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似乎想為這場辯論畫上了一個句號。
他的意見無疑給趙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作為皇帝,他必須在這關鍵時刻做出決斷。
然而,在這群情激昂的朝堂之上,一股清流悄然湧動。中書舍人劉摯,他沉穩地走出班列,聲音雖然不大,卻字字擲地有聲。
“陛下,臣以為此事需三思而後行。‘織夢軒’敢公然對抗朝廷,背後必有蹊蹺。若我們貿然行動,恐會落入其圈套,引發更大的風波。臣建議,先暗中調查其底細,再做定奪。”
劉摯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朝堂上的狂熱之火。趙煦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深知,此刻的局勢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稍有不慎便會割破大宋的安寧。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掃視著殿內的百官。他的聲音雖然輕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朕明白各位的憂慮。此事關乎朝廷安危,朕絕不會姑息養奸。但,朕也明白,行事需得謹慎。朕會派人暗中調查‘織夢軒’的底細,待事實清楚後再做決斷。在此期間,朕希望各位能夠保持冷靜,切勿輕舉妄動。”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感意外。他們原以為皇帝會雷霆萬鈞,直接下令剿滅“織夢軒”,卻不料他竟選擇了更為穩妥的路線。
杜順與孟良二人,雖然心中不滿,但見皇帝已下決斷,也只得將心中的怨言壓了下去。他們知道,此刻再爭辯也無濟於事,只能靜待時機,再圖後計。
秦檜眼中閃過一絲異樣之色,但轉瞬便恢復如常。他深深一揖,恭敬地道。
“陛下聖明,臣等謹遵聖命。”
隨著秦檜的表態,百官紛紛附和,金鑾殿內的風波逐漸平息。
然而,趙煦心中卻如波濤洶湧,他知道,這場關於“織夢軒”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朝會的大殿內,鐘磬之聲漸息,他緩緩步出大殿,穿過曲折的迴廊,回到了那間靜謐而莊嚴的御書房。
書房內,趙煦坐在書桌前,輕輕敲擊著桌面,彷彿在彈奏一曲無聲的樂章。他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堅定,隨後輕聲呼喚。
“蒙統領,諸葛神侯,速來見朕。”
少頃,書房的門被輕輕推開,蒙殊和諸葛正我二人走了進來。蒙殊身材高大魁梧,一身戎裝,顯得英氣逼人;諸葛正我則是一襲青衫,鬚髮皆白,但精神矍鑠,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趙煦抬頭看向他們,面色凝重,語氣堅決。
“‘織夢軒’之事,朕已深思熟慮。朕決定暫且按兵不動,以觀其變。但朕絕不會讓這股勢力坐大,更不會讓其威脅到朝廷的安危。”
蒙殊和諸葛正我二人齊聲應道。
“陛下請講。”
趙煦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蒙統領,朕命你即刻挑選皇城司的精銳,暗中監視‘織夢軒’的一舉一動。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必須在朕的掌控之中。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不得有誤。”
蒙殊一聽此言,立刻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地答道。
“陛下放心,臣必會日夜兼程,嚴密監視‘織夢軒’,絕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
諸葛正我則微微一揖,聲音沉穩。
“陛下,臣自當與皇城司緊密合作,確保朝廷的安寧。同時,臣也會利用自已的情報網路,蒐集‘織夢軒’的相關資訊,為陛下提供決策參考。”
趙煦點點頭,眼中滿是信任與期待。他深知,這兩位大臣都是朝廷的棟樑之才,有他們出馬,定能確保“織夢軒”之事得到妥善處理。
“另外,”
趙煦繼續說道。
“朕希望你們能務必探查出‘織夢軒’的背景和底細。他們突然崛起,背後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你們務必小心行事,切勿打草驚蛇。一旦發現有任何可疑之處,立即向朕稟報。”
蒙殊和諸葛正我二人齊聲應諾,臉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他們明白,趙煦此次交代的任務非同小可,一旦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朝廷的動盪。
蒙殊站起身,與諸葛正我對視一眼,然後轉身向趙煦深深一揖,聲音堅定如鐵。
“陛下,臣等必將竭盡全力,辦好此事,不辜負陛下的信任與期望。”
趙煦端坐在龍椅之上,眉頭如鎖,手指在精緻的紫檀書桌上輕輕敲擊,發出沉穩而有節奏的聲響,如同戰鼓一般敲擊在空氣之中。
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直勾勾地射向諸葛正我,似乎要將他心中的一切秘密都挖掘出來。
“諸葛神侯,”
趙煦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從地底深處傳來。
“關於安世耿皇子遇刺一事,你調查的如何了?可有查出真兇?”
諸葛正我聞言,臉上帶著一絲凝重的沉思。
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僅牽動著皇室的顏面,更是關乎大宋江山的穩固。他輕嘆一聲,緩緩開口,聲音中充滿了無奈。
“陛下,臣已傾盡全力追查此事,然而進展卻異常艱難。安世耿皇子所掌握的勢力錯綜複雜,如同一張巨大的蜘蛛網,牽涉到了太多的利益糾葛。每當臣欲深入其中,那些可能知曉內情的人便如同被滅口的棋子,一一消失,線索也隨之斷裂。”
趙煦的眉頭擰得更緊了,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竟有此事?這些宵小之輩竟敢如此猖獗,朕豈能容他們逍遙法外!”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怒意,彷彿要將那些暗中作祟的勢力一網打盡。
諸葛正我再次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背後必有更大的陰謀。臣已加派人手,擴大調查範圍,誓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趙煦點了點頭,目光變得深邃而銳利。他微微眯起眼睛,彷彿在思考著什麼。
“諸葛神侯,朕還有一事不明。你覺得這突然崛起的‘織夢軒’與安世耿皇子遇刺一事是否有關聯?”
諸葛正我沉思片刻,雙眸如深潭般波瀾不驚,終於緩緩開口。
“陛下,關於‘織夢軒’的疑點,確實令人費解。其開業之際,公然與朝廷為敵,囂張跋扈。更令人生疑的是,安世耿皇子遇刺後不久,‘織夢軒’便應運而生,這兩者之間的時間線,似乎並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