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最後,為了安慰一下扶蘇,龔具放了一段現在的陝西省咸陽市扶蘇路的鏡頭。
扶蘇路上轎車川流不息,兩邊是高樓大廈,扶蘇路一直連線到了渭河。
而這條渭河,就是曾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那個渭水。
【明天晚上同一時間,胡亥的六大罪狀之二,即將播放,不見不散】
影片結束了,天幕收回。
本來,龔具查資料的時候還發現,扶蘇路的旁邊就是韓非路。
一開始,龔具也想把韓非路的素材也加到影片裡,讓秦始皇也破破防的。
畢竟韓非可是嬴政終其一生,求而不得的夢中情臣。
可是再一想,算了,這個影片的目的是陳列胡亥的罪狀。加上扶蘇路這一段,只是出於龔具自己的私心,想給冤死的扶蘇一個安慰。其他的還是以後再加吧。
看到後世居然為了自己這個並沒有給社稷做出過貢獻的無用的公子,專門設立了一條路,本就羞愧難當的扶蘇愈加無地自容了。
扶蘇從沒敢過父親讓他在北方抵禦匈奴,看著修長城,為的是他能立下軍功。
在秦朝,必須有軍功才能有晉升的資本。
可是扶蘇卻理解錯了,他覺得自己曾經反對秦始皇焚書坑儒,反對他修仙,多次懟了秦始皇,他以為父親是因為厭棄他了,才把他驅趕到這麼遠的地方。
扶蘇深知,自己身體裡還有一半楚國人的血統,他遲早不會被父親容得下的。
自從被派遣到長城,扶蘇其實就一直在等,在等他什麼時候被父親剷除。
秦始皇嘆氣,從咸陽到扶蘇修長城的九原郡,他修了一條堪稱高速公路般的道路。
這條路,是為了用最短的時間,快速傳遞訊息。
萬一出事,讓扶蘇能迅速回到咸陽。
讓秦始皇沒想到的是,透過這條路,趙高派人送去了賜死扶蘇的假詔書……
還真是諷刺。
秦始皇給了扶蘇起兵造反的權利,扶蘇身邊的蒙恬,那是跟著嬴政從小玩到大,最值得信任的將軍,可惜,扶蘇自己卻沒那個野心。
對於這樣的扶蘇,秦始皇沒法不失望,如果把一個國家託付給扶蘇,讓他成為肩負一整個帝國的儲君,現在來看還是不太合適。
一直戰戰兢兢唯恐要被秦始皇責難的胡亥,直到這時終於鬆了一口氣。
哈哈!連扶蘇都被父皇嫌棄了。
那看來我老十八也不是一無是處嘛!
龔具直接開罵:“胡亥你還知道你算老幾啊!人家扶蘇參加競爭皇位的考試,只是沒考好,而你考的是負分,你連考場都不配進!負分滾粗!”
胡亥可不這麼想,他能有什麼錯。
天幕裡都是未來發生的,啊,那不是還都沒發生呢麼!
他好歹是父皇的兒子,親生噠!
秦朝的法律再嚴明,也不能拿沒發生過的事來懲罰兒孫吧!
扶蘇哥哥不是還好好的活著呢麼,又沒死,扶蘇如果真的死了,我胡亥再認罪也不遲。
本來,這些還不足以擾亂秦始皇的情緒,他接受不了的是天幕上神仙說的,在他死後,胡亥還犯了更多的大罪。
秦始皇想象不出,胡亥還能怎麼鬧?
能臣武將,能打的將軍,能治理天下的文臣,除了老的退休的,其他都一個沒殺,全是經驗老道的開國老臣,秦始皇全都留給胡亥了。
二十多個兄弟姐妹,一整個嬴氏家族的宗親,都是骨肉至親,可以在胡亥遇到危機的時候幫他一把。
兵家法家儒家……只要胡亥喜歡,他直接來個獨尊儒術,秦始皇都無所謂。
匈奴被趕跑了,南越被平定了,長城修好上了,一切都辦好了。
胡亥上位之後,實行一些仁義政策就可以了。
這要求不高吧?
……
秦始皇看著匍匐在地上的胡亥,命令他站起來:
“朕很好奇,為父給你留下的這個攤子,你該怎麼鋪?”
