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白雪身邊的林耀還有些暈暈乎乎的。
直到過了一會兒,他的臉紅方才褪去。
溫柔鄉果然是英雄冢啊!
哼!女人,只會影響到他辦正事!
腳下不停,林耀向碧溪鎮趕去。
過了一個白天,林耀在山野間的寺廟歇下。
距離碧溪鎮,還有不到兩天的路程,快些的話,只需一天一夜。
林耀沒有那麼充足的時間,覺得還是星夜兼程比較好。
那麼今天必須好好休息一下,養足精力。
這裡是桂花寺,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廟宇周邊有著許多桂樹,開花時節,庭院裡盡是桂花香氣。(地名虛設,並非現實。)
林耀正準備好好休息,卻有人中途打擾。
“有什麼事?”林耀很不客氣。他現在是個傷號,需要靜養。
“閣下就是白日鬼林耀嗎?”來人很是恭敬。
原來林耀現在也算是江湖上的一號人物了。
來者知道林耀,不是因為林耀在金甲縣幹下的大事。
只不過是因為到處都貼著他的通緝令罷了。
按圖尋人,很是方便。
他的這張臉,附近州縣的大多數江湖人或許都挺熟悉。
一不小心就變成這樣了。
“我聽說你接了一件鏢物,是一卷內功心法,名為《靜夜書》,有清心養性之效。”
“可有此事?”
林耀心裡警惕起來,面上不動聲色。
“並無此事。”
是誰洩露了情報,別人竟然都找上門來了?
蕭初雲還真是會給他惹麻煩。
不過在這個世道下,每一次走鏢都不那麼順利,都要死幾個人,林耀已經很習慣了。
倒不如說,一帆風順才會讓人不適應。
“你不必戒備我。”來人自顧自的坐下。
他叫做金大豐,正是受到蕭初雲的堂兄蕭如治指派,來取這卷《靜夜書》的。
他可不是一個人來的。
因為心急,金大豐甩下了其他的同伴,日夜趕路,終於在這裡追上了林耀。
“你可知道這《靜夜書》是怎麼來的?”
“這本是我的家傳秘籍,卻被蕭初雲搶了去。”
“所以你應當還我。”金大豐向林耀伸出了手。
‘好好好。所有權糾紛都來了是吧?’
還好林耀並沒有答應蕭初雲,她和碧溪鏢局並沒有簽訂委託合同。
原來《靜夜書》很有可能是蕭初雲從別人手中奪取來的。
一般情況下,鏢局面對存在所有權糾紛的鏢物,即使是運送鏢物運到了一半,在半路上發現這個事實的,一般也會停止運送。
這相當於委託方先違背了合同,所以鏢局有權中途終止。
不過這要建立在金大豐並未說謊的情況下。
“細說。”林耀邀請金大豐坐下。
他要先從金大豐這裡瞭解情況,之後再向蕭初雲驗證。
如果確信是蕭初雲那邊出了問題,或者林耀被層出不窮的麻煩弄得不勝其擾,大不了把《靜夜書》還給她就是。
這兩千兩銀子,看來不太好拿啊。
於是金大豐一樁一件的說來。
為了壓制蕭如治身上的心魔,蕭如治到處尋找有著這類功效的心法口訣,但他的心魔不但沒有得到控制,這些年來反而變本加厲。
他尋來的那些功法,不過是虛有其名,或者只能稍稍減弱心魔對他的折磨,治標不治本。
《靜夜書》則與那些尋常功法不同。
此功法為上古高人所創。其人遊歷四海,遍訪名山,最後於靜夜山巔悟道,明悟極致心境。
故能淨化心靈、壓制心魔。
《靜夜書》傳承久遠,有近千年之久,歷代都曾留下傳說。不失為一本破除心魔的無上功法。
它幾經週轉,最終落在女俠水脈脈的手上。
後來蕭初雲便派出人手,搶在蕭如治之前,從水脈脈的手上奪得了功法。
最後又將功法交到了林耀的手上,以押鏢的名義。
雖然金大豐沒說,但林耀幾乎已經猜了出來。
蕭初雲和蕭如治這對堂兄妹不和。
不和的原因林耀大致也知道。
蕭初雲雖是嫡女,膝下也無弟弟妹妹。
她對蕭家和如意盟有著優先的繼承資格,是不假。
但她也不是唯一的繼承人,掌控蕭家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蕭初雲畢竟只是個女人。
蕭家最終會落入她的手中,不過是因為同樣擁有繼承權的其他叔伯兄弟都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蕭初雲還完完整整、一切順利。
那些叔伯兄弟們都出了問題,真的只是意外嗎?
至於說蕭初云為什麼將《靜夜書》交給林耀暫時保管?
不過是想轉移火力,拖延時間,把林耀當做了工具人,讓林耀和她堂兄蕭如治互相牽扯。
林耀不得不將蕭初雲想得黑暗一些。
他已經決定放棄這兩千兩的報酬,將《靜夜書》找個機會還給蕭初雲。
而且事情不會就這麼完了。
蕭初雲把他當做棉花,只會默默受欺負而不知反抗,那是小瞧了林耀了。
早晚林耀會去找她算賬的。
“這麼說,你是代表水脈脈來取《靜夜書》的?”
“可有信物?”
林耀還沒有完全信任金大豐。
而且他只說了要看信物,並沒有說看了信物就會把《靜夜書》交給他啊。
這都什麼世道了。
又不是什麼太平盛世。
信物不過是死物,是死物就有可能被其他人獲取,從而前來冒領。
就算是真的水脈脈來了,林耀也要調查一番,證實了金大豐講的小故事的真實性,才能把秘籍給她。
看了金大豐的信物,若其為真,充其量也就是能增加林耀幾分信任罷了。
至於其他的,金大豐就不要想了。
主打一個嚴謹!林耀誰都不相信!
林耀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謹慎,避免了後續的許多問題。
金大豐便從懷中拿出一件鐵鎖。此鐵並非凡鐵,乃是千年寒鐵,堅貞至極,萬載不鏽。其形似蘭花,花瓣片片精緻,中嵌青玉石珠,散發著淡淡的冷光。
它的表面紋理如同雲霧繚繞,清靈無礙。
此物古樸,歷盡滄桑,一看就很有古韻,並非凡品。相傳為當年那位修著《靜夜書》的得道高人所佩。
長久持之,有助於修煉心境。
林耀雖然不會鑑寶,卻也感受得到這件奇物的不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