢,他們在落雁坡後方的山谷中,透過敲打鑼鼓、吶喊等方式製造出千軍萬馬的假象。
當蒼狼部落的先遣隊進入落雁坡時,水部士兵發出訊號……火部士兵見時機成熟,從地道中殺出,將敵軍前鋒與後軍截斷。此時,陸將軍親率一支隱藏在附近山洞中的奇兵,從敵軍側翼殺出,這支部隊猶如神兵天降,殺得敵軍措手不及。
此役勝利之後,我朝邊境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再度庇佑著邊關十年和平!”
百姓們圍聚在一起,聚精會神,睿親王的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眾人的耳中。
“說的好!陸將軍那可是咱們的大英雄啊!”
一位身形魁梧的壯年男子率先振臂高呼,聲音如洪鐘般響亮,在人群中激起一陣強烈的共鳴。
不遠處有一座茶樓,茶樓的四樓雅間裡,長公主靜靜地坐在窗邊,她的目光緊緊地鎖定在瑞豐侯府那熱鬧的門口。
長公主喃喃道,“乘月,你看,百姓們都還記得你……我們的兒子也回來了。”
旁邊皇帝和皇后以及太子也坐在桌旁。
他們今日皆穿著便服,身旁只帶著太監李平安還有親衛守著。
皇帝聽著弟弟的聲音,眼神中帶著一絲追憶,緩緩開口感嘆道:“乘月與朕自幼相識,朕還記得小時候,乘月就心懷壯志,曾信誓旦旦地對朕說,將來他定要做一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守護這大好河山。”
皇帝停頓了一下,輕輕嘆了口氣,接著說道:“後來,朕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乘月一直堅定地站在朕這一邊,為朕出謀劃策,助力朕登上皇位,朕心中一直感激他的這份忠誠與付出。”
皇帝的目光變得有些黯淡,聲音也低沉了幾分:“他與長寧成婚不足一月,邊關戰事吃緊,朝中無人,他迅速便趕往邊關,朕知道,他是為了朕,為了這天下的百姓。”
長公主的神色中帶著驕傲與自豪,眼眸深處還藏著一絲懷念,往昔與陸將軍相處的畫面如同涓涓細流在心中流淌。
皇后眼神中滿是對陸乘月的敬重,這般人物,自是值得所有人敬佩。
“朕每每思及此處,心中便滿是愧疚之情,陸家滿門忠烈啊,他們的忠義,如同支撐著朕這萬里河山的脊樑骨,不可或缺。
太子站在一旁,他小小的身子站得筆直,眼睛裡滿滿都是欽佩的光芒。
只見他恭敬地朝著皇帝深深一揖,稚嫩的聲音清脆地響起:“父皇,兒臣以後也要像姑父那樣,做個大英雄呢。兒臣現在雖然還小,但是兒臣知道,要為咱們的江山社稷好好努力,將來像姑父一樣,鞠躬盡瘁,不害怕辛苦,也不害怕危險。”
皇帝看著太子那稚嫩卻滿是堅定的小臉,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慈愛地摸了摸他的頭,說道:“吾兒有此志向,朕心甚慰。”
皇帝的目光看向前面的陸斯年,長寧身懷三甲時,乘月前往邊關,長寧生產時,陸家最後一人乘月戰死。
乘月的死訊和屍體帶回京城時,他們不滿三個月的孩子葬身火海……
“幸好孩子還在,讓陸家不至於斷了香火,況且斯年還這般優秀,朕以後到了地下見到乘月……”
說到最後皇帝的聲音越來越小,輕不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