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狗血,盛堯年的父親當年是知名豪門盛家的小兒子,身世顯赫,卻最是離經叛道。
因看不慣盛家自詡豪門,卻通身古時候無良地主做派,成年後便以旅遊學業各種藉口來遠離盛家。
結果,在某一次外出遊玩到H市碰到了盛堯年的母親,兩人陰差陽錯的便有了感情,當時盛父是瞞著盛母自己的身份。
他始終覺得盛家在外人眼裡羨慕不已的豪富,是他讓人不恥的存在,因為外人只知道盛家有錢有勢,卻不知這家族從根上就是爛的。
盛父瞞著家裡戀愛,直到兩人到了談婚論嫁之時,盛父回家偷了戶口本和盛母領了證,因此被盛家給發現了端倪,找了過來。
盛母老家其實也算是宜安村,不過她的二婚外嫁女帶來的,當時與盛父結婚時還是在宜安村辦的酒席。
本來好好的喜事被盛家給搗亂了,盛家人闖了喜宴,對著來做吃席的客人大放厥詞,那居高臨下的眼神,鄙夷的態度,彷彿整個宜安村就是一個巨大的病毒菌群一樣。
甚至盛母的父母就被當場氣暈了過去。
但盛父還算有責任有擔當,當場斷絕了關係,用自己一點點做生意賺的錢全都還了回去。
據當時的目擊證人黎母所述,盛父也是牛,當場跪下磕了三個響頭,站起身後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接將錢甩到了盛家人臉上,並直言你盛家的兒女無非就是用來換錢的。
現在錢翻倍給了你們,也算買斷了我們過往的父母親情,從此斷絕關係兩不相干。
直把盛家人氣的破口大罵,哪有半點豪門做派。
按理來說這種不孝子孫的行為在當時那個時代是非常忌諱的,可以盛家人前頭的做派,宜安村人無一不聲謾罵,直道盛父有責任有擔當。
父母不慈,自然不能要求子女孝順。
盛家人雄赳赳,氣昂昂地來,卻是在全村罵聲中狼狽離開。
自此盛家消停了許久,直到盛父在盛母的支援下開始創業,盛世在盛父的帶領下蓬勃發展,勢如破竹。
於是有利可圖的盛家人又開始厚著臉皮找上門,時年盛家因為得罪了更有權有勢的人家,遭了對付,已經越來越拉胯。
結果盛父油鹽不進,於是盛家又將主意打到了盛母及年幼的盛堯年身上。
當時,盛堯年被父母帶到了市區公辦學校讀書,而黎然運氣好,又加上當時學校在考試,她學習好,被正好從城裡來交流的校長看上。
在老師的提議下,開明的黎父黎母欣然同意,並在測試過她的水平後,親自幫她申請了跳級考。
不過,因為市區學校的特殊規定,她年紀太小隻能一級跳,等適應了教學節奏還想跳級的話,可以再申請。
於是,黎然正式和盛堯年當了同學,甚至因為個子相當,還是同桌。
後面兩人熟悉後,黎然知道盛堯年家也是宜安村來的,便更加親切了。
這裡不得不說,黎家父母是真的心大,知道盛堯年又和盛母又見一面後,就將黎然拜託給了盛家,就因為他們覺得來回接送太浪費時間,耽誤了他們種地。
兩人也因此開啟了青梅竹馬之路。
兩人時常同進同出,盛家來騷擾盛堯年的人,她基本也都全程在場。
她親眼目睹了盛家人從一開始的虛偽討好,到後面的呵斥怒罵,最後還波及了無辜人的她,於是盛家就被盛父收拾了。
具體怎麼收拾的黎然就不清楚了,反正盛家當時消停了下來,好一段時間都沒再聽說過盛家的存在。
又過了幾年,兩人上了高中,一天正在上課的時間,老師突然來通知,盛父盛母出了車禍,已經去世了。
黎然不太想回想當時的情景,只知道向來脾氣好溫軟的盛堯年第一次失了態,極力剋制的冷靜也在離開時的踉蹌下土崩瓦解。
黎然當時不放心,跟著他一起去了醫院,結果只看到其最後一面,就被送去火化了。
他們當時還小,根本不能確認這是真的意外還是人為,最後還是在黎然父母的幫助下,才將喪事辦完。
當時盛家人藉機想鬧事,被打發走了。
結果,沒過多久盛家又冒了出來,這次是直接跑到盛世公司鬧事,說盛世是他們家人開的,按照繼承權,盛堯年還未成年,必須由盛家長輩繼承。
盛堯年甚至連傷心的時間都來不及,就要來處理這事。
到這裡慣例誇獎一下有先見之明的盛父,盛父早在公司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給公司立了遺囑。
將來如果他出了什麼事,那公司會交由他選定的CEO負責,等到盛堯年成年以後,得到公司領導人的考驗後再交由盛堯年管理。
如意算盤沒有打響的盛家人哪裡會這麼輕易放棄,甚至舉家搬遷到H市,天天輪流到公司樓下找事,著實給公司造成了影響。
那ceo也是個狠人,直接找了個由頭報警將人抓去拘留了幾天,於是盛家人不敢找公司的事,又轉而來找盛堯年的麻煩。
隔三差五地就跑到學校鬧事,整得全校人都知道盛堯年有一家子極品親戚,最後還是她那不靠譜的親父母,不再嫌棄浪費時間,每次放假就來接他們回宜安村。
平時上學就住在學校裡,門衛看著她們進不去,放假回了宜安村,盛家人因為之前的經歷,可不敢再跑到宜安村鬧事。
於是到他們高考結束,中間勉強還算平靜。
事情發生轉折在盛堯年高考結束後,去盛世上班,他身邊開始頻頻出現意外事故,就黎然現場遭遇的就不下三次,更別說他單獨一人的時候。
但每次出了意外,盛堯年總是運氣很好的錯過,導致意外了很多次,最重的時候也只擦破了一點皮。
雖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麼接二連三的意外,是個人都苦惱,於是盛堯年開始和當時還擔任著ceo的叔叔商議遷公司的事。
其一,他考上了B市的王牌大學,搬過去方便上班;其二,盛家近幾年元氣大傷,要想一大家子隨便搬家基本不可能了,公司搬走他們跟著去的機率較小。
因為盛家的事,搬遷公司總部的事很快就定了下來,在他們去上大學之前,費了大勁成功搬遷,而盛家也真的就像消失了一樣,沒在出現過。
黎然不贊同搬遷,也是怕搬回來後,盛家就會找上門來。
試想盛堯年就是來出個差都能想辦法找上門來,肯定是有時刻關注盛世的訊息,現在公司總部搬過來,怎麼可能會不上門打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