明末。
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哭出了聲,他是饞哭的。
跟他接手的這個明末爛攤子相比,胡亥接手的簡直算是豪華陣容。
崇禎盤過,秦漢晉隋唐宋元,這幾個大一統王朝,除去隋朝,想要逆風翻盤最容易的就是秦末。
崇禎細數著胡亥開局接手的大臣的名字:“李斯、蒙恬、蒙毅、章邯、馮去疾、馮劫、馮毋擇、王綰、趙賁、趙佗……”
這些,哪個不是對大秦忠心耿耿!
簡直嫉妒到發瘋。
龔具吐槽:“把那個活了103歲的老不死的,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一共熬死7個皇帝的趙佗排除出去吧。”
“趙佗在嶺南已經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了,後來看到秦始皇死了之後,趙佗乾脆就在番禺自立為帝了,他的南越國,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被滅掉。”
至於秦末各處叛亂四起,崇禎早就習慣了。
從朱元璋統一後,明朝的農民造反一直就沒消停過,大大小小的差不多200次。
朱元璋還問過一個造反的被抓的頭子:“你遇到不平的事,幹嘛不報官,而是要造反呢?”
叛亂頭子很直接:“跟皇上你學的。”
崇禎喃喃道:“朕不貪心,朕要一個章邯,來平定叛亂就行……”
秦末的大將章邯滅了陳勝和吳廣的起義,橫掃天下,是何等的所向披靡。
如果不是後來遇到了項羽這個千百年來只出了一個的猛人,劉邦這個強到離譜的老小孩,還有兵仙韓信的話,說不定章邯就把那些普通的小農民起義都給壓下去了……
可是,在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章邯還只是個小小的少府,負責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
對於章邯這號小人物,秦始皇甚至從來沒機會拿正眼看一下。
不缺人就算了,秦末還不缺錢。
秦始皇自己又是蓋阿房宮又是蓋驪山墓還要修長城的,各種造奇觀,花費很大。
秦二世更是各種揮霍。
就這,劉邦和項羽等諸侯攻破咸陽之後,還是搬運走了很多珠寶和金銀。
崇禎再想想自己,窮啊,害得他連賞賜時都不得不小氣吧啦的,再加上明末天災不斷,他還得找大臣借錢……
最讓崇禎酸的是,秦末不缺糧食。
秦國有“敖倉之粟” ,又有巴蜀這樣的大糧倉,不缺錢也不缺糧。
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為秦律太嚴格了,來不及趕到戍邊的地方,這個遲到的“失期”是死罪。
劉邦要造反,也是因為犯了秦律。
他們都不是因為吃不上飯,餓的活不下去才反的。
其他幾個朝代的末年,幾乎都是有大量百姓餓死,好多百姓易子而食。
其他方面,崇禎也是羨慕嫉妒恨:
秦始皇在位時,建立起了極大的威信,以至於在秦的中央朝廷裡,皇帝本人權利很大,基本上皇上想幹啥,大臣們都沒有太大的牽制的力量。
秦朝也不缺兵器,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收繳了全國的兵器,全收藏到自己的武器庫裡了。
秦朝那時,也不像明末,在北方有滿清這種強大的外敵,那會兒北方匈奴的冒頓單于的確是在胡亥繼位的同一年殺了親爹自己當單于的。
雖然冒頓單于當年在白登之圍的時候差點把劉邦搞死,但崇禎覺得,沒關係,大不了也效仿漢高祖,搞個和親,給冒頓單于送女人送錢,破財免災。
維持一個和平的環境供老百姓休養生息,這不算丟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再想下去,崇禎的心梗就要發作了。
別人都說秦朝暴政,但崇禎如果能穿越到胡亥剛登基那會兒,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崇禎想著,自己一上來先斬了趙高,然後把嬴政之前的那些奇觀工程都給停掉,讓服徭役的百姓都回家好好種地過日子……
再把秦律改得再寬鬆些,別給百姓們勒的這麼緊……
其實直接學劉邦和漢初的做法就行,無為而治……
想著想著,崇禎發現自己又是淚流滿面。
胡亥,我吃檸檬!
你哥扶蘇,飛龍騎臉輸了。
你飛龍騎臉的開局,也輸了!