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暄的青春並不完美,也不如別人以為的那樣幸福。
那天陪嶽聽風打針時講的那個故事,事實上沒有講完。
和隨星路說得一樣,這個故事並沒有一個如此完美的結局。
她也從未和任何人講過,這並不是公主與王子的故事,而是她父母的故事。
不完美的童話故事是,公主在女兒五歲那年,便永久地離開了。
此後王子一蹶不振。
而現實是,在媽媽去世後,姜暄的爸爸久久地沉浸在痛苦中,他酗酒、抽菸,荒廢時間,每時每刻都在追思意外離世的愛人。
清醒的時候,他會給姜暄講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
他們如何相愛,如何相互扶持、彼此付出。
也講過剛生下姜暄時,是他們感情最好的時候。
他們希望姜暄成為一個溫暖自已、也能溫暖別人的人,所以給她取名為暄。
姜暄喜歡這個含義,她的人生也正如爸爸媽媽所期待的那樣,像個小太陽一般恆定地散發著溫暖的光。
這也是她筆名的由來。
但遺憾的是,曾經那個教她念“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的男人,似乎和媽媽一起消失了。
喝醉的時候,姜暄的父親會痛哭流涕、會昏睡不起,總之,幾乎沒有一天管過年幼的姜暄。
雖然如此,姜暄也不忍心責怪他。
因為她同樣思念自已的媽媽。
小學的時候,姜暄住在奶奶家,奶奶年過半百,因為年輕時的操勞頭髮花白、身體每況愈下,卻仍然替自已的孩子盡了父母的責任與義務。
後來奶奶也去世了,姜暄就又去了舅舅家。
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於是她每天除了學習,也會主動包攬大小家務。
舅舅和舅媽都是好人,心疼她的處境,即使他們的家境並不優越,卻願意把姜暄當做親生女兒來疼愛。
她不知道自已究竟算不幸還是幸運。
慈愛的母親離世,也帶走了一個本該慈愛的父親。
但後來遇見的都是好人。
奶奶、舅舅一家、常常給她買糖吃的嬸嬸,還有那些以為他們孩子補課為由給她塞錢的鄰居。
因為有這些人,姜暄才能被善意包裹著長大。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永恆,她希望是所有善良與接受善良的那一瞬間。
姜暄回想起高中時代的一件往事。
是臨近高考時,學校舉辦的成人禮。
老師要求學生家長與學生一起參與這場重要的人生儀式,姜暄原本想邀請舅舅舅媽來,但不巧的是,他們都有事。
班主任知道姜暄的情況,提前找她私下聊過,讓她不要有心理負擔。
姜暄原本並沒有多在意,畢竟她從小到大都情況特殊。
可直到成人禮上,同學們都紛紛從書包裡拿出爸爸媽媽提前放進去的信,和父母抱作一團時,她才終於有些難過。
嶽見雲拉著自已的父母過來抱住了她,沒有讓她孤零零一個人。
回到教室後,她從桌肚裡抽出筆記準備繼續複習。
卻意外發現了兩個信封。
一個來自舅舅和舅媽。
他們用的是那時候最流行的粉色信封,裡面不僅有一封包含著愛與期望的信,還有兩百塊錢。
而另一個信封,讓姜暄慢慢瞪大了眼睛。
因為它很舊,像是來自很多年以前。
信封上有四個毛筆寫的字。
夏雲親啟。
夏雲是她媽媽的名字。
等開啟信封,取出信後,姜暄才敢確認,這就是爸爸曾寫給媽媽的信。
是一些二十多年前的信,落款都是“姜先生”。
——阿雲,今日陽光甚好。不知道你現在在幹什麼?
——在衛生站工作得還行嗎?還有沒有人為難你?中午的餐食如何?我問題有點多,你不要介意。如果遇到任何麻煩,還是那個號碼就能聯絡到我。
——我母親種的桃及李都結果了,我挑了一些,已隨信寄出,你不日就能收到。
——你上次說好看的茉莉,我研究了多日該如何種植,現已瞭解清楚,不過似乎已經錯過了花期,略感遺憾。但我也空出了院子的地,明年6月請你來看花。
——你給縫的藍襯衫,十分好看,思來想去捨不得穿,最後還是收起來了,等下次見你,就穿上。
……
姜暄逐字逐句讀著,爸爸的每封信下面,都會有一行清秀的批註。
那是媽媽的字。
——閒著。
——行。無。可。
——?
——好。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你傻,還是忍不住想說出來。
姜暄看得想哭又想笑。
她看到了爸爸媽媽生動而具象的過往。
她不知道這些信是誰送來的,爸爸?亦或是舅舅舅媽?
她沒有向任何一個人求證,只是小心又妥帖地收好了這些泛黃的信紙。
她決定了,要以信為她的漫畫短篇的主題。
漫畫的開篇,是一個正在種植茉莉花的笨拙